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环评案例真题及答案第一题某汽车制造集团公司拟在A市工业园区内新建年产10万辆乘用车整车制造项目。
建设内容包括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发动机(含机加工、装配)五大生产车间和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项目建设期为两年。
涂装车间前处理生产线生产工艺为:工件→脱脂槽→水洗槽1→磷化槽→水洗槽2→水洗槽3。
脱脂剂主要成分为碳酸钠:磷化剂为锌镍系磷化剂。
脱脂槽配置油水分离装置,磷化槽有沉渣产生。
各槽定期清洗或更换槽液。
面漆生产线生产工艺为:喷漆→晾干→烘干。
面漆为溶剂漆,烘干以天然气做燃料。
晾干工序的晾干室工艺废气产生量为20000m3/d初始有机物浓度200mg/m3。
根据生产废水特性,涂装车间设废水预处理站。
各车间生产废水和厂区生活污水一并送全场综合废水处理站处理。
处理后的废水再经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甲河。
拟建厂址位于A市工业园区西北部,占地面积64hm2。
该地区年平均风速1.85m/s,主动风向为西北风。
厂址西北方向距离商住区约5Km。
工业园区按规划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市政污水管网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一年后投入运行。
该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
问题:1、给出拟建工程环境空气现状检测方案的主要内容。
2、指出前处理生产线的废水污染源和废水主要污染因子。
3、计算面漆生产线晾干室活性炭再生废气焚烧有机物排放量和晾干室有机物去除率。
4、判断工业废水是否可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应从哪些方面分析?二、参考答案1、给出拟建工程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
(1)监测因子:SO2,NO2,TSP,PM10,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
(2)监测布点:6个点,极坐标布点法。
具体布点方法是:在拟建项目所在地布设1个点,项目西北向的商住区布设1个点、项目的东北方向、西南方向各布1个点,项目的东南向布设2个点。
(3)监测时间(制度):不利季节监测7天,SO2,NO2每天采样时间为测18小时,TSP,PM10每天采样时间为12小时,SO2、NO2、TSP、PM10每天采样时段至少于02,08,14,20时进行。
苯系物、非甲烷总烃按相关监测方法进行。
(4)监测时段必需同步进行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2、指出前处理生产线的废水污染源和废水主要污染因子。
(1)废水污染源:脱脂槽、水洗槽1、磷化槽、水洗槽2、水洗槽3。
(2)废水主要污染因子:pH、COD、石油类、镍、锌、磷酸盐。
3、计算面漆生产线晾干室活性炭再生废气焚烧有机物排放量和晾干室有机物去除率。
(1)晾干工序有机物产生量:20000×200×10-6=4kg/h;(2)活性炭纤维有机物吸附后有机物排放量:4×(1-90%)=0.4kg/h;(3)再生尾气焚烧有机物排放量:4×90%×(1-97%)=0.108kg/h;(4)有机物总排放量:0.4 +0.108 =0.508 kg/h;(5)晾干室有机物去除率:((4-0.508)/4)×100%=87.3%。
4、判断工业废水是否可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应从哪些方面分析?(1)分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的处理能力能否满足项目废水的排放量。
(2)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能否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废水。
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角度、进水浓度要求,分析污水处理厂能否处理本项目的废水。
本项目含有第一类污染物镍,镍须在涂装车间预处理站达标后排放,园区污水处理厂能否接纳第一类污染物的处理,园区污水处理第一类污染物后,污水排放能否满足甲河功能的要求。
总之,全厂综合废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污水污染物浓度须满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接管要求,否则不能纳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3)从建设项目营运时间和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时序进行分析。
从题中可知,园区市政污水管网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年后投入运行,项目建设期为两年,项目营运时,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行,应该是可行的。
本问与2011年的一题有类似,但又有不同,具体请看博客“2011年环评师案例考题工业园区屠宰厂(第七题)解答”。
三、感想此题不难,在《案例分析》参考教材中也有该类案例的影子。
第二题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建设电解铜箔的项目。
设计生产能力为8.0×103t/a。
电解铜箔生产原料为高纯铜,生产工序包括硫酸溶铜、电解生箔、表面处理、裁剪收卷。
其中表面处理工序工艺流程见图2-1.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平衡见图2-2。
工业园区建筑物高10m-20m。
铜箔粗化固化工段图2-1表面处理工序工艺流程图图2-2粗化固化工段水平衡图粗化固化工段废气经碱液喷淋洗涤后通过位于车间顶部的排气筒排放,排气筒距地面高15m。
拟将表面处理工序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和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治理废水,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混合后处理。
定期更换的粗化固化槽液、灰化槽液和钝化槽液委外处理。
问题:1、指出本项目各种废水混合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2、计算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的重复利用率。
3、评价粗化固化工地废气排放,应调查哪些信息。
4、指出表面处理工序会产生哪些危险废物。
二、参考答案1、指出本项目各种废水混合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1)存在的问题: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含铬,属《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口单独处理达标后排放。
(2)调整建议:各种废水经单独处理后尽可能回用不外排。
