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

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

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

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

第一段是果──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后几段是因──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

在叙事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基本主题。

课文以小孩的口吻叙述,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

“伯父”是侄女对鲁迅的亲切称呼,“先生”则是对鲁迅的崇敬与爱戴。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一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二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三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远离战乱年代,生活在开明的社会环境中,不容易对鲁迅时代产生切身体会,这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关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由文字联想时代背景,这样对文章能理解更到位。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等词。

2.通过具体事例体会鲁迅相声是怎样的人,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掌握综合概括的方法。

3.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4.进一步巩固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具体事例体会鲁迅相声是怎样的人,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掌握综合概括的方法。

2.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设计】2课时
【课前预习】1.熟读18课,认识生字词。

2.思考每个部分讲了什么内容,尝试给每一个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3.阅读课后链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2分钟)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作者是他的侄女,写这篇文章时,她只有19岁。

文章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

(版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二、预习反馈,整体感知
1.生字(约3分钟)
出示易错字,请学生读。

(PPT2:囫囵hu lun吞枣张冠guan李戴)
解释“囫囵吞枣”、“张冠李戴”、“吊唁”、“爱戴”、“悼”
活学活用,用“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2.小标题(约5分钟)
请学生展示小标题,投影或展示。

交流不同意见。

探讨综合概括的方法:
①先用一两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②进一步简练概括,如果每部分主语相同,就运用动宾短语——“干什么”
③各标题尽量结构一致
反馈:(ppt3:深受爱戴、笑谈读书、趣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3.默读课文,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约5分钟)(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三、品味句子,体会
再次回到课文,想想作者怎样表现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画出对鲁迅先生的具体描写进行批注。

(ppt4)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ppt5)
引导学生抓住“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一重点句,联系上下文“我”的表现及伯父送书,再结合伯父的身份,体会到这是伯父对“我”读书时不认真的委婉的批评。

从动词“摸着胡子”、“笑了笑”中看出伯父教育“我”讲求方式,避免直接批评让“我”难堪。

从“我”当时的以后的表现看,伯父委婉的批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读书态度认真、教育下一代讲究方法的人。

此处引用“阅读链接”中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灵堂里灯光不够亮。

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

”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曾得到过鲁迅先生的教诲和关怀。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受爱戴
笑谈读书
趣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

二、学习四、五段(重点、难点的学习)
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ppt6)
1、自己读这一段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吗?
2、你听说过或遇到过鼻子被墙壁碰扁的事情吗?
3、谁收集到了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给大家交流交流。

(如果学生没收集到教师就做介绍,ppt7时代背景)
4、师:那么,伯父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含着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屏幕上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

5、联系鲁迅那个时代的情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生思考、讨论,ppt8)
6、师: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系吗?
7、师: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手指屏幕)今天学到的这两句诗──(师生齐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ppt9)
抓住“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把伤口洗干净,“敷上药”,“扎好绷带”,“掏出一些钱”等重点词,从“救护”时的动作和“资助”两个方面体会伯父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可结合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体会。

这时候……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ppt10)
当谈到伯父“变得那么严肃”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当时伯父在想些什么?从中体会他的爱憎分明。

指导朗读时,教师要渲染当时的氛围,帮助体会感情:北风怒号,天色阴暗,车夫在痛苦地呻吟,为生计而苦苦挣扎;伯父救助车夫,态度是那么亲切。

救助后,伯父态度严肃,内心激愤。

让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加深对人物情感的体验。

交流“关心女佣阿三”。

抓住“一点儿也不在乎”“常常劝我多休息”,鲁迅“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三、总结全文,探究写法
1.通过大家的学习、交流,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师相机板书: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写出鲁迅先生的这一特点的?学生划出有关句子,自读感悟。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言行、举止写出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谈: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他的这种高尚品质赢得了许多人的爱戴。

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

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同桌互读赏析)
3.弄清段落之间的联系
为体现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课文安排了哪些材料?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课件出示各部分内容;指名读)
四、积累运用
1、抄写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语句。

2、从自己抄写的语句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启发的仿写几句话。

五、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
爱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