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城市停车位缺口调查及对策

国内城市停车位缺口调查及对策

国内城市停车位缺口调查及对策[导读]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激增的车辆数量远超出现有城市道路及停车场的最大负荷,开放造价昂贵的部分道路资源作为临时停车之用,成为国内各大城市通行的做法。

停车管理涉及、公安、建设……车水马龙,字面意思是道路上的马车来来往往像一条流动的河、活动的龙一样,一般用来形容市场的繁华景象,殊不知其中也涉及交通管理问题。

如今,车作为代步工具,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得力助手,有车一族逐年增多,每天上演“车水马龙”的盛况。

然而,人聚车聚,人散车散,人行车行,人堵车堵,尤其在人口高度聚集城市,出行难、停车难已成为当今制约城市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

道路停车管理发展历程《深圳特区咪表停车规划(2008年)》中,根据西方国家对停车管理的革新历程,总结了停车管理的五个发展阶段。

发生阶段:小汽车普及的初期。

上世纪50年代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小汽车千人拥有率仅为20辆以下,由于车辆较少,停车对动态交通干扰较小,因此普遍采取较为宽松的停车管理政策。

发展阶段:小汽车普及的中期。

上世纪50-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小汽车千人拥有率达到20-40辆,此时的交通规划与管理水平落后于交通的发展,导致中心区出现了严重停车问题,乱停乱放对动态交通造成严重干扰,行车速度下降,交通事故增加。

乱停车禁而不止的阶段。

上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严重的停车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心区停车控制政策,如提高收费水平、禁止路边停车,但由于当时的公交和轨道交通发展水平较低且停车供应不足,导致违章停车屡禁不止。

停车疏堵结合阶段:小汽车普及的中后期。

上世纪60-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小汽车千人拥有率达40-200辆,为了逐步引导市民减少使用小汽车,这些国家和城市大力发展公交和轨道交通,提高用车成本。

通过疏堵结合手段,停车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缓解。

限制小汽车阶段。

日本上世纪60年代初出台“拥车者自备车位”政策来限制小汽车的增长速度,并大力发展轨道和公交;到了80-90年代,轨道和公交已高度发达,绝大多数的通勤出行使用公共交通,此时路外停车泊位已基本能满足小汽车的停放需求。

目前,我国民用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汽车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汽车总量的15%。

北京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63辆私家车,广州、成都等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私家车超过40辆。

中国35个城市汽车超过百万辆,北京、成都、深圳等10个城市汽车超过200万辆。

从汽车的千人拥有率来看,我国许多城市理应达到限制小汽车阶段,但从停车管理水平、政策标准、信息化程度等软实力以及停车场配建、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等硬实力上来看,我国一、二线城市最多处于停车发展的第三、四阶段,三、四线城市因停车建设欠账太多,理应处于第二阶段。

主要城市路内停车管理现状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激增的车辆数量远超出现有城市道路及停车场的最大负荷,开放造价昂贵的部分道路资源作为临时停车之用,成为国内各大城市通行的做法。

停车管理涉及、公安、建设、规划、市政、城管、环保、物价、交警、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其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了各大城市的综合管理能力。

1、北京:缺口超过250万个截至10月底,北京市共有机动车561.3万辆,经营性停车场有6342个,停车位有171.3万个,非经营性停车位有111万个左右,机动车保有量与车位缺口量稳居全国首位。

为了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在2011年开始征收高额停车费。

停车费从一小时两元暴涨到一小时10元起步,计时单位也由30分钟调整为15分钟。

此外,还采取尾号限行、车辆限购等积极措施,但面对巨大的车位缺口,成效甚微。

目前,北京市正在完善停车管理政策和法规体系,为将停车管理办法上升为地方标准甚至是立法做准备。

在停车信息化建设方面,北京要在2014年年底前建立市内路侧占道停车位编号和动态管理系统,还将适时推出手机APP软件等,方便老百姓实时查询车位情况。

2、上海:缺口150万个上海是我国第一个对机动车进行限牌的城市,迄今已有20年历史。

2014年,上海车牌全年投放总量保持在10万张左右,每月每牌设置72600元的统一“警示价”仍供不应求。

然而,截至2014年9月底,上海市汽车保有总量为259.4万辆,与2000年底相比净增160万辆,可见其限牌力度有待加强。

截至2012年2月,上海中心城区停车泊位大约78万个,当年缺口比例为32%。

此后,官方再无相关确切统计数据发布。

2014年1月,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市交警总队发出《关于调整外环线以内机动车道路停车场设置的通知》,将开放外环以内共有971个道路停车场。

至此,上海市道路停车泊位总数达到35959个。

此举不难发现,上海正面临车位缺乏之痛。

根据该《通知》,道路停车场主要用于满足周边居民夜间、周末及节假日停放车辆的需求,以及为周边学校、医院提供时段性停放服务。

一般白天(7:30 - 19:30)停车按时计费,夜间(17:30 - 7:30)停车按次计费,为周边居民提供夜间及周六、周日、国定节假日停车服务的,可按月收费;根据具体情况,部分路段夜间按次收费的起始时间可提前到17:30或顺延至22:00。

此外,为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上海已建设了10个P+R停车场(库),共计3500多个泊位。

