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燃气公司站场工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xx燃气公司站场工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xx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站场工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编制单位:xx公司编制日期:二O一二年七月二十六日目录1 、工程概况 (2)2 、编制依据 (2)3 、现场人力计划 (3)4 、主要施工机具计划表 (3)5 、施工程序及技术要求 (4)6 、施工进度计划 (10)7 、质量保证措施 (10)8 、安全保证措施 (15)9 、交工验收 (20)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属于xx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管网运营部广源站场及金山站场内。

设计单位为中国市政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内容为接收Ф711来气,保证门站的安全运行,分别在广源及金山门站的汇气管后3路5.0MPa降至1.6MPa调压线路的调压器前增设过滤器6台。

改造范围的管道使用站场原有的管材,为《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6479-2000,材质为16Mn。

管件法兰采用带颈对焊钢制管法兰,法兰标准为ANSI B16.5,压力级别为ANSI ClaSS600,法兰密封面型式为突面(RF)。

垫片均为金属缠绕垫片,并配相应的双头螺栓和螺母。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本工程处于原正常使用的天燃气调压站内,为保障站内供气生产需求,对原使用中的2个门站6台过滤器在原有管道上切除相应的位置安装新增过滤器设备。

设备安装时需对与系统管道的进出口管道进行切割分离施工,故施工安全存在较大风险。

LNG为一种挥发性、易燃、易爆的气体介质,一旦发生爆燃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进行设备的拆卸与动火作业期间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和施工技术的防范措施,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因此施工前需经业主及使用部门协调,须将原有设备内及管道的LNG气体排放和采用氮气吹扫干净后并经确认才可进行改造施工。

2、编制依据2.1甲、乙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2.2xx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图纸2.3《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2.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2.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2.6《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2.7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11345-19892.8《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1~4730.6-20052.9本公司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QHSE)管理文件。

3、现场人力计划5、施工程序及技术要求5.1施工程序5.2施工准备5.2.1项目经理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及参加本工程的全体人员对工程的工艺特点、工期要求、质量要求、安全等进行详细技术交底。

5.2.2负责本系统施工管理工作的专业工程师会同现场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对本系统的关键点、质控点等认真对待,执行岗位责任制,使工程能顺利施工。

5.2.3落实施工现场、制作现场等用电以及检查机具设备完好情况;落实现场设备材料的运输通道以及和其他施工单位交叉施工时的场地占用分配情况。

5.3设备、管材到货验收5.3.1在设备材料到达现场后,由专业工程师、专职设备材料管理员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备制造供应单位的相关人员按下列项目进行清点、检查,并填写好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1)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2)设备、零部件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符合设计图纸要求;3)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4)设备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5)其他需要记录的情况。

5.3.2设备及其零、部件和专用工具,均应妥善保管,不得使其变形、损坏、锈蚀、错乱或丢失。

5.3.3管道组成件的检验1)管道组成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和产品合格证,无质量证明书和产品合格证的产品不得使用。

2)对照质量证明书,核对管材的炉批号,测量管材的主要参数:厚度和直径。

3)管道组成件在投入使用前要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应该符合下列要求:(1)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重皮等缺陷;(2)锈蚀、凹陷及其他机械损伤的深度,不超过产品相应标准允许的壁厚负偏差;(3)螺纹、密封面、坡口的加工精度及粗糙度达到设计要求或制造标准;(4)要有产品标识。

5.3.4螺栓、螺母的螺纹完整,无划痕、毛刺等缺陷;螺栓、螺母配合良好,无松动或卡塞现象。

5.4设备基础检查验收在土建单位完成设备基础施工并经相关人员验收合格交付移交给我方施工时,我方应对设备基础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

5.4.1设备就位前,应检查基础位置和几何尺寸,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保护完好;放置垫铁的表面凿平。

5.4.2埋设预留孔中的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脚螺栓在预留孔中垂直,无倾斜;2)地脚螺栓任一部分离孔壁的距离大于15mm,地脚螺栓底端不碰孔底;3)地脚螺栓上的油污和氧化皮等清楚干净,螺纹部分涂少量油脂;4)螺母和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匀紧密;5)拧紧螺母后,螺栓露出螺母,其露出的长度为螺栓直径的1/3~2/3;6)在预留孔中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拧紧地脚螺栓,各螺栓的拧紧力均匀。

5.5设备的安装5.5.1在基础复测完毕,符合上述要求后,将基础表面清理干净。

5.5.2有地脚螺栓的设备,在螺栓附近放置成对垫铁,垫铁的设置注意以下几点:1)每个地脚螺栓两旁设置一组垫铁(对于小型设备在地脚螺栓旁设置一组垫铁),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尽量靠近地脚螺栓;2)尽量减少单组垫铁的块数,每组垫铁不得多于5块,放置平垫铁时,最厚的放在下面,最薄的放在中间,设备找平后,垫铁组端面露出设备底面外缘长度为平垫铁10~30mm ,斜垫铁为10~50mm,伸入设备底座长度超过地脚螺栓的中心,斜垫铁叠合长度不应少于垫铁长度的2/3;3)设备调整合格后,在灌混凝土前,垫铁间应点焊固定。

