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丘脑出血

丘脑出血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77岁,农民,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未引起重视。

3天前头晕加重,伴恶心,下颌部不自主抖动,行走不稳,故入院。

入院时可独立行走,自觉轻微眩晕、恶心,活动后视物旋转。

本次发病以来无头痛、发热,无咳嗽、咳痰、气喘,无腹痛、腹泻。

来时,患者精神食欲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
平素身体健康,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患高血压8年,血压最高180/100mmHg,平素服“吲达帕胺2.5mg1天1片”。

膝关节疼痛30年,左膝关节向外侧弯。

患冠心病5年。

2014年3月行尺神经松解术+尺神经移位术。

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

【查体】
T:36.0℃,P:65次/分,R:20次/分,BP:164/115/mmhg。

体温36.0℃脉搏6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64/115mmHg扶入病房,神志清,言语流利。

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好。

视力视野粗测正常。

眼球运动自如,无复视及震颤。

面部感觉对称,张口下颌无偏斜,无口角低垂。

眼裂对称,右侧鼻唇沟浅。

间断眩晕、恶心。

饮水无呛咳。

伸舌偏右。

右侧肢体肌力4级,触痛觉减退。

共济运动检查:指鼻试验欠稳准,跟膝胫试验欠稳准。

双侧巴宾斯基征(-)。

脑膜刺激征:颈无抵抗,克氏征(-),布氏征(-)。

双肺呼吸音清。

心率64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软,无压痛。

左膝关节向外侧弯,屈伸
活动受限。

【辅助检查】
血常规:淋巴细胞数0.97×10^9/L,淋巴细胞比率11.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80g/L,单核细胞比率11.9%,中性粒细胞数6.42×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5.7%,血小板压积0.310%,单核细胞数 1.01×10^9/L;尿分析:*酮体1+,*白细胞1+;手工项目:便隐血试验阳性;化学发光:肌红蛋白275.70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26.27U/L;即刻血糖:7.6mmol/L;生化:*谷草转氨酶41.2U/L;电解质:*氯80.0mmol/L,离子钙1.12mmol/L,*钾3.21mmol/L,*钠120.5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正常心电图不正常。

颈部血管超声诊断:双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内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成。

心脏超声诊断:主动脉瓣反流(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头颅CT诊断:左侧丘脑出血;双侧基底节区脑梗死。

【初步诊断】
丘脑出血高血压3级极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诊断依据】
1、病史:患高血压8年。

膝关节疼痛30年,左膝关节向外侧弯。

患冠心病5年。

2014年3月行尺神经松解术+尺神经移位术。

2、症状:头晕1周,加重伴恶心3天。

3、体征:体温36.0℃脉搏6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64/115mmHg扶入病房,神志清,言语流利。

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好。

视力视野粗测正常。

眼球运动自如,无复视及震颤。

面部感觉对称,张口下颌无偏斜,无口角低垂。

眼裂对称,右侧
鼻唇沟浅。

间断眩晕、恶心。

饮水无呛咳。

伸舌偏右。

右侧肢体肌力4级,触痛觉减退。

共济运动检查:指鼻试验欠稳准,跟膝胫试验欠稳准。

双侧巴宾斯基征(-)。

脑膜刺激征:颈无抵抗,克氏征(-),布氏征(-)。

4、辅助检查:即刻血糖:7.6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正常心电图不正常头颅CT诊断:左侧丘脑出血;双侧基底节区脑梗死。

【鉴别诊断】
1、脑梗死:多有高血压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出现头痛、头晕,伴局灶性体征,头颅CT示片状低密度影。

2、蛛网膜下腔出血: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多无肢体瘫痪,头颅CT 见脑沟、裂、池密度增高影。

3、颅内占位:进展性头痛、呕吐,伴肢体瘫痪,头颅CT、MRI可帮助诊断。

【诊治经过】
予以吸氧、脱水、止血、调控血压、脑保护、纠正电解质、能量等对症治疗;住院19天,患者无头晕、头蒙、恶心,下地行走平稳。

【临床诊断】
丘脑出血高血压3级极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反流(轻度)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低钾血症
【分析总结】
患者老年女性,既往有高血压病、脑梗死病史,有明确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此次急性起病,有明确的定位体征,结合头颅CT及辅助检查,诊断:丘脑出血;高血压3级极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病主动脉瓣反流(轻度);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低钾血症。

积极予以吸氧、脱水、止血、调控血压、脑保护、能量、补充电解质、他汀类药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明显改善。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考虑平素血压管理较差你,导致高血压性脑出血。

此次院外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服药;监测血压;3-6个月定期复查;积极二级预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