市民持公共交通卡在上述停车场停车并换乘轨道交通时,还可享受每天、每车次5 - 10元不等的换乘停车优惠价。

3、广州:缺口150万个目前,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50万辆,而市内各种停车泊位总计只有68万-75万个。

去年广州全市新增私家车15万辆,2014年以来更是以每天1000辆的速度快速增长,市内停车位缺口大约150万个。

2014年6月,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管理工作方案》,广州将全面推行咪表自动收费方式,建设全市统一的集企业、人员、泊位、信息动态管理,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电子收费及清分结算,基础数据存储、日常监督考核、公共服务信息发布等功能为一体的停车泊位管理系统,市民可上网查询监督。

据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广州市在册登记的经营性路内停车泊位3.5万个,其中咪表泊位约0.6万个,其他人工收费泊位约1.5万个。

4、深圳:缺口200万个2014年9月,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成都),车辆密度为480辆/公里,远超国际上270辆/公里的警戒线,高居全国之首。

但据深圳市交警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深圳停车位大概有99万个,缺口达到200万个。

今年7月8日,深圳中断了7年的路边停车收费重启。

市交委选择在全市车流量较大的四个试点片区(即竹子林、田贝、南山中心区、福田中心区)进行试点。

深圳开始启用路边临时停车管理系统,市民车主的充值、缴费均记录在严格严谨、稳定安全的清分结算系统中,利用财政专项专户进行结算。

所收资金将用于发展公共交通、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治理交通拥堵、交通科技创新等工作,具体收支情况将定期公开。

在试点基础上,原特区内罗湖、福田、南山及盐田4个行政区的259条道路共增设了12191个路边临时停车收费泊位;在原特区外的宝安、龙岗、龙华、光明新区、坪山新区以及大鹏新区等六个行政区拟新设路边泊位20767个。

5、南京:缺口150万个2014年10月,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私家车上牌量日均高达1000多辆,而南京市总停车泊位仅30万个(南京市停车设施管理中心2013年10月发布的数据),停车泊位缺口约150万个。

2014年年初,南京市在《2014年民生工作五十项实事》中提出今年要新增6万个停车泊位,其中新增路面停车泊位2万个。

2014年5月,市城管局宣布南京新增19592个路边停车泊位,全市目前总共3.2万个路边车位,将全部收费。

此外,南京主次干道机动车辆违法侵占道路处罚权由公安交管部门行使,背街小巷机动车违法侵占道路处罚权已经移交城管部门行使,城管执法队员拥有和交管执法人员一样的处罚权限。

据了解,从2012年2月1日起,南京开始执行新的停车收费标准。

根据新标准,道路停车泊位每15分钟计费,对于小型车来说,一级区域停车费最高3元,二级区域最高1.5元,三级区域0.5元。

计次停车场收费标准也有所提高,比如一级区域白天12元/次,夜间6元/次。

6、佛山:缺口100万个佛山有“骑在摩托车上的城市”的美誉。

自2006年实行“一户一摩”以来,佛山汽车保有量大幅攀升,摩托车数量则锐减。

截至2013年年底,佛山市汽车保有量达135.5万辆,但停车位不到35万个,停车位缺口上百万。

2014年3月,佛山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佛山市停车场管理办法》,佛山将坚持“用者自付”的市场化原则,从4月起逐步减少免费停车位。

目前,禅城区路边停车收费标准分为两类:A类路段按时收费,小车停放白天(8 - 21时)前15分钟免费,之后首小时内3元,超过1小时后每半小时2元,最高限价38元。

B类路段按次收费,白天小车6元/次,晚上(21时 - 8时)8元/次。

此次收费将按B类路段标准实施。

7、长沙:中心城区缺口50万个目前,长沙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70万辆,中心城区的机动车保有数超过100万辆,而目前中心城区的公共停车场为401个,提供的停车位仅有16万个,单位内配停车位30万个,停车场建设总量严重不足。

为解决市民停车难,长沙2014年新出台了《长沙市城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实施方案》,全市将在两年内建设130个公共停车场,规划在2020年前在长沙市内五区新增15万个公共停车位。

根据方案,长沙将采用商业中心腾地新建、窗口单位挖潜自建、老旧社区逐步增建、公共设施合理配建、开发楼宇足额配建、交通规划筹建等方式,推动城区停车场建设,今年将投放车位1.5万个,明后两年将分别达到2.2万个和3万个,通过三年时间基本解决老城区停车难问题。

与此同时,长沙将启动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联网管理,推广应用停车诱导系统,停车自动计时收费等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管理公共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8、济南:缺口60万个截至2014年3月底,济南机动车达到146.1万辆,其中市区汽车为81.6万辆,此外每天还有12万-15万辆外地车进入市区。

而济南的停车泊位只有38.38万个,其中配建停车泊位32.47万个,路外公共停车场泊位2.99万个,道路停车泊位2.92万个,停车泊位缺口逼近60万个。

从2013年5月起,济南市开始实施机动车停车差别收费,路内停车全部实现收费,城市主干道实现全面禁停。

根据2011年济南市物价部门出台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各区域类别停车收费标准拟为:以小型汽车白天停车为例,一类区域占道停车泊位6元/小时,露天停车场5元/小时,地下停车场4元/小时;二类区域占道停车泊位4元/小时,露天和地下停车场均为3元/小时;三类区域占道停车泊位2元/小时,露天和地下停车场均为2元/小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