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幼儿园开园策划方案3篇 幼儿园开园策划方案 一、职工上下班方案 (一)上班前准备 每位职工准备一套上班期间专用的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手套和口罩。 (二)上下班途中防护 出门前自测体温、洗手,戴口罩和手套,建议选择走路、骑车或私家车,尽量不选择公交车。
注意事项: 1.不要摘口罩。 2.人员间隔1米以上。 3.途中避免用手触摸物品。 4.不要用手接触眼、耳、口、鼻等处。 (三)入园后防控工作流程及要求 1.晨检前,门卫负责消毒体温枪和签字笔,洗手、戴口罩和手套,准备好《体温登记记录表》。 2.职工出示健康通行码,门卫监督。 3.门卫在大门口处对每位来园教职工进行体温测量,职工入园打卡,进行手部消毒后如实填写体温测量记录。
4.职工进入园内后,途中不要触碰设施设备,应直接到规定地点更换园内鞋和工作服,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5.个人使用的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手套,如决定淘汰,需装到塑料袋密封后放到“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统一处理,不得随意丢掉。
6.上班期间不串岗,随时根据需要用七步洗手法洗手。(流动水+肥皂+20秒) 7.老师自己餐具自己消毒存放,不混用。 8.如出现身体不适,有发热、咳嗽、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诊期间,做好全面的个人防护。
二、幼儿入园方案 1.实行错时入园: 大班送幼儿时间:7:20--7:35 中班送幼儿时间:7:40--8:00 小班送幼儿时间:8:00--8:15 8:30全园静园,大门关闭 2.家长将幼儿送至大门口处,先打卡,再在门外稍作等待。 3.前台教师在门口负责为幼儿初测体温,如体温正常,幼儿入园;如体温超过37.3℃,引导幼儿至临时留观点复查。
4.保健医生通过一看、二测、三问、四查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晨检。保健医生之间的距离在一米以上,幼儿排队间隔1米。若幼儿有特殊情况,由保健医生引导幼儿至临时留观点复查并负责看护。如复测体温无异常,幼儿可入园;如幼儿体温异常,家长带幼儿到医院就诊。
5.各楼层一位老师、各楼梯口一位老师,负责引导幼儿并看护幼儿途中安全。 三、二次晨检方案 1.保育员在班级门口处放置好晨检桌及二次晨检物品。 2.引导幼儿脱外套,更换园内鞋。 3.负责做好二次晨检:看幼儿有无外伤,看幼儿状态,看面部、手部、口腔有无传染病早期症状;为幼儿测体温并做好体温测量记录;询问幼儿有无不舒服;查看有无带危险物品。
4.检查无误后引导幼儿进班。 四、幼儿分餐、进餐方案 1.进餐前,带班教师与保育员分工协作,组织幼儿有序洗手,洗手等待期间保持1米距离。 2.保育员戴好口罩、清洗双手后,按时去食堂取餐,备课老师给予协助,分餐前带好一次性手套。
3.实行错时取餐。 4.幼儿餐桌保持安全距离。 5.幼儿进餐时,提醒幼儿安静进餐,细嚼慢咽。 五、集体教学方案 1.班级集体教学和专项活动教学统一安排在各个班级内进行,取消多功能室等公共区域的活动,减少聚集性活动。
2.教师进入班级前进行手部消毒。 3.集体教学前班级老师提前布置班级场地,确保幼儿保持安全距离。 六、户外活动错时错场地方案 1.小班时间:9:00--10:00 场地安排:操场左边 2.中班时间:10:00--:11:00 场地安排:操场右边 3.大班时间:9:30--10:30 场地安排:教学楼右侧单独区域 七、散步活动方案 1.活动时间:小班11:30--11:50 操场左边 中班:11:35--11:55操场右边 大班:11:40--12:00 教学楼右侧 八、幼儿午休方案 1.幼儿床铺分散摆放,男女生分开,间隔一定距离或头脚错位间隔一定距离。 2.根据天气情况,午休时卧室的窗子留有缝隙,禁止空间密闭或对流风的情况出现。
3.午休时,保健医生、行政值班人员、教师为幼儿用体温枪测体温各一次,并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有以下症状:
(1)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发热(温度≥37.3℃)、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咳痰、结膜充血等。
(2)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皮疹(含皮肤、口腔黏膜等)、呕吐、腹泻、黄疸、腮腺肿大等。
4.午休期间,幼儿如有异常,值班老师及时为幼儿佩戴一次性口罩,保健医生身着防护服、戴口罩、护目镜、手套、帽子和鞋套,到本班级将患病幼儿带到临时隔离室,用水银体温计进行两次测温,每次间隔十分钟。如幼儿体温超过37.3℃,保健医生给园长和主班打电话,幼儿园启动应急预案,主班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保健医生做好看护工作,并登记《临时隔离室台账》。
主班教师做好幼儿病因追访,如果幼儿确诊为新冠肺炎,要及时告知幼儿园和保健医生,疫情报告人第一时间上报区教育局、疾控中心。保育员进行班级消毒工作,保健医生进行临时隔离室消毒工作;保洁员和门卫消杀公共区域。
5.起床后,保育员引导幼儿正确穿衣,待幼儿全部起床后,班级或卧室开窗通风不少于30分钟。
