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对比)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比较(一)两种成本计算法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1、完全成本法要求把全部成本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类。
2、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其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为变动成本;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与业务量变动的关系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样也要分解为变动和固定两部分。
(二)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1、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
即按下式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2、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全部由变动生产成本所构成。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
即按下式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3、例(P32):MH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A产品,为简化计算,假定不存在在产品。
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表A产品产销量和成本表项目金额元或数量件项目金额元或数量件本期生产量2000件直接人工4000元本期销售量1500件变动性制造费用3000元期初存货成本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元销售单价20元/件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1800元直接材料8000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1500元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
解: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单位:元项目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8000 8000直接人工4000 4000变动性制造费用3000 3000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 ――产品成本总额17000 15000单位产品成本8.5 7.5产品成本总额差额17000-15000=2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单位产品成本差额8.5-7.5=1.0(元/件)=2000元/2000件=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三)期间费用的构成内容不同1、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仅包含全部非生产成本。
即: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在变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3、例:沿用上例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期间费用。
解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期间费用单位:元项目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1800 1800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1500 1500期间费用3300 5300 (四)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不同1、理论上,无论是变动成本法还是完全成本法,销售成本都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求得,即: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①2、而在完全成本法下,由于单位产品成本中,既包括单位变动成本也包括单位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成反比例变动,因而本期销售成本既与销售量有关又与生产量有关。
所以在完全成本法下,当前后各期的生产量不相同时,其单位固定成本就会改变,所以本期销售成本应按照①式计算。
3、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不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因而①式可以改写成:本期销售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期初存货量+本期生产量-期末存货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3、显然两种方法下,由于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导致计入销售成本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不同,从而造成销售成本的金额产生差异。
4、例:沿用上例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销售成本。
解: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期间费用单位:元项目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期初存货成本0 0+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17000 15000-期末存货成本(2000-1500)×8.5(2000-1500)×7.5=本期销售成本12750 11250注:因期初没有存货,故差额为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元-1500元)×2000元/2000件=500元(五)期末存货成本的计算不同1、理论上,无论是变动成本法还是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都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求得,即: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2、在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3、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在计算当期损益时全部扣除,因而期末存货中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
即期末存货成本应按下式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单位变动成本×期末存货量4、但是由于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所以当本期存在期末存货时,本期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要在期末存货和本期销售存货之间分配,因此在完全成本法下,有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随着期末存货成本递延到下期,因而两种方法下计算期末存货成本的公式看似相同,但其内涵是不同的,因而计算出来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5、例:沿用上例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解:因期初没有存货在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8.5×(0+2000-1500)=4250(元)在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期末存货量=7.5×(0+2000-1500)=3750(元)差额:为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金额。
500件×2000元/2000件=500元(六)确定损益的程序和结果不同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区别不仅仅局限于成本方面,它们还会影响到营业利润的计量程序和计算结果。
在完全成本法模式下则必须按传统式利润确定程序计量营业利润;而在变动成本法模式下,只能按贡献式利润确定程序计量营业利润。
假定企业无其他业务,两种方法下计算经营损益的公式如下:3、例:沿用上例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损益表金额单位:元项目金额营业收入(1500×20)30000 减: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成本0+本期生产成本(2000×8.5)17000 -期末存货成本(500×8.5)4250 营业成本合计12750 销售毛利17250 减:期间费用(1800+1500)3300 营业利润13950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损益表金额单位:元项目金额营业收入(1500×20)30000减:变动成本变动性生产成本(1500×7.5)11250变动性非生产成本1800变动成本合计13050贡献毛益16950 减:固定成本固定性生产成本2000固定非性生产成本1500固定成本合计3500营业利润13450四、完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营业利润差异、成因及变动规律(一)完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营业利润差异(二)完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营业利润差异的成因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差异成因是存货成本是否包括固定性生产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
在变动成本法下生产成本(存货成本)中不包括固定性生产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固定性生产成本都计入当期损益;而在完全成本法下生产成本(存货成本)中包括固定性生产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生产成本随销售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期初存货、期末存货数量或单位存货固定性生产成本存在差异,则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损益必然存在差异。
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一是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货在当期销售后释放的固定性生产成本数额;二是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结转下期后从当期吸收的固定性生产成本数额;三是二者兼而有之。
3、例:沿用上例资料,分析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差异。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按变动成本法计算项目金额(元)项目金额(元)营业收入30000 营业收入30000 减:营业成本减:变动成本期初存货成本0 变动性生产成本11250+本期生产成本17000 变动性非生产成本1800-期末存货成本4250 变动成本合计13050营业成本合计12750 贡献毛益16950销售毛利17250 减:固定成本减:期间费用3300 固定性生产成本2000固定非性生产成本1500固定成本合计3500营业利润13950 营业利润13450营业利润差额13950-13450=500或,500×2000/2000-0=500(三)完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营业利润差异的变动规律1、完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营业利润差异变动的一般规律差异=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1)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转移(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等于期初存货带入(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那么,按两种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必然相等。
即:营业利润的差额等于零;(2)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转移(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带入(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那么,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一定大于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即:营业利润差额必然大于零;(3)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转移(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小于期初存货带入(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那么,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一定小于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即:营业利润差额必然小于零。
2、完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营业利润差异变动的特殊规律从上计算式可见:差异受期初存货量、本期生产量、本期销售量、期初单位存货固定性生产成本和期末单位存货固定性生产成本五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1)当期末存货量与期初存货量均为零时,亦即产销绝对平衡,营业利润差异等于零,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差异必然相等。
(2)当期初存货量为零,而期末存货量不为零时,即产量大于销量,则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差异为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结转下期后从当期吸收的固定性生产成本数额,营业利润差异大于零,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必然大于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3)当期末存货量为零,而期初存货量不为零时,即产量小于销量,则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差异为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生产成本数额,营业利润差异小于零,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必然小于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4)当期末存货量和期初存货量均不为零,当期与前期固定性生产成本和产量均不变,即前、后期单位存货固定性生产成本相等,则:可见,当期末存货量和期初存货量均不为零,当期与前期固定性生产成本和产量均不变,即前、后期单位存货固定性生产成本相等时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取决于期末存货与期初存货量的数量关系(产销平衡关系),根据公式可得如下规律:①当期末存货量和期初存货量相等(即产销相对平衡)时,营业利润差额为零,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差异必然相等;②当期末存货量>期初存货量(即产>销)时,营业利润差额>零,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③当期末存货量<期初存货量(即产<销)时,营业利润差额<零,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