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一章无菌操作技术实践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不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B. 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1mlCR溶液后加入100ml培养基C. 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刚果红D. 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2.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 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 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D. 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相同3.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应选择下列固体培养基(仅列出了碳氮源)中的()A. 蛋白胨、柠檬酸铁铵B. 植物油、牛肉膏C. 植物油、硫酸铵D. 葡萄糖、蛋白胨4.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病毒的致病性是由衣壳决定的B.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都是二分裂C. 诱变育种可以达到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目的D. 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其自身生长繁殖所必需的5.下面与发酵工程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发酵罐中必须通入无菌空气B. 不经处理排放的废弃培养液是一种污染物C. 培育新菌种,可用于分解更多种类的有机污染物D. 发酵工程在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6.下列对月季花药培养的有关认识,错误的是()A. 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影响花药培养的成功率B. 选择花药时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C. 幼小植株形成前不需要光照D. 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可继续在原培养基中分化形成植株7.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选择培养时,应将锥形瓶固定在_____振荡培养一段时间,直到培养液变_ ___时为止.()A. 桌子上红色B. 温箱里产生透明圈C. 窗台上清澈D. 摇床上混浊8.“分离土壤中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实验,配制LB全营养培养基的目的是()A. 作为实验组,分离尿素分解菌B. 作为对照组,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C. 作为对照组,观察尿素分解菌在含有酚红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D. 作为对照,观察全营养条件下能生长的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目9.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下列关于培养基甲和乙是否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说法正确的是()A. 培养基甲能,培养基乙不能B. 培养基甲不能,培养基乙能C. 培养基甲和乙都能D. 培养基甲和乙都不能10.接种和培养花药时应注意的事项全对的一组是( ) ①不损伤花药②彻底去除花丝③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④花药开裂释放出的幼小植株会分别发育成单倍体,无需分开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1.下图表示利用划线分离法分离和纯化大肠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只需要在超净台中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B. 步骤②③使用的工具是接种环,接种前需在明火上烧红后冷却C. 步骤④恒温培养箱培养后的结果说明整个过程中蘸取菌液4次D. 该方法使单菌落更容易分开,但操作复杂些12.下列高中生物的实验中必须使用无菌水的是A. 将大肠杆菌培养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B. 破碎鸡血细胞获得含有DNA的滤液C. 配制培养大肠杆菌的固体培养基D. 冲洗葡萄榨取制作果酒的葡萄汁二、填空题13.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________ ,葡萄糖的生成量表示酶活性大小.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B、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2)在如表各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中,保温1小时.(4)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________ 试剂,摇匀后,进行沸水浴2分钟.(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实验结果:①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 .②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________ .③从解决能源问题的角度,开发这种纤维素酶的意义在于________ .14.研究人员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就如何从土壤中获得纤维素分解菌回答以下问题:(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________(2)若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________ 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操作时采用________ 灭菌的方法.(3)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等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________ 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第二种是在________ 时就加入刚果红.________ (填“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4)如果观察到产生________ 的菌落,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菌.为了确定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5)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菌种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A.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B.步骤③中,每次划线前后都需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C.步骤①中待倒入的培养基冷却后盖上培养皿的皿盖D.划线接种结束后,将图④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15.将醋酸菌突变体中与耐酸有关的ALDH基因导入优良醋酸菌中,选育出高发酵速率、耐酸的醋酸菌,用于果醋生产.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对含有ALDH基因的DNA与质粒用同种限制酶切割后,通过________ 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为获得耐酸的醋酸菌,用________ 法接种于含高浓度醋酸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将筛选________ 纯化的菌种用的方法长期保存.(2)图1表示温度尧乙醇浓度对该醋酸菌产酸量的影响.①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变为________ ,再将其转变为醋酸.②研究不同酒精浓度下的最高产酸量时,最好把温度控制为________ ℃,如温度过高,醋酸菌代谢缓慢甚至死亡,原因是________③酒精发酵后通过出料口检测酒精浓度,将发酵液中酒精浓度调节到________ 左右,才接种醋酸菌,较高的酒精浓度会使产酸量下降,不适宜接种,原因是________ .(3)为检测发酵过程中醋酸菌数量,将1mL发酵液稀释100倍后,分别取0.1mL稀释菌液均匀涂布在4个平板上曰经适当培养后,4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24、139、140、141,据此可得出每毫升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 个/mL.三、解答题16.如图是某细菌纯化培养过程中划线接种的培养结果.回答问题:(1)在________(填图中编号)区域出现了单个菌落,产生每个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是________个细菌.据图分析,在培养基上划线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用编号表示).(2)如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①若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自生固氮菌,该培养基应添加________,去除________.②若要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可用________法,若要鉴别尿素分解菌,可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四、综合题17.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问题.(1)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①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 .实验中的接种工具称为________ .②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表示有,“﹣”表示无).(注: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________ ;培养基乙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 .18.为获取可降解高盐度工业废水中有机物的耐盐菌,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制备含3%NaCl的固体培养基,以及含3%、5%和7%NaCl以高盐度工业废水中有机物为碳源的液体培养基;②将高盐度废水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于含3%Nacl的固体培养基,如图一.然后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形成的菌落特征;③将分离纯化后的菌株接种到试管固体斜面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适当时间,将该试管短期保藏待用;④取固体斜面上的菌株制成菌液,取等量菌液,分别加入到步骤①中制备的3组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35小时,定时取样统计活菌数目.测定结果如图二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培养基时,灭菌、添加NaCl溶液和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2)步骤②平板划线操作过程中,第一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第二次及之后的几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________.完成图一所示操作,至少需要灼烧接种环________次.(3)步骤④中统计活菌数目用________法,该方法统计的活菌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数值.直接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样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若每种浓度设3个重复实验,每次统计活菌数目时需要从________个培养瓶中取样.(4)由图二可知,该耐盐菌最适合处理含________ (浓度)NaCl的废水.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刚果红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需要洗去浮色,A错误;可以将刚果红与培养基分别灭菌,按一定的比例将刚果红加入到培养基中,然后倒平板,B错误;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C错误;到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