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湘潭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湘潭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湘潭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30分)1.阅读下面语段,并根据注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带着感激和依恋,带着激情和梦想,我们将踏上新的征程。

忘不了生机盎然、温(xīn)美好的校园,忘不了朝气(péng)勃、勤学好问的同窗,忘不了循循善(yòu)、诲人不倦的师长。

在人生的每一个考场,我们都将无所畏惧,努力拼(bó),积极进取,交出完美的答卷。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狼籍颓唐小心冀冀绝处逢生B.轩榭缥缈人迹罕至仙露琼浆C.取蒂玄虚契而不舍断章取义D.恻隐渴慕油光可签眼花瞭乱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只是看了几本相关的书籍,在这个“湖湘文化”专题研讨会上,还是不敢多说话,以免贻笑大方....。

B.在政府新—轮措施的作用下,现在的人们购买商品房时首当其冲....考虑的是价格因素。

C.这次校运会,我们的成绩虽然还不错,可是与同年级的一班相比,就相形见绌....了。

D.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韶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精神,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了坚毅的性格和广阔的胸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国有关部门已派出政府公务船前往南海黄岩岛海域,保护中国渔民和渔船的安全以及正当的渔业活动。

B.通过采取机动车“限行分流”等措施,使城区一、三桥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C.在纪念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之际,举国上下兴起了轰轰烈烈的缅怀雷锋生平事迹和学习雷锋精神。

D.为了防止食品生产销售中的违法现象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3分)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

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

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

(1)这个故事选自世界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

(1分)(2)请用“可怜的小乌龟啊”开头,写一段话,给“乌龟们”一些忠告,以此表达你阅读这个故事的感悟。

(2分)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4分)【材料一】微博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

它表达的往往是人们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

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

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沟通交流,维权问政;一些政府部门也开通了微博,了解民意,帮助决策。

毫无疑问,微博已经对社会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如今,网络上有句流行的招呼语:朋友,今天你“微博”了吗?(1)请从第一则材料中摘录出4个最能体现“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2分)(2)请结合一、二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上面漫両的寓意。

(2分)7.【湘潭在线9月21日讯】9月20日晚,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湘潭市的“板凳妈妈”许月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颁奖典礼上,当许月华坐着轮椅、怀抱自己的四角板凳出现在舞台中央时,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当主持人问许月华为什么三次放弃湘渾市福利院给她的转正机会时,许月华质朴地回答道:“我最大的愿望是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从小没父母,到了市福利院后,感到很幸福。

能成为这么多孩子的妈妈,我很知足,不需要转正拿工资。

”21日下午,许月华从北京返回长沙。

和她同机抵达的还有湖南省另一位全国道德模范唐中和。

省委宣传部领导前往机场迎接,并为他们两位全国道德模范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1)请为上面这则新闻短讯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20字。

2分)(2)如果你有幸能参加当时机场的欢迎仪式,并且有机会与“板凳妈妈”进行短暂的交流,你准备对她说点什么?(不少于40字。

2分)8.默写填空。

⑶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2)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秋思》)(3)窈窕淑女,____________。

(《关雎》)(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6)仍怜故乡水,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7)5月26日是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它旨在激励人们锤炼意志,挑战极限,这与孟子的观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一致的。

(8)走进古诗词,走进古典的情怀。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这是前辈们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培养一代新人的无私胸襟。

“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后生们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昂扬豪气。

二、阅读课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18分)21世纪教育网(一)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甲)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乙)”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 (丙)你们走吧。

”9.文中的“我”名叫________,选文节选自《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________。

(2分)10.为什么“我”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中甲、乙、丙三处均使用了破折号,请你选择其中一处简要说明其作用。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选文结尾处写“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韩麦尔先生这是怎么啦?请你说说原因。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3.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14.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选段结尾说“太守醉也”,这既是酒醉,也是心醉。

联系选段文意,请你说说太守“心醉”的原因是什么。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常用来比喻“表面上是这样,而实际上是那样”的做法。

请你写出这句话。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賦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7.解释词中加点的词语。

(2分)三、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22分)(一)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②小雀。

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贪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从。

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③而有危亡之败④也。

”[注]①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

②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

后又借指雏鸟。

③戆(zhuàng):愚。

④败:祸乱,祸害。

19.解释文段中加点的字词。

(2分)2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口分)(A.大雀善惊而.难得/人不知而.不愠B.而以.所从为祸福/以.中有足乐者C.故君子慎其.所从/其真.无马邪[21世纪教育网D.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辍耕之.垄上21.文段中孔子对弟子有怎样的劝诫?这使我们想起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刘禅提出的哪一条建议?(2分)(二)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我国的思想家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

看来,这些先哲们早已将自省当做一种自行为了。

可是,在这个日渐浮躁的时代,我们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是物质生活高度富裕,另一方面却是精神世界的极度贫穷——自省意识的缺失便是明证。

每当我们惹了麻烦,做了错事,伤害了他人,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主动承认错误,而是如逃避责任;每当我们遇到考试失利,求职碰壁,壮志难酬等困境时,往往最先想到的不是自身努力的不足,实力的欠缺,能力的差距,而是习惯在悲伤、沮丧、抑郁、愤懑的同时,将自身的过失和失利的原因归咎于外在的环境甚至“命运的捉弄”。

于是,我们的心灵的防护能力和对神经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差,往往要在痛苦的深渊里艰难地挣扎,却难以及时觅到逃离苦难的出口和沖击成功的出路。

缺乏自省可怕,不正确的自省同样可怕。

有些人一旦陷于失败或遭受打击唯,有自怨自艾,强吞下失利的苦果,从此一蹶不振。

还有些人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将自省意识等同于严苛的自责,他们对自己求全责备,这只能助长自卑的心理,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加深内心的苦痛。

自省既不等同于自怨自艾,也不是求全责备,它是精神层面上的反省,是对灵魂的拷问。

自省的前提是承认过失,即知其“失”,同时要知其“所以‘失”,进而在行动中纠其“失”。

自省不是外在的强加,而应该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