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1〜24题,每小题1分,25〜30题,每小题2分,共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有关5种生物之间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烟草花叶病毒②酵母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烟草A.①和②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B.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C.②③④⑤都具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D.②③都是需氧型生物,且都能有性生殖2.科学家从矿区硫化矿酸性坑水中分离出一种嗜酸细菌,该菌在有机物充足时,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长,在缺乏有机物时,可利用单质硫氧化产生的能量将CO2固定成自身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菌吸收现成有机物的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在富含有机物的酸性废水中该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该细菌能将CO2转化为有机物是由于细胞中含有某些光合色素D.矿区中的化学诱变因子可导致该菌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3.亳州“古井贡酒”生产发酵中需用到表芽浆,对萌发,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
在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橘黄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B.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C.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D.如果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那么加入双缩跟试剂,济液会呈紫色4.下列有关蛋白类的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而非数量B.酶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抗体蛋白只能在细胞内液中发挥作用C.生长激素出细胞需要载体的参与,体规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蛋白类激素可以起到信息分子的作用,破坏高尔基体可使浆细胞参与的免疫能力下降5.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B.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C.同一细胞中两种 RNA 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D.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6.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A.酵母菌细胞B.蛙的红细胞C.乳酸菌细胞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7.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内仅含有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构成的染色质B.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核孔不具有选择透过性C.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8.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索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索离子9.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B.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C.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D.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离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10.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遇双缩脲试剂可以显紫色B.在高倍镜下观察黑藻的装片,可观察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C.解离后的根尖分生区,在光镜下可观察到有丝分裂动态变化过程D.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通过观察澄淸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其呼吸方式11.在一定条件下某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有关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下线粒体产生的CO2一定全部扩散到叶绿体中被利用合成有机物B.光照下两者的[H]发生氧化反应时都释放能量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C.若突然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化合物ATP比C5先减少D.若突然停止CO2供应,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化合物ADP比C3先减少12.下列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线粒体中则会发生C6H12O6→C3→CO2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是双层膜结构,都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增加膜面积,且都与能量转换有关13.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无水乙醇进行绿叶中色素的分离B.叶绿素中色素能够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C.红光和紫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实验结果中得到的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索带为叶绿素a14.如图所示,哺乳动物机体中位于小肠绒毛基部的上皮细胞(a),不断增殖、分化形成吸收细胞(b)后向上迁移,补充小肠绒毛顶端凋亡的细胞(c)。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B.已分化的b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但仍具有全能性C.b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会增大,但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D.c细胞凋亡有利于吸收细胞更新,但不利于机体内部环境稳定15.下列关于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中的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细胞中DNA转录合成的mRNA完全不同B.两种细胞中DNA转录合成的mRNA完全相同C.两种细胞中用以转运氨基酸的tRNA完全不同D.两种细胞中转运同种氧基酸的tRNA可能不同16.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鈕逑中,不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内某些色素积累,比如脂褐素积累还会影响细胞内的信息交流B.衰老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比如酪氨酸醜活性降低,黑色素减少所以表现为白发C.衰老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降低,代谢变慢D.衰老细胞的细胞体积减小,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速率增大17.p53基因与肿瘤的形成有关,其表达产生p53蛋白,当DNA受到损伤,p53蛋白会阻止DNA复制,以提供足够的时间使损伤DNA修复,如果修复失败,p53蛋白会引发细胞凋亡,阻止细胞进行不正常的增殖。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B.p53基因突变后,就会引起细胞癌变C.癌细胞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是因为细胞中核糖体数量减少D.分化和衰老的细胞均不会发生癌变18.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及其研究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B.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C.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过程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条件之—19.下列关于某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考虎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X与Y染色体的分离B.都有细胞周期但细胞周期长短不一定相同C.进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细胞可能存在于同一种器官中D.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比较,染色体行为基本相同20.下列各选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独立性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C.Aa杂合子中含A基因的染色体缺失后,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D.基因发生交叉互换而染色体没有变化21.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亲本雌性果蜗的基因型是BbX R X r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C.长翅和残翅基因的差异主要是碱基排序不同D.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22.SP8噬菌体侵染枯草杆菌后,将产生的mRNA与分开的SP8—DNA的每条单链混合并进行核酸分子的杂交实验,检测发现mRNA只和其中一条富含嘌呤碱的重链形成杂交分子。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上述mRNA是在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的B.转录及上述核酸分子的杂交过程遵循相同的碱基配对原则C.上述mRNA是以DNA中富含嘌呤碱的重链为模板转录而来D.为检测核酸的杂交结果,可用放射性同位索标记细菌的DNA23.真核细胞中的Z蛋白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种双链RNA)可以导致Z蛋白的mRNA降解。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Z蛋白在有丝分裂前期大量合成B.Z蛋白的合成会受到siRNA的影响C.siRNA会缩短细胞周期,可用于肿瘤的治疗D.siRNA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不相等24.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聚合酶催化翻译过程B.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都能决定一个氨基酸C.多个核榑体可依次结合到一条mRNA上D.酵母菌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是间时进行的25.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常藏身于霉变的花生和玉米等种子中。
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下列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黄曲霉毒素会影晌人体的血糖调节功能B.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装配与核仁有关C.蛋白质在游离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在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加工D.—些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核糖体来治疗疾病,说明人和细菌的核糖体结构有区别26.为了探究溶液X、溶液Y、溶液Z三种液体的浓度大小关系,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两长颈漏斗的规格相同,起始时溶液X和溶液Y的液而均高出溶液Z的液面△hcm,最终△h2>△h1>△h。
已知三种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且不能透过半透膜。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起始时水分子可以进出半透膜,最终平衡时水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B.三种溶液最终的浓度大小关系是Y>Z>XC.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且能进行主动运输D.适当升高温度会使△h2、△h1升高27.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0B.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产生的[H]少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分解为乳酸D.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用于合成ATP2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球藻和蓝藻的光合色素均可吸收光能并用于叶绿体类栽体薄膜上的光反应B.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都能产生ATP和[H]C.在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同一时期D.动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29.以下选项中所涉及的相对性状均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哪个选项的结果不能说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高杆抗病个体自交子枝硅祆分离比为9:3:3:1B.红花同白花杂交,F1均为红花,F1自交,F2性状分离比红:白=9:7C.黄色圆粒(AaBb)个体同绿色皱粒个体交配,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 :1:1:1D.长翅白眼(Aabb)同残翅红眼(aaBb)个体交配,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1:1:130.某DNA分子含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的A:T:C:G=4:3:2:1,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有①该分子的形成一定是在细胞核内完成②该DNA分子碱基对中有氢键2 300个③由该链作为模板转录出的mRMA上C与G的数量占碱基总数的3/10④该分子的复制一定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⑤该分子最多能携带41000种遗传信息A.2项B.3项C.4项D.5项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9分)31.(8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思曼、兰迪·谢克曼以及德国科学家托马斯•祖德霍夫,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