5.5.3预留孔灌浆前,灌浆处要清洁干净;灌浆采用细碎石混凝土,其强度应比基础的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灌浆时要捣实,灌浆时不要使地脚螺栓倾斜从而影响设备安装的精度。

5.5.4设备安装1)设备及其辅助设备就位前,应对基础进行验收、划线和处理。

2)设备安装前,应划出纵、横向安装基准线和标高基准点。

5.5.5设备就位和校正1) 设备就位可采用起吊或拖拉滚动的方法,采用起吊法时要利用设备本体上的吊耳起吊,钢丝绳不能套在底座或支架上。

采用拖拉时,钢丝绳只能置于支架上,并避开燃烧器装置,最好由设备尾部拖拉。

2) 设备在基础上就位后,应调整设备中心线与基础的中心线相符合,允许偏差为±10mm。

5.6管道的加工管子切割前应移植原有标识,钢管采用砂轮机切割或氧乙炔火焰切割,切割时必须保证开料尺寸的正确和表面的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熔渣、氧化物、铁屑等。

切口端面倾斜偏差不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

5.7管道的焊接5.7.1为确保焊接质量,施焊前,管子坡口采用机械方法加工, 坡口型式为V型(如下图),对口时,要检查错边情况,其错边量不能大于壁厚的10%,且不超过1mm。

0~2mmV 型坡口5.7.2施焊前,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工按指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施焊。

焊工在合格的焊接项目内从事管道的焊接。

5.7.3焊材具有产品质量证明书。

焊条的药皮不得有脱落或明显裂纹。

焊丝在使用前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等。

焊条按焊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烘烤,在使用过程中用焊条保温筒保持干燥。

5.7.4管道的施焊环境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而未采取防护措施时,应该停止焊接作业。

1)焊焊接作业时,风速等于或大于8m/s;2)相对湿度大于90%;3)下雨天气。

5.7.5参照焊接工艺评定PQR112-SMAW-Ⅱ1-6、PQR128- GMAW-Ⅱ1-12及设计要求,制定焊接工艺卡指导施焊,管道对接焊缝采用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全部角焊缝采用全电焊,上述施焊中,母材为16Mn钢,焊条采用E5016。

打底焊宜采用采用氩弧焊HO8Mn2SiA。

5.7.6管道组对时,用手工或机械方法清理坡口内外表面,在坡口两侧20mm范围内不得有油漆、铁锈、毛刺、氧化皮及其他对焊接过程有害的物质。

管道加工前已经完成了底漆的,管口加工时应使用砂轮机在管口20mm打磨,清理油漆。

5.7.7管道的焊缝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管段上两对接焊口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时,不应小于150mm;当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2)焊缝距离弯管(不包括压制、热锥或中频弯管)起弯点不得小于100mm,且不得小于管子外径。

3)环焊缝距支、吊架净距不应小于50mm。

4)不宜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

5.7.8管道对接焊口的组对应做到内壁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2mm。

5.8管道的检验和检查5.9.1负责焊接工作的焊工应在焊接工作完成后,应进行焊缝的外观检查,项目质量工程师和专业工程师在检查焊接质量时,也应对焊缝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

焊接接头表面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允许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以及飞溅存在。

2)管道焊缝咬边深度不大于0.5mm,连续咬边长度不大于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不大于该焊缝全长的10%。

3)焊缝表面不得低于管道表面。

焊缝余高Δh≤1+0.2b,且不大于3mm。

(b为焊缝接头组对后坡口的最大宽度)a) 管道焊缝先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应进行100%超声波探伤和100%射线探伤,射线探伤按《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和《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1~4730.6-2005执行,Ⅱ级为合格。

超声波探伤按《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11345-1989和《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1~4730.6-2005执行。

Ⅰ级合格。

不能进行超声或射线探伤的部位焊缝,按《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进行渗透或磁粉探伤,无缺陷为合格。

5.9.2当抽样检验未发现需要返修的焊缝缺陷时,则该次抽样所代表的一批焊缝应认为全部合格;当抽样检验发现需要返修的焊缝缺陷时,除返修该焊缝外,还应采用原规定方法按下列规定进一步检验:1)每出现一道不合格的焊缝应再检验两道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批焊缝。

2)当这两道焊缝均合格时,可认为检验所代表的这一批焊缝合格。

3)当这两道焊缝又出现不合格时,每道不合格的焊缝应再检验两道该焊工的同一批焊缝。

4)当再次检验的焊缝均合格时,可认为检验所代表的这一批焊缝合格。

5)当再次检验又出现不合格时,应对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批焊缝全部进行检验。

5.9.3不合格的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