2、计算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的重复利用率。
(1)重复用水量:8+20.4=28.4(m3/h);(2)总用水量:15.6+28.4=44(m3/h);(3)重复利用率:(28.4/44)×100%=64.5%;3、评价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排放,应调查哪些信息。
(1)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以及排气筒底部的海拔高度(m);(2)排气筒几何高度(m)及排气筒出口内径(m);(3)烟气出口速度(m/s);(4)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K);(5)硫酸雾的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6)排气筒200m范围内的建筑物高度。
4、指出表面处理工序会产生哪些危险废物。
废树脂、含铬废渣、粗化固化槽液、灰化槽液、钝化槽液。
1.指出本项目各种废水混合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1)混合处理不符合废水“分类分质”处理的原则。
(2)表面处理工序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含有重金属Cu、Zn,应在其车间处理达标;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治理废水pH值不稳定,应予中和预处理;一级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中含有Cu、Zn、Cr重金属,应在车间处理达标。
2.计算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的重复利用率。
(1)根据题意,重复用水量=8+20.4=28.4(m3/h)(2)用水总量=新鲜水量+重复用水量=15.6+28.4=44.0(m3/h)(3)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量/用水总量]×100%=[重复利用量/(新鲜水量+重复利用量)]×100%=[28.4/44.0]×100%=64.5%3.评价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排放,应调查哪些信息。
(1)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本项目为SO2)(2)排气筒高度及周边半径200m范围内建筑物的最高高度(本项目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排气筒高度为15m,而园区建设物高度在10-20m,排气筒高度达不到应高出最高建筑物高度5m的要求)(3)排放浓度(4)排放速率4.指出表面处理工序会产生哪些危险废物。
(1)粗化固化槽液、灰化槽液和钝化槽液(2)废树指(3)污水处理站的污泥第三题某铅酸蓄电池企业拟对现有两条生产能力均为25万千伏安时/年的生产线(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1)实施改扩建工程。
现有工程生产工艺废水经混凝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地面冲洗水、职工浴室和洗衣房排水等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采用“旋风+水喷淋”或布袋除尘处理含铅废气,采用碱液喷淋洗涤处理硫酸雾。
制板栅工段的铅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结果见表3-1.膏、制板栅、涂板、化成、切片等前端工序。
将其配组总装工序生产能力扩大为50万千伏安时/年。
铅锭铅合金图3-1生产工艺流程图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铅排放浓度限值0.7mg/m3。
排气筒高度15m时排放速率限值0.004kg/h,《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铅排放浓度限值0.10mg/m3。
问题:1、分析现有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保护问题。
2、说明工程分析中应关注的重点。
3、指出生产工艺流程图中应关注的重点。
4、通过计算,评价保留的生产线制板栅工程铅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确定技改后制板栅工段铅尘的最小去除率。
二、参考答案1、分析现有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保护问题。
(1)现有工程生产线制板栅工段含铅废气处理不达标,其废气排放速率经计算为0.0136kg/h,大于0.004kg/h(标准限值)。
(2)现有工程生产工艺废水经混凝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不合适。
现有工程生产工艺在不同工段产生的废水均含铅,属《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预处理达标后,才能和其他废水合并处理达标后排放。
(3)地面冲洗水、职工浴室和洗衣房排水等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不合适。
地面冲洗水、职工浴室和洗衣房的废水中含有铅,应该单独处理后排放。
2、说明工程分析中应关注的重点。
(1)原项目环评及验收情况分析;(2)原项目各种污染物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分析并说明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3)原项目与改扩建项目的工程组成、建设内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产品方案及产能、原辅料种类及用量、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的对比变化;(5)原项目和改扩建项目的工艺流程、产污节点、产排污量的估算,并列出三本账,说明污染物的增减情况;(6)改扩建方案各种污染防治措施分析;(7)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8)卫生防护距离的达标分析。
3、指出生产工艺流程图中W2和G7的主要污染物。
(1) W2的主要污染物为:含铅酸废水。
(2) G7的主要污染物为:硫酸雾、铅烟。
4、通过计算,评价保留的生产线制板栅工程铅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确定技改后制板栅工段铅尘的最小去除率。
(1)达标情况判定制板栅工段含铅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要同时达标才能确定排放筒废气达标排放(熔铅炉铅烟浓度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该工段排放浓度0.34 mg/m3,低于标准限值。
排放速率=4.0×104×0.34×10-6 =0.0136(kg/h)>0.004(kg/h),速率超标因此,制板栅工程铅污染物排放不达标。
(2) 制板栅工段铅尘的最小去除率计算由于该工段废气浓度已达标,最小去除率至少要满足速率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