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失物招领教导设计优秀教案二站长推荐.doc

12失物招领教导设计优秀教案二站长推荐.doc

12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二站长推荐-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12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二站长推荐,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教学目标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生字,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识字并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书上第二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教师小结:这是一年一班小朋友在春游时发生的一件事,为什么老师的手里会拿着一个垃圾袋呢?学了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3.找学生读课题,认读失字,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失物招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3.检测反馈: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价。

4.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读后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认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同桌相互考一考,看是否记住了字音,再互相说一说怎样记住字形。

3.检测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生字。

(教师强调读准后鼻音:同、工、请、双;前鼻音:观;翘舌音:失、专、准;平舌音:才)(2)巧记字形: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在哪里见过这个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如熟字带生字的方法:失先观现工江准推,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的方法:人队又双青请见现格各比较洞同请青各格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3)理解字意:练习用级、同、工、专、队、才组词说话。

(4)再现检测:去掉拼音,练读生字、词语、句子(自由读、开火车读)词语:班级同学周围排队请进准备句子:①放学了,三年级二班的同学,在操场站好排,准备回家。

②刚才同学们还围在老师身边,上课铃声一响,他们就马上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4.复习巩固:形近字比较,完成书后练习:读读比比认(认真)准(准备)先(先进)各(各自)队(少先队)难(难题)失(失去)备(备课)四、指导书写,强化记忆学习写同、工、专1.观察思考: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这三个字应注意的问题。

2.引导学生书空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练写。

五、布置作业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激趣读文1.出示字词,巩固字音。

读字词并选择一个字(要求会写的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字词:年级同学专心准备观围工队刚才请双2.说出图意,理清线索。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的内容。

3.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这节课继续学习《失物招领》,请小朋友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学生自由读文)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1.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读文思考:前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

(3)理解很大很大、很多很多,照样子再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

(4)理解专心,用专心说一句话。

(5)感情朗读2.学习课文3 6自然段。

(1)文中失物指的是什么?他们的主人是谁?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学生读课文第3和第6自然段。

学生自主读文,找答案。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结合书上插图(一)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

(2)听了陈老师的话,一年一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指导朗读4、5自然段,读出陈老师严肃的语气(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读出一年一班小朋友惊奇的样子。

3.学习课文7、8自然段。

(1)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引导学生读课文7、8自然段。

(2)为什么有的同学脸红了?生活中有没有脸红的时候,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第7自然段。

(学生练习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3)理解会心的微笑意思,用什么语气、表情读第8自然段。

(4)为什么老师和张爷爷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引导学生拓展、想象,用因为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所以,他们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想一想,说一说在你们集体出游的活动中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2.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3.教师小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四、指导书写学习写才、级、队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2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二,希望对你有帮助!12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站长推荐-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12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站长推荐,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教材简说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想一想,你所在的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为什么要这么叫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也许这些问题可以成为学习这篇课文的线索。

学习目标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理解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理解课题1.出示课题:失物招领学生齐读课题2.小朋友,什么叫失物?(丢失的物品)3.什么叫失物招领?(学生再次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4.简单理清学生提出的问题. (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二)初读课文1.多媒体出示画面并配乐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小朋友丢的垃圾)2.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三)自学课文1.学生自由读:先读准字音,学习读好轻声音节;标好小节.2.检查自学情况:.(1)多媒体出示由带读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同桌互读)(2)哪些读音要特别注意?如:⒈注意读准翘舌音声母的字:失、专、准、双;后鼻音韵母的字:同、工。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4)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

一人读一段,一行一行地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

(四)讲读课文(1-2)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去植物园参观.)教学生字级观( 生字同在上册已学过)2.齐读第一自然段.3.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教学认字围生字专重点指导书写笔顺。

(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当小老师进行)4.齐读(1-2)自然段(五)巩固练习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口头组词:先( ) 工( ) 去( ) 奶( )失( ) 江( ) 专( ) 级( )1.写字指导:专字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点.(六)作业自由读课文2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由带读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

(开火车读)用同级工扩词2.读(1-2)自然段。

(二)讲读(3 8)自然段1.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唐老师说了什么话?请用---- 划下来(学生自由读(4 8)自然段)3.出示唐老师的话:唐老师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解释严肃)在什么情况下老师会严肃地说话?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

(自由读──抽个别读──教师范读──-齐读)4.小组合作学习:再读(5 8)自然段,边读边想边议:到底有没有同学丢失东西?失物招领中的失物本来是指什么?在本课是指的什么?5.小组交流汇报。

(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

)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6.小组再次合作学习: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7.小组交流汇报:(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

)8.唐老师和张爷爷互相望望为什么会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会心是什么意思?想一想当时唐老师和张爷爷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9.自由读3 8自然段。

练习读得流利、有感情,注意体会轻声的读法。

10.分小组读3 8自然段.(三)复习生字词1.教学生字才、队认字准、备、请、双各2.写字指导。

队字的指导应把重点放在双耳旁的写法上,要强调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人字的撇留出空来;(四)作业实践活动找失物。

找一找在自己的校园内或住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他们扔到果皮箱里。

第三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新词1.认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3.出示课后读读比比(1) 读一组,比一组。

读,积累词汇;比,区分每一组字。

(2) 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读比比,再在全班读读比比。

最好能借助课件或卡片,帮助学生找出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3) 再进行口头组词.4.用准备进行口头造句(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回家后将这件事说给家人或朋友听。

2.说说你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如果有今后应该怎样做?3.再读课题,解释课题.4.汇报交流上节课的实践作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三)总结谈话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做起,要从小事做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2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