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电工技术复习题答案

电子电工技术复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有__电源_、_负载_和_导线_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_转换_、_传输_和分配;对电信号进行_处理_和_传递_。

2、如图1所示,L为“6V 3W”灯泡,AB间电压为9伏特,当L正常发光时灯泡两端电压为__6_伏特;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__0.5_安培;所串联的电阻R的电阻值为__6__欧姆。

图1 图23、如图2所示,已知U AB =14V,U CD =10V,若以D点为电位参考点,V B = 6V,则V A=__20_V,V C=__10__V,电压U AC =__10__V,U BD =__6__V。

4、根据控制量和被控制量的不同, 受控源可以分为__VCVS__、__ VCCS_____、__ CCCS __和__ CCVS _四种类型。

5、已知一正弦交流电压)⨯=t+u V,则该电压的最大值U m62830sin(1002︒ϕ=_300_。

=____V,有效值U =_100_V,频率f =_100_Hz,初相位u6、电阻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伏安)关系可表示为;电感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电容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_。

∠-︒∠︒∠︒∠-︒∠︒38090,380150,2200,220120,2201207、三相电源绕组星形联结时,已知线电压)30sin(2380︒+=t u UV ωV,则线电压VW U 。

=_____V ,WU U 。

=_____V ,相电压U U 。

=______V ,V U 。

=______V ,W U 。

=______V 。

8、电路有 通路 、__开路__和__短路__三种工作状态。

当电路中电流0R U I S =、端电压U =0时,此种状态称作__短路__,这种情况下电源产生的功率全部消耗在 _内阻_上。

9、电阻R 1和R 2组成串联电路,已知R 1:R 2=1:2,则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为I 1:I 2=_1:1_,两电阻上电压之比为U 1:U 2=_1:2_,功率消耗之比P 1:P 2=_1:2_。

10、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_最大值__ ;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_电角频率ω__;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__初相__。

三者称为正弦量的__三要素__。

11、电阻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表示为__;电感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电容元件上任一瞬间的电压电流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

由上述三个关系式可得,__电阻__元件为即时元件;__电感__和__电容__元件为动态元件。

12、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感抗X L 与电感量L 成__正 比,与电源频率f 成___正__比,容抗X C 与电容量C 成__反__比,与电源频率f 成__反__比。

13、在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 ,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那么电路的阻抗为__50Ω__,该电路为__容性__性电路。

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_750W _,吸收的无功功率又为_1000var 。

14、三相电源绕组星形联结时,已知线电压)30sin(2380︒+=t u UV ωV,则线电压VWU 。

=____V ,相电压U U 。

=____V ,V U 。

=____V ,W U 。

=___V 。

二、选择题(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选对一个选项得2分,共30分) ( C )1、一根长度为L ,截面积为S 的长直导线,当长度增加一倍,截面积减小一半时,其电阻值为原来电阻值的多少倍?A 、 2B 、 3C 、 4D 、 4.5( C )2、在纯电感交流电路中,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 L u i X =B 、 L U I X =。

C 、 dt di L u = D 、 L I U ω= ( A )3、三个电阻R 1>R 2>R 3,串联接到交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最大的是?A 、 R 1B 、 R 2C 、 R 3D 、同样大( B )4、如图3所示,电流I 与电动势U S 的关系是I = ?A 、RU S B 、R R U S +0 C 、0R U S D 、R U R U S S +0图3 图4( C )5、只有在线性元件组成的电路中才适用的定理或定律是?A 、KCL 定律B 、 KVL 定律C 、叠加定理D 、戴维宁定理( B )6、有“220V 、100W ”“220V 、25W ”白炽灯两盏,串联后接入220V 交流电源,其亮度情况是?A 、100W 灯泡最亮B 、25W 灯泡最亮C 、两只灯泡一样亮D 、不确定 ( C )7、如图4所示为一正弦交流电路的一部分,电流表A 的读数是5A ,电流表1A 的读数是4A ,则电路中电流表2A 的读数是?A 、4AB 、1AC 、3AD 、0A( A )8、两个同频率正弦交流电流i 1、i 2的有效值各为40A 和30 A 。

