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英文):纪录片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3、周学时/学分:2/24、授课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5、使用教材:《纪录片创作》,朱景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二、课程简介穿越历史,构沉记忆;只对现实,记录变迁;启迪智慧,引导思索。
“纪录片”,一个充满诱惑与魅力的名字。
纪录片是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反映和寻求社会变革、感悟人性与人生的载体。
《纪录片》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了解纪录片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从创作者的角度学习纪录片创作思想和实现手法,在作品赏析与讨论中了解纪录片的创意、拍摄的基本策略。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把握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新闻事业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和掌握新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路径,并对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有初步的、较完整的认识与了解。
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新闻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注重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闭卷考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等构成)六、正文第一章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的学习,让学生对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有初步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的概念。
难点是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电视纪录片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技巧误区。
第二章纪录片的演变及学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演变及学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研究中外纪录片创作观念演变,对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中外纪录片创作观念演变。
难点是“电影眼睛”理论和“英国纪录学派”。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的启蒙。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新闻纪录影片的兴起和纪录风格的开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世界纪录电影三巨匠(帕尔.罗伦兹,莱尼.里芬斯塔尔,尤里斯.伊文斯)的生平。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电影眼睛”理论和“英国纪录学派”第三章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教学时数4)教学目的:通过对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专题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演变过程,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特点和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程。
难点是专题片创作的理论,专题片创作的方法和步骤。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程。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思考。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专题片创作的理论。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专题片创作的方法和步骤。
第四章纪录片的艺术特性与审美特性(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艺术特性与审美特性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纪录片的本性在于视听形象纪实性,纪实之谓包含物质技术效果和人的主观认识双重作用。
具体表现为若干特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纪实本性与政论性,纪实本性与真实性,纪实本性与文献性。
难点是纪录片的审美功能和审美特征。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艺术特性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纪录片的审美特性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纪录片的审美功能和审美特征。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纪录片的纪实本性与政论性,纪实本性与真实性,纪实本性与文献性。
第五章纪录片的结构方式(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结构方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纪录片结构的定义在第一层面上包容了双重含意:一是指电视节目的外部结构;一是指电视节目的内部结构。
第二层面上又可以将内部结构细分为:叙事式结构;抒情式结构。
或者:传统式结构;非传统式结构。
或者:主观式叙述结构;客观式叙述结构;主客观交替式叙述结构等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电视纪录片的各种结构。
难点是绘圆法,设定中心线法,阶梯式递进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电视节目结构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电视节目的内、外部结构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纪录片的各种结构。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纪录片结构的绘圆法,设定中心线法,阶梯式递进法。
)4纪录片的前期创作(教学时数第六章.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前期创作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纪录片的前期创作包括策划选题、采访、搜集文字和形象资料、拍摄和录音等项工作,为后期编辑加工做好各种必要准备。
拍摄和录音是最重要的前期创作活动。
作品的风格样式,也必须在前期创作中确定和孕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纪录片创作的选题策划与前期采访。
难点是纪录片创作的采访与拍摄。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的前期创作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纪录片的风格样式必须在前期创作中确定。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纪录片的采访,拍摄,录音。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纪录片的选题策划与前期采访。
第七章纪录片的后期创作(教学时数4)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后期创作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纪录片的后期创作包括素材整理、编辑提纲、画面剪辑、配音、配乐、撰写解说词等项工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纪录片创作的后期编辑流程。
难点是纪录片后期编辑的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的后期创作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纪录片的后期创作的内容。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纪录片的后期创作的步骤。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纪录片的后期创作的方法。
第八章电视纪录片的界定与探讨(教学时数4)教学目的:通过对电视纪录片的界定与探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外学术界的专家对电视纪录片作过很多论述,但是由于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所以至今人们都不能为其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电视纪录片的几次界定。
难点是对电视纪录片的探讨。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电视纪录片界定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电视纪录片探讨的意义。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电视纪录片的几次界定。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电视纪录片进入了影视合流时代。
第九章电视纪录片与文化(教学时数3)教学目的:通过对电视纪录片与文化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电视纪录片不属于艺术和艺术品之列。
它也不因归属谁就身价上升,也不因不归属谁就身价降低,它具有自身存在的永恒价值。
它的艺术是发现的艺术、选择的艺术,它的价值在于通过纪录,真实地反映现实,而带给人们某种历史或现实的启迪。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电视纪录片中的民族文化特点。
难点是对电视纪录片创作手法的探讨。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电视纪录片与文化的关系。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电视纪录片中民族文化的意义。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电视纪录片的各种创作手法。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利用民族文化特点进行电视纪录片创作。
第十章电视纪录片的风格(教学时数3)教学目的:通过对电视纪录片的风格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世界纪录片创作领域相继出现的创作模式归纳起来有:说教型的“格里尔逊式”、直接型的“真实电影”、发现型的“访问谈话式”、参与型的“反射式”。
这些纪录片模式的发展趋向是叙事和表现方法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由说教性走向多义性,朝着纪实观念逐渐受到重视的方向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电视纪录片中的各种风格。
难点是对电视纪录片创作风格的运用。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电视纪录片风格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电视纪录片风格对于电视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性。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电视纪录片的各种风格。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中外电视纪录片创作风格的差异。
第十一章电视纪录片赏析(教学时数6)教学目的:通过对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实践,让学生全面实践电视纪录片的艺术创作技巧,并充分掌握相关创作设备的技术特点和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流程。
难点是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方法。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电视纪录片创作技巧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如何将电视纪录片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综合技巧。
七、参考文献1.《纪录片概论》,欧阳宏生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2.《纪录片编导与制作》,(美)Alan Roesnthal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3.《纪录片创作论纲》,钟大年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出版4.《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观照》,石屺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执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