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第二章成本特性和变动成本法(2012-2-30整理后)

管理会计-第二章成本特性和变动成本法(2012-2-30整理后)

历史数据
300
回归直线
400
500
第四节 边际贡献
一、定义: 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额
二、公式: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M = SuX - VuX =固定成本+利润 = F + P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位-单位变动成本 m = Su - Vu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 =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收入总额 销售单价 V’ = V = Vu S Su 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总额 = 变动边际贡献 销售收入总额 销售单价 =1-变动成本率 M’ = M = m =1-V’ S Su 结论:在相关范围内,边际贡献越大,利润越大。 边际贡献是一种盈利指标,但它并不是企业的最 终利润。
散布图法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F (X2, Y2) (300, 2250)
(X1, Y1) (100, 1000)
(Y2-Y1) V (X2-X1)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散布图法的应用
V=(Y2- Y1 )/ (X2- X1 ) =(2250-1000)/(300-100) = 6.25(元) ∵Y=F+VX ∴F= Y2- VX2 =2250-6.25×300 =375 (元) 成本方程式 Y=375+6.25X 比较: 散布图法与高低点法的区别
(X2, Y2)or (500,
500
600
高低点法的应用:
V=(Y2- Y1 )/ (X2- X1 ) =(3750-1000)/(500-100) = 6.875(元) ∵Y=F+VX ∴F= Y2- VX2 =3750-6.875×500 =312.5 (元) 成本方程式: Y=312.5+6.875X
第一节 成本及其分类
一、成本概念: 理论成本 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 w=c+v+m – 成本价格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资本,即 • 商品价值中的C+V – 关键点:剩余价值m由活劳动所创造 西方经济学家的成本观点 – 成本是资源的一种损失,是为获取某物而必须付出的牺牲 (代价)。
• 成本概念:应用成本 – 是指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为了一定的目的而有 意放弃的,用货币表现的价值牺牲及其补偿价值。 – (引自《成本论》林万祥,中国财经出版社)
研究成本会计首先要从成本开始, 从成本的定义和分类开始。
• 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 永恒的主题。
• 管理会计起源于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成本 观念是管理会计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观念 之一。 • 成本不仅仅是指产品制造成本,也不仅仅 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支出,它是一 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是全面成本的概念。
混合成本 4)成本按照可控性分类 可控成本 不可控成本
第二节 成本特性
一、定义
成本总额与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生产量、销售量、业务量
二、分类
固定成本(Fixed costs) 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的成本。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s) 总额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混合成本 (Mixed costs) 既包含固定成本,又包含变动成本的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只与会计期间发生 关系,跟期间配比. 防止企业盲目生产,真实反映 企业利润.
四.损益表
全部成本法:
销售收入-销售生产成本=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非生产成本=税前利润
全部成本法
销售收入
减:销售生产成本 销售毛利 减:期间成本(全部成本法的) 税前利润
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税前利润
• 利润:4500—720—1080=2700万
(三)混合成本
1.定义 成本总额随数量变动,但不是正比例变动。
2.分类 1)半变动 2)半固定 3)延期混合成本 4)曲线
第三节 混合成本及其分解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 合同检查法 • 技术估算法 • 历史成本分析法
历史成本法
高低 点
散布 图法
回归 直线法
高低点法
• 基本原理(1)取点 • 取数量的高点和低点 • (2)求 B • B= 成本/ 数量 • (3)代入高点或低点
高低点法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F 0 100 200 300
(X1, Y1)or (100, 1000) V (X2-X1)
二,定义:
1.全部成本法(财务会计)
全部成本法又称为吸收成本法,它是指将一 定期间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而耗用的所有直 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全部制造费用都计入产品 成本中去的一种方法. 2.变动成本(管理会计)
变动成本法又叫直接成本法,它是指只将生 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 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中去的一种 方法.
代入公式: nxy-x y 5 3900000 1500 10750 b= 6.75 2 2 2 nx -(x) 5 550000 1500 10750 1500 a= -6.75 125 5 5
估计的回归方程:=125 6.75x y
回归分析法
4,000.00 3,500.00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100 200
回归分析法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F V (X1, Y1) (X2, Y2) (X3, Y3)
(X5, Y5)
(X4, Y4)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回归分析法的应用
X 100 200 300 400 500 1,500 ∑X Y 1,000 1,250 2,250 2,500 3,750 10,750 ∑Y XY 100,000 250,000 675,000 1,000,000 1,875,000 3,900,000 ∑XY XX 10,000 40,000 90,000 160,000 250,000 550,000 ∑XX
变动成本法(方式一)
销售收入 减:全部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税前利润:
变动成本法(方式二) 销售收入 减:变动生产成本 营业边际贡献 减:期间成本(变动成本法的) 税前利润
在损益表上可以比较两种成本法得出的不同 结果:
1.在产销平衡时: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罚计算出的营 业利润相等.
1、找到替代材料 2、增加劳动生产率
课堂作业题
• 某工厂设计的生产能力是2万台照相机。本 年度产销3000台,每台照相机的成本为 3000元,其中,固定成本为2400元,变动 成本为600元。 • 如果下年度产销达到生产能力的90%,每台 相机的销售单价为2500元,问:此时的利 润为多少元?
• 收益: 2500×2万×90%=4500万 • 固定成本总额:2400×3000=720万 • 变动成本总额: 600×2万×90%=1080万
相关范围 在一定时期范围 在一定数量范围
相关范围的理解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0
b=5 b=4
b=6
相关范围
4、图示
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 单位固定成本 成本
0
业务量
0
业务量
二、分类
1)财务会计对成本的划分,按职能——生产过程与成本的关系 直接材料
制造成本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为了归结制造费用和简化核算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非制造费用
2)成本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划分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3)管理会计对成本的分类按照习性分类——按与业务量
的关系的依存关系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一,问题引出:
• 两厂长分别承包工厂 2005年 王厂长 期初 0件 生产 10000件 销售 10000件 单价 8元/件 单位变动成本 2元/件 固定成本总额 24000元
李厂长 0件 24000件 8000件 8元/件 2元/件 24000元
• 由上表可以看出,王厂长所承包的工厂获利多 但是根据利润表计算得: 王厂长 李厂长 收入: 80000元 64000元 减-销售成本: 44000元 8000*2+24000 *8000/24000 税前利润: 36000元 40000元 由此看来,根据利润表所获结果不合理
第二章 成本特性和变动成本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成本及其分类 成本特性 混合成本及其分解 边际贡献 变动成本法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 重点掌握成本的主要类型,固定成本,变动 成本,混合成本的含义、特点、内容,进一步 分类,降低途径、项目、相关范围,成本性态 分析目的与方法,各种决策成本的定义; 重点掌握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前提,尤其是 变动成本法损益计算方法程序,变动成本法与 完全成本法在成本和收益确定上的区别; 一般掌握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损益,计算变 动规律和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2、举例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3、特点 (1)变动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 (2)单位变动成本是固定的,它一般不会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 (3)变动成本的正比例变动性具有一定的相关范围。
4、图示
成本 变动成本总额
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0
业务量
0
业务量
思考: 怎样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合理方法:
S、V、F、P、 M 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