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
1、TCP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差错恢复和流量控制,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T.对
2、IP地址是一个B类网地址。

T.对
3、虚电路无须对每个报文分组进行路由选择。

T.对
4、OSPF属于静态路由选择算法。

F.错(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5、通过网络互联层能在任意节点间进行数据包可靠传输。

F.错
6、在
T.对
7、在
F.错
8
F.错
9
况。

T.对
10
F.
11、TCP
F.错(
12
T.对
13、FTP
F.错
14、DNS
F.错
15、采用
F.错
16
F.错
1
D.让每一个传输的分组带上足够的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能发现并自动纠正传输差错的方法。

2、保持计时器
H.为防止TCP连接处于长时期空闲而设置的计时器。

3、计算机网络
F.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4、频带传输
A.在模拟通信信道中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5、ICMP
J.具有差错报告、故障诊断与网络控制等功能的网络层协议。

7、网络体系结构
B.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8、路由汇聚
C.用来减少路由表中路由项数量的方法。

9、分组头长度
B.IPv4分组头中16位的长度字段。

10、E-mail
G.实现互联网中发送与接收邮件的基本服务功能。

11、半双工通信
H.在一条通信线路中某一时刻仅能单向信号传输的方法。

12、数据链路层
F.
路。

13、ISP
D.
14
G.TCP
15、超网
C.
16
B.
17
18
G.
单选题
1、
A.PPP
B.TCP
C.IP
D.ARP
2
A.双绞线
B.
C.
D.
3、电话交换系统采用的交换技术是______。

A.报文交换
B.分组交换
C.电路交换
D.信号交换
4、在Internet中能够提供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是______。

A.WWW
B.FTP
C.Telnet
D.SMTP
A.仅接收方允许的窗口
B.接收方允许的窗口和发送方允许的窗口
C.接收方允许的窗口和拥塞窗口
D.发送方允许的窗口和拥塞窗口
6、因特网的核心部分(通信子网)不包括______。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接口)
7、因特网是一个______。

A.计算机网络
B.
C.
D.
8
A.
B.
C.
D.
9
A.ICMP
B.ARP
C.PPP
D.IGMP
10
A.网桥
B.
C.网关
D.
11
A.EGP
B.BGP
C.IGP
D.GGP
12个有效的IP地址。

A.8,30(224有3个1,5个0,最多分成2∧3=8个子网,去掉主机号全0和全1的每个子网具有2∧5-2=20个有效的IP地址)
B.4,62
C.16,14
D.32,6
13、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lGbps等于______。

A.1×10^3bps
B.1×10^6bps
C.l×10^9bps
D.1×2^30bps
A.HTTP
B.SNM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C.SMT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D.ICMP(网络层的)
15、如果每个协议数据单元中序号占1字节,那么序号的范围是______。

A.0~7
B.0~127
C.0~255
D.0~256
16、若收到的HDLC帧的数据字段中出现比特串“”,则比特删除后的输出为______。

A.
B.
C.
D.
17
A.
B.
C.
D.
18、
A.FTP
B.SMTP
C.HTTP
D.DNS
19、
A.TCP
B.IP
C.ICMP
D.ARP
20、主机B正
A.300
B.700
C.800
D.900
21、IP
A.
B.
C.(保留的专用地址)
D.
22、TCP协议使用______机制来实现可靠传输。

A.三次握手
B.纠错码纠错
C.确认与超时重传
D.滑动窗口
23、在IP地址的分类方案中,是一个______。

C.C类地址
D.D类地址
24、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

A.终端、电缆、计算机
B.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
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
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
25、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局域网是______。

A.以太网
B.令牌环网
C.FDDI网
D.
26、______。

A.
B.
C.
D.
27
A.
B.
C.
D.
28
29
A.终端
B.路由器
C.
D.
30
A.
B.
C.提高网络利用率
D.实现QoS
31、计算机网络通信采用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就传送效率而言,两者的关系是______。

A.同步比异步方式传送效率高
B.异步比同步方式传送效率高
C.同步与异步方式传送效率相同
D.视具体情况而定
32、不同的交换方式具有不同的性能。

如果要求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延时最小,应选用的交换方式是______。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33、在数字通信中广泛采用CRC循环冗余码的原因是CRC可以______。

A.检测出一位差错
B.检测并纠正一位差错
C.检测出多位突发性差错
D.检测并纠正多位突发性差错
34、在OSI/RM中,完成整个网络系统内连接工作,为上一层提供整个网络范围内两个主机之间数据传输通路工作的是______。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35、
A.Telnet
B.Telnet
C.FTP、
D.WWW、
评判:×
36
A.46
B.64
C.1500
D.1518
37
A.
B.
C.
D.
38、在
A.
B.
C.
D.拉回
39、TCP______。

A.999
B.1000
C.1501
D.1502
40、以下地址______表示一个网卡的物理地址(MAC地址)。

A.
B.19-23-05-77-88
C.
D.50-78-4C-6F-03-8D
41、在Internet上浏览时,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______。

A.IP
B.HTTP
42、UDP协议提供的是______。

A.无连接的可靠传输服务
B.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服务
C.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务
D.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务
43、集线器和路由器分别运行于OSI模型的______。

A.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B.网络层和传输层
C.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
D.物理层和网络层
44
A.
B.
C.
D.
45
A.应用/
B.传输/
C.网络/
D.
46、IP
A.TTL
B.TTL
C.IP
D.DF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