九、幼儿离园方案 1.实行错时离园: 大班:5:20--5:30 中班:5:10--5:20 小班:5:00--5:10 2.为避免聚集,后勤人员负责通知离园班级,教师组织幼儿按学号排好两队,相互间隔1米,将幼儿带至大门口组织离园。
3.班级老师向家长反馈幼儿当日的表现,语言简练,快速送走幼儿,避免拥堵。
4.家长按幼儿学号排队,相互间隔1米,打卡接走幼儿。 5.未接走的幼儿带回班级等待。 十、上级部门或外来人员入园方案 1.问清楚来访人缘由,查看有效证件; 2.告知幼儿园,幼儿园确认; 3.确认无误,外来人员出示健康码; 4.门卫给来访人员测量体温; 5.请来访人员进行手部免洗消毒; 6.请来访人员如实填写登记表; 7.值班领导将来访人员带入; 8.接待来访人员时,不得摘掉口罩。 9.来访人员不戴口罩不得进入校园。 10.来访人员如果体温超出37.3°,应立即去定点发热门疹就医,不得进入校园。
11.随时关注来访人员,不允许私自在园内做无谓逗留。 十一、幼儿园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具体方案 (一)总原则: 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如有污染随时进行清洁消毒,消毒液浓度加倍。
(二)日常消毒安全说明: 1.含氯消毒稀释溶液必须用冷水稀释。 2.有效氯浓度25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朗索消毒片(有效氯含量33-38%): 500毫升水中加入1片朗索消毒片,配制出有效氯浓度250mg/L消毒液。 3.含氯消毒稀释溶液定时更换,每4小时更换一次,并放置在幼儿无法碰触的地方。
4.含氯消毒溶液严禁与乙醇等其它消毒物品混用。 5.75%乙醇消毒液:直接喷洒使用。 6.使用含氯消毒液消毒后,需静置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干净。 7.消毒注意事项 (1)日常消毒须由专人操作完成,消毒时幼儿要在安全的位置。 (2)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 (3)乙醇消毒液应远离火源,不能直接喷在口罩、衣服上。 (4)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减少使用酒精的频次。 7.消毒用品、用具的存放,按照幼儿园规定存放到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三)班级日常卫生消毒 活动室、卧室、盥洗室空气消毒: 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时间可安排在早入园、户外活动或幼儿起床后,春夏秋季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可全天通风,晚上静园后门卫紫外线消毒1小时再开窗通风。
活动室其它卫生消毒要求: 1.物品表面:幼儿入园前用清水擦拭活动室的门把手、桌椅、橱柜、窗台、电源开关、墙裙、玩具架、区域地垫;盥洗室的水龙头、口杯橱、小便池扶手、厕所挡板等幼儿能摸到的物体表面,将前一晚喷洒的消毒液残留擦拭干净。
2.教室地面:每天用浓度为25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后拖地消毒1次。 3.玩教具、图书:玩教具用一次消毒一次,用浓度为25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图书看后全部打开,太阳下暴晒6小时,如天气不好,可暂时不看。毛绒玩具同图书一样。
4.常用物品: (1)毛巾:每日晚离园后进行更换,更换后的毛巾由门卫晚上开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或放入消毒柜消毒。替换下的毛巾在第二天用洗衣粉清洗干净,天气好的情况下暴晒6小时。如天气条件不允许,先用洗衣粉清洗干净,再用浓度为25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最后用清水冲干净,悬挂晾干。 (2)口杯:间餐喝完牛奶后,将杯子放在专用清洁盆内,将内外彻底刷洗干净,送入消毒间高温消毒。每日静园后,将杯子放在专用清洁盆内,将内外彻底刷洗干净,再送入消毒间高温消毒。蒸汽消毒时间10—15分钟(水沸后计时)。
(3)幼儿餐勺、餐盘、果盘:每天使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再送入消毒间高温消毒。消毒时间10—15分钟。
(4)拖把、清洁布:每天中午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清水冲干净,拿到太阳底下暴晒消毒,晚上放在盥洗室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盥洗室、活动室拖把严格分开使用。
(5)清洁布:每次使用后都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然后清水冲干净,拿到太阳底下暴晒消毒,晚上放在盥洗室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清洁布严格分开使用。
班级盥洗室其它卫生消毒要求: 盥洗室厕所地面、厕所蹲坑、小便池每日中午及静园后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
班级寝室其它卫生消毒要求: 1.幼儿床铺、被褥:紫外线消毒,一次1小时,家长定期带回家洗晒。 2.窗台及床围栏:每日幼儿起床后用清水进行擦拭,传染病高发期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