当i 1+i 2的有效值为70A 时,i 1、与i 2的相位差是?A 、 0°B 、180°C 、90°D 、不确定( C )9、电流A t i )45sin(221︒-=ω,通过R =2Ω的电阻时,消耗的功率是?A 、16WB 、25WC 、8WD 、32W( A )10、加在感抗X L =100Ω的纯电感线圈两端的电压V t u )30sin(200︒+=ω,则通过它的电流是?A 、A t i L )60sin(2︒-=ωB 、A t i L )60sin(20︒-=ωC 、A t i L )30sin(20︒+=ωD 、A t i L )30sin(2︒+=ω( A )11、纯电容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 C )12、单相交流电路中,若Z=(6+8j)Ω,则该电路的功率因数为?A 、 0.3B 、 0.4C 、0.6D 、 0.8( C )13、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中,若电源线电压最大值是380伏,则负载相电压的有效值为?A 、 380VB 、CV D( B )14、三相负载不对称时应采用的供电方式为?A 、星形联结并在中性线上加装保险丝B 、星形联结并加装中性线C 、星形联结D 、星形联结并在中性线上加装开关 ( C )15、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已知作星形联接的三相负载中U 相为纯电阻,V 相为纯电感,W 相为纯电容,通过三相负载的电流均为10安培,则中线电流为?A 、30安B 、10安C 、7.32安D 、不确定( A )16、图1所示电路中电压U ab 等于?A 、-10VB 、2VC 、10VD 、1Vb 10ΩI=1Ab10Ωa 10ΩI=1A I=-1A+_b I=-2A U S =10V a I S =-2AU=10V 图1 图2 ( A )( B )17、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是?且功率如何?A 、a 指向bB 、b 指向aC 、吸收D 、释放( A )18、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 Ω、2.5W ”,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A 、50MaB 、2.5mAC 、250mAD 、25 mA( D )19、一个电热器,接在10V 的直流电源上,产生的功率为P 。

把它改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使其产生的功率为P /2,则正弦交流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A 、7.07V ;B 、5V ;C 、14V ;D 、10V 。

( C )20、正弦交流电压任意时刻的电角度被称为该正弦量的?A 、初相角B 、相位差C 、相位角D 、角频率 ( C )21、若A t i )30sin(101︒+=ω,A t i )10sin(202︒-=ω。

则i 1的相位比i 2超前?A 、20°B 、-20°C 、40°D 、不确定 ( C )22、纯电容正弦交流电路中,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 C u i X =B 、C U I X =。

C 、 dt du C i = D 、 C U I ω= ( B )23、正弦电流通过电感元件时,下列关系中错误的是?A 、m m LI U ω=B 、Li u L ω=C 、I U Q L L =D 、IU L ω=( C )24、电阻和电感的串联电路中,已知R = 40Ω,X L =30Ω,则该电路的功率因数是?A 、 34B 、 35C 、 45D 、 不确定 ( A )25、感抗为X L =100Ω的纯电感线圈两端的电压V t u )30sin(200︒+=ω,则通过它的电流是?A 、A t i L )60sin(2︒-=ωB 、A t i L )60sin(20︒-=ωC 、A t i L )30sin(20︒+=ωD 、A t i L )30sin(2︒+=ω( B )26、在RL 串联电路中,U R =16V ,U L =12V ,则总电压为?A 、28VB 、20VC 、2VD 、4V( A )27、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是表征该电路的?A 、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乘积B 、平均功率C 、瞬时功率最大值D 、电压瞬时值与电流瞬时值乘积( A )13、在三相对称负载有功功率的公式ϕcos 3UI P =中,功率因数角是指?A、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B、线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C、相电压与线电流的相位差D、线电压与线电流的相位差( C )28、对称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上,每相负载连接相同功率的灯泡(正常发光),当中性线断开时,将会出现?A、三个灯泡都变暗B、三个灯泡都因过亮而烧坏C、仍然能正常发光D、不确定三、分析与计算题(第1题10分、第2题15分、第3题15分,共4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