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教学解读与设计 江苏盐城培训课件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教学解读与设计 江苏盐城培训课件
单元 的教学任务。 例:7——9年级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 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 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二)教学是一门技术。 1.方案设计技术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板书、多媒体运用
教学目标:
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2.阅读的三位一体
教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读
课外 阅读
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系。
讲解
教读
引导
示范
自读 学生自己感受、思考,寻求同学、老师帮助。
课外阅读 提出要求——课外阅读——检查督促
3.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1)内容主题:对象 人文(生活 文化 观念) 体裁
四季美景:《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 诗歌四首》(《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有此寄》《次 北固山》《秋思》(《七》上第一单元)
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言语综合能力发展 人际交往能力形成
• 例:《七》下:
天下国家: 爱国人物故事会 爱国诗词朗诵会 (搜集诗词,组长汇总,朗诵,评委评判) 爱国名言展示会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我的语文生活
三、统编教材的教学设计
(一)综合设计 按照《课程标准》,明确学段、年级 、全册 、
3.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语言的核心地位
(1)细读文本,准确理解语言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 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七》下)
1.朗读课文,标出描写紫藤花的语句,说说作者是 如何描摹紫藤花的? 2.思考并讨论,说出眼前的紫藤萝和回忆中的紫藤 萝有什么不同? 3.思考并讨论,在学习笔记中总结出什么是“托物言 志”的写法?
2.组织调控技术
指令(开始、停止) 合作学习:小组组成 讨论交流 发言 巡视 语气(思维)
3.过程引导技术
(5)写作配合单元而又大致构成系统 关于写作序列化 关于作文内容的真实性 关于读写结合
• 例:《七》下
第一单元 写出人物的精神 第二单元 学习抒情 第三单元 抓住细节 第四单元 怎样选材 第五单元 文从字顺 第六单元 语言简明
(6)综合性学习“综合”特征突出
(学语文——用语文) 听说读写的综合 课内课外的综合
20世纪30年代,教材编写改变了传统教科书文 、史、哲、经、伦等内容混为一体的编排方法, 把范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助读系统有 机结合,注重单元划分,形成科学系统。 《国文》 《当代国文》 《国文百八课》
建国初期,为了迅速替代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旧教材, 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以解放区教材为基础,改编了建国后 第一套语文教材,时间是1949年至1951年。随着人民教育 出版社成立,语文室再以这套教材为基础改编为中学语文教 材,于1951年至1956年在全国中学使用。这套教材将以往 的“国语”、“国文”统称为“语文”,首次提出语文教学 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内容,并将“思想政 治教育”的任务明确纳入语文学科。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 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 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七下》
(二)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传统文化是语文的根
伦理本位 整体思维 贵和尚中 包容开放 生生不息
第七册(上)22课中,古文7篇,古诗歌4篇;另 有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和名著导读《西游 记》;还有课外古诗词诵读8篇。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1.有利于管理
2.有利于共享教育资源 培训 学习 研究 交流
二、统编教材的几大特点
第七册(下)24课中,古文5篇,古诗歌6篇,另有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亲老敬老,从我做起”,课 外古诗词诵读8篇。
(三)突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大众语文 说什么 习得
学生语文
说什么,怎么说
学得
1.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 个单元之中。
五大板块:
阅读
写作
综合 性学
习
每 (册3 个)
生:跟着一帮趋炎附势,谄媚,巴结,奉承拍马的小人。
师:今日差使交卸之时,这帮人呢?
生:弃他而去,别说给,就是借也不可!
师:我们也可以猜测一下,此时朱家的亲戚对他们的态度是 ?
生:瞧不起,鄙视……
• 4.指导读写的技术 精读 略读 跳读 浏览 速读 朗读 默读 圈点勾画 朗读:
重音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停连 坐着,V躺着,V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
人的精神与品德:《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 《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七》上第四单元)
(2)语文要素:语文知识 语文能力 学习策略与
方法 学习习惯 语文知识
读音 字 词 句 篇 语法 修辞 文学文化
词语的读写(第七册现代文后栏目“读读写写”,意在积 累词语,训练书写) 语法与修辞(散在现代文后的栏目“补白”。第七册有: 比喻、比拟、名词、词义和语境、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动词、词语的感情色彩、同义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代词。)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 教学解读与设计
孙善利
一、教材统编的价值和意义
(一)是落实社会主义人才标准的需要
1.产品标准 对产品(或零件)的类型、性能、规格、质量、所用 原材料、工艺装备和检验方法等规定统一标准。
2.教育标准
标准化学校
课程标准 教师专业标准 学生学业质量标准
3.人才标准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教学解读与设计 江苏盐城培训课件 (共48张PPT)
(3)准确选择语言的品析点
A.根据人文主题确定语言的品析点 《散步》: 伦理——孝道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 样。”“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我决定委屈儿子,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捉几回迷藏。
写作
立意 选材 列提纲 做修改 《七》下:写出人物的精神
细节 对比 衬托 抒情 议论
(三)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母语教学
1.如何理解语文核心素养
(思想时代) 知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双基:基础知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基本能力(听说读写) 素养时代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和表现程度。 《紫藤萝瀑布》: 1.了解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从而掌握文章主旨。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
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紫藤萝瀑布》:
《背影》课堂实录片段: 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可能去借高利贷呢? 生:实在无法,走投无路,穷途末路之时。
师:是啊,要知道借高利贷可能会搭上小命的,那此时父亲 为何要去借呢?他为何不向亲戚朋友借?
生:如果向亲戚借钱的话就会欠人家人情。
师:欠人情没关系啊,总比小命搭上去强啊,蝼蚁尚且偷生 呢!
生:如果亲戚也没那么多钱的话…… 师:恩,一是可能亲戚没这么多钱,第二,你想想,此时亲
责任——担当 “一霎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的关头时
那样。”“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 蹲下来,背起了我的儿子。”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教学解读与设计 江苏盐城培训课件 (共48张PPT)
中正 中庸 中道
(2)教学设计与实施围绕语言
导语:(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同学们,听着这样的歌曲,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内心发出呼 唤的“让世界充满爱”。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在 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生活艰难但心灵美好的人,他们平凡、普 通,不引人注意也不被人注意,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杨绛女士的一篇散文《老王》。看看 其中讲了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怎样的情? 结束语:(背景音乐《爱的奉献》)爱是人间的春风,是 生命的源泉,缺乏爱心的社会将会是一片沙漠,一片荒原。 读杨绛的老王,从文中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 格,我们能体察出作者对不幸者关爱的呼吁。的确,赠人玫 瑰,手留余香。愿我们的真爱能够克服现实世界中太多的自 私、冷漠、残酷,那样社会将是阳光灿烂,春意荡漾。让我 们伴着《爱的奉献》思索下面的一系列图片,结束本文的学 习吧(出示第十四张至二十六张幻灯片)
(一)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 《邓稼先》: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 荡。一时热泪盈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 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 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 想不清楚。(《七下》)
友善 《驿路梨花》: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
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 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戚会借给他钱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不会呢?
生:因为他连家产都拿去卖了,他根本就没这些实力来还这 些钱。谁愿意拿钱“打水漂”呢?
师:对,关键在于父亲没能力还这个钱,所以你就别想问别 人借钱,而这没有实力源于文章的两个字“交卸”,“交卸” 是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