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胜利1、胜利油田开发规划依据及方法

胜利1、胜利油田开发规划依据及方法


规划期
内产能
工作量(新井、措施×单井(次) 日产油×生产天数
二、主要开发指标规划依据与方法
新区新建产能
新建能力=规划动用储量×产能速度
产 能 速 度 %
1.71
1.52
“十二五”预 计
1.5% 左右
产能速度变化曲线
二、主要开发指标规划依据与方法
规划编制流程 开发状况 上一阶段规划执行情况 主要指标规划是关键
60 40 20 0 4000 3000 2000 1000 0
800 600 400 200 0
开发规律段相对明显,也符合动态法标定可采储量的 要求,采用水驱法和递减法标定。 借鉴老井开发规律进行可采储量的预测。 用累积产油作为其可采储量。
如:辛34块
1999年以来 老井开井:18口 新井:8口 关停井:47口
Arps递减法
“十 一五”
分类井构成法
单井增加可 采储量法
考虑油藏类型、井型(直井、水平井)、 初含水、液量保持水平等,建立了新井 单井增加可采储量与单井初产的关系模 型,预测新井可采储量。
二、主要开发指标规划依据与方法
◆分类井构成法
特高 含水 开发 单元 稳定开井的老井 投产新井 关停井
油 井 数 单 井 日 液 单 井 日 油
0.85
0.92
0.75
0.72
0.61
0.51
0.41
0.74
0.83
0.68
0.62
0.55
0.53
根据规划期内
0.79
0.87
0.70
0.57
0.51
每年建产能、
历年产能系数 变化,规划出
0.66
0.87
0.71
0.62
0.60
0.76
0.64
0.75
0.99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31口
36 31 26口
49.8t/d
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2.9t/d 94.2%
100 80
含 水
60 40 20 0 197901 198009 198205 198401 198509 198705 198901 199009 199205 199401 199509 199705 199901 200009 200205 200401
-15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0.0
0.2
0.4
0.6
0.8
1.0
1.2
注入体积 PV
聚合物驱含水类比模型
注入体积 PV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预测
二、主要开发指标规划依据与方法
(四)含水
新区含水
规划
期内 含水 老井含水上升规律 新井含水上升规律 不同类型油藏含
2001
2002
2003
2004
年产油量。
历年产能系数变化曲线
二、主要开发指标规划依据与方法
未投产井
3、老区新井产量
无递减规律
产量系数法
产量系数为各年老区新井产量与第一年产量之比
依据规划期内每年的工作量、单井当年年产油,由历年产量 系数变化,预测每年产油量。
老区新井产量系数测算表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取值
动用储量
规划依据研究
规划部署优化
N 方案经济评 价优选
产能
产油量
含水 可采储量
推荐方案 风险分析与保障措施
二、主要开发指标规划依据与方法
(三)产油量
1、产量构成
新区 规划 期内 开发方式 陆上水驱 海上 稠油热采 陆上水驱 老区新井 海上 老区 稠油热采 化学驱 开发阶段
年产

海上
非主力层系
(天然能量)
已投产井
3、老区新井产量
递减规律
递减率
老区新井产量第2年达到最高,从第三年进入产量递减期。
年 产 油 万 吨 (
分年老区新井年产油变化曲线
递 减 率 %
)
30 20
老区新井递减率变化曲线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主要开发指标规划依据与方法
4、老区老井
规划期内新
增动用储量
阶段探明在本阶段内动用储量
阶段内新增探明储量
指标范围:50%~60%
× 100
二、主要开发指标规划依据与方法
未开发储量动用潜力评价方法 未开发储量分类
储量较为落实(单控含油面 积 在 1.5 倍 开 发 井 距 范 围 内),为规划期间产能评价 筛选的对象。开展技术经济 评价,确定可动用条件。
0.41 0.35 0.31 0.28
=
0.50
0.71
第二年:到位率 第三年:产能递减率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0.00 1.5
1 0.5 0
0.98
1.08
0.83
0.58
0.56
0.52
0.49
1 0.5 0
1 0.5 0 1
0.5 0 1
0.5 0 1 0.5 0 1.5 1 0.5 0
根据矿场单元采收率影响因素统计分析,建立了经验公式如下: 胜利井网密度经验公式:
ER [0.742 0.19 lg k
]e

1.125 k 0.148 ( ) f
胜利油区多元回归经验公式
E R 0.09129 0.08892lg k
0.00281f 0.18966
二、主要开发指标规划依据与方法
◆分类井构成法
18口稳定生产的老井用两种方法标定结果接近
可采储量 甲型曲线 78.0 27.4 84.8 190.2 190.8 递减法 78.6
水 驱 法
井类别 稳定生产老井 1999年以来新井
可采储量:78.0万吨
停产井 合计
开井数:31口
三、油田“十二五”开发规划部署
二、主要开发指标规划依据与方法
规划编制流程
开发状况 上一阶段规划执行情况 主要指标规划是关键
动用储量
产能 产油量 含水 可采储量
规划依据研究
规划方案部署优化
N 方案经济评 价优选
推荐方案 风险分析与保障措施
二、主要开发指标规划依据与方法
(一)新增动用储量
上阶段末未 开发储量 阶段内新增 探明储量 概念方案设计 经济评价 阶段探明储 量动用率法
静态法
地质综合评价法 经验公式法 类比法 经验公式法
水驱曲线法 Arps递减法 废弃采油速度法 分类井构成法 单井增加可采储量法 注采关系法 油汽比曲线法 产量递增(减)法 吨干粉增油量法 数模预测法 水驱特征 曲线 递减法
新区
稠油热采
水驱
动态法
老区
稠油热采
化学驱
二、主要开发指标规划依据与方法
1、新区可采储量

胜利油田不同开发方式油藏现状(2010年12月)
一、前
整体进入“三高”开发阶段
•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1.2% 主 要 指 标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10.65% •综合含水:91.0%
•储采比:9.4
胜利油区不同含水级别油藏开发现状表
一、前
规划构成复杂
地域 开发方式 陆上

开发阶段
东 部 胜利 油区 西 部
11
12
13
14
%
1
2
3
4
5
6
老区新井含水、含水上升速度变化曲线
二、主要开发指标规划依据与方法
规划编制流程
开发状况 上一阶段规划执行情况
主要规划指标是关键 动用储量
规划依据研究
规划部署优化
N 方案经济评 价优选
产能
产油量 含水
推荐方案 风险分析与保障措施
可采储量
二、主要开发指标规划依据与方法
(五)可采储量(采收率) 水驱
第一年 第二 年 1 1.25 1 1.38 1 1.24 1 1.57 1 1.46 1 1.30 1 1 1.30
第三年 1.08 1.07 1.13 1.17 1.38
第四年 0.96 0.89 0.82 1.10
第五年 0.82 0.51 0.71
1.10
0.95
0.80
二、主要开发指标规划依据与方法
落实未动用储量
未开发 储量
待评价储量
需做工作落实的储量(在已 有试采井 1.5 倍井距以外)。 经勘探开发新资料证实 , 储量计算参数发生了变化, 重新核算储量后,确实不 存在的储量 。
待核销储量
二、油田“十二五”开发规划依据
未开发储量评价思路
55% 32%
对评价区块编制 开发概念设计方案, 应用现金流法测算不 同定油价下的内部收 益率或内部收益率为 15%时油价。
胜利油田开发规划依据与方法
胜利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2010年8月
一、前
地域分布广

准噶尔、敦煌、 柴达木、吐哈等 盆地探区
东 部
济阳、昌潍、 胶莱、辽东东、 合肥等探区
探明油田: 71个
探明储量:50.6亿吨 其中东部:50.3亿吨 西部:0.31亿吨
已开发油 田:70个
动用储量:43.19亿吨 其中东部:43.15亿吨 西部:398万吨
一、前
油藏类型多

综合考虑地表条件、原油性质、开发方式等因素主要分为四类。
已开发单元 (地表条件) 陆上油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