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肩关节周围炎针灸治疗PPT课件

肩关节周围炎针灸治疗PPT课件


体征 外形:肩关节形态 压痛点:肩关节周围均有广泛性压痛,
肩前、肩后、肩峰下、三角肌止点处,肱二头肌 长头肌腱部均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功能障碍:患者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旋内及旋 外运动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尤以上举、旋内后弯摸 背障碍明显。 肌肉萎缩:病情较久者,患肩肌肉萎缩、僵硬,肩峰 突起。肌肉萎缩以三角肌、冈上肌尤为明显。 外展扛肩现象
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 粘连
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12
.
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特点
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常发生在 单侧肩部
临床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肌肉萎缩 为主要特征。
13
.
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表现
中年后发病,起病缓慢。多数患者有肩关节劳损史, 少数可因感受风寒而急性发作。
初起感患肩经常性酸楚疼痛,局部怕冷,有僵滞感, 肩关节不灵活,甚者害怕活动。
肩部疼痛,多数为钝痛,日轻夜重,肩部动作过大时 则剧烈疼痛。疼痛可累及整个肩部,可向上臂及颈背 部放散。
活动受限,呈进行性加重,早期因疼痛所致,中后期 因粘连所致。可影响穿脱衣服、梳头、洗脸、叉腰等 动作。
14
.
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表现
.
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
人到中年以后,形体气血渐衰,骨节松弛,复感风寒 湿邪,致使肩部气血凝滞,筋失濡养,筋脉拘急
– 气血不足:年老体虚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精亏,气血不 足,筋失所养,血虚生痛。久之,则筋脉拘急而不用。
– 外感风寒湿邪:久居湿地,风雨露宿,夜寐露肩当风,以致 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在脉则血凝而不流,脉络拘急而疼 痛。寒湿之邪淫溢于肌肉则屈而不伸,痿而不用。
它可对肩关节起 稳定作用。
小圆肌腱
5
肩峰下囊
冈上肌腱
盂肱上韧带
盂肱中韧带 肩胛下肌腱 盂肱下韧带
.
6
.
7
.
8
.
9
.
滑囊
10
.
肩关节的运动生理
运动生理 肩关节各向活动的生理范围
11
.
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
本病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 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
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 力是主要的病因
21
.
针灸取穴
近端取穴:肩髃,肩贞,肩髎,臂臑、阿是穴 远端取穴:条口透承山 辨证取穴:风寒湿痹:曲池、外关,合谷。气
滞血瘀:合谷、三阴交、阳陵泉。气血亏虚: 足三里,气海,三阴交 辨病取穴:天宗,秉风
22
.
手太阳小肠经
肩贞,臑俞(臂内收, 腋后纹头直上,肩胛 冈下缘凹陷中 ,不 宜向胸侧深刺),天 宗,秉风,肩外俞 (在第一胸椎棘突下 旁开3寸 )
15
.
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表现
理化检查 X 线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有的可见肩峰、
大结节骨质稀疏,或肌腱、韧带不同程度的钙 化现象。 肩关节造影检查:可见肩关节囊收缩,关节囊 下部皱褶变小或消失。
16
.
肩关节周围炎的分期
炎症期:局部渗出,充血水肿明显,局部张力增加, 刺激神经末梢而疼痛剧烈,其功能障碍以主动活动受 限明显,被动活动则不明显为主。
粘连期: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广泛性粘连导致活动功 能障碍,此期疼痛明显减轻,而关节活动主动和被动 均受限。
肌肉萎缩期:粘连日久,因关节功能障碍出现废用性 肌萎缩,尤以三角肌、冈上肌萎缩明显,萎缩的程度 与病程时间的长短有关。
17
.
Hale Waihona Puke 鉴别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抗阻力屈肘及前臂旋后时,肱二 头肌长头腱处疼痛剧烈
27
.
押手
押手的作用——
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肤, 使针能准确地刺中腧穴, 另外可夹持针身,以助刺 手进针,使长针针身有所 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
3
.
肩关节周围炎的解剖结构
包括胸锁关节、肩锁关 节、肩胛胸关节、盂肱 关节
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 关节。
盂肱关节由肱骨头与肩 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 典型的球窝关节。
关节盂小而浅,边缘附 有盂唇
关节囊薄而松弛
4
.
肩袖
冈上肌、冈下肌、 小圆肌及肩胛下 肌的肌腱在肩关 节囊的上、后和 前方形成腱板, 并与关节囊愈着 冈下肌腱
– 外伤筋骨:跌扑闪挫,筋脉受损,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不 通则通。久之,筋脉失养,拘急不用。
20
.
中医分型
风寒湿痹证:肩部酸痛,遇寒痛增,得温痛减, 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质淡,苔薄白 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气血瘀滞证:肩部疼痛拒按,夜间为甚。舌质 暗或有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气血亏虚证: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 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 舌质淡,苔少或白,脉细弱或沉。
肩峰撞击综合征:肩部撞击试验阳性。肩峰下滑囊注 射
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上臂外展受限,压痛点位于肱 骨大结节,疼痛弧
肩袖损伤:坠臂试验(上肢完全上举,双侧同时坠落 时,上肢突然无力坠落感,同时感觉疼痛。局麻后, 上肢被动外展90°,能维持体位者较轻,不能维持者 肩袖损伤严重),碘油造影
18
.
19
肩关节周围炎的针灸治疗
1
.
肩关节周围炎概论
定义:肩关节周围炎是指 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 织损伤、退变、风寒湿侵 袭等因素而引起的一种慢 性非特异性炎症
人体特定年龄段,多种肩 关节疾病合并出现的综合 疾病
2
.
肩关节解剖
解剖生理
肩关节的组成 盂肱关节的特点
运动生理
肩关节各向活动的生理范围
后溪
23
.
手阳明大肠经
肩髃,巨骨(当锁骨肩峰端与 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不可深 刺,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 臂臑(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 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 池穴上七寸 )
曲池,手三里(当阳溪与曲池 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
合谷
24
.
手少阳三焦经
肩髎,臑会(当肘尖 与肩髎的连线上,肩 髎穴下3寸,三角肌的 后下缘 )
中渚(在手背,第四、 五掌骨小头后缘之间 凹陷中 )、外关
25
.
二、针刺练习
进针
针刺操作,一般将持针的手称为“ 刺手 ” 按压穴位局部的手称为“ 押手 ” 临床施术时,一般是右手持针,左手按压,
故称: 右手为刺手, 左手为押(压)手。
26
.
刺手
刺手的作用——掌握毫针 刺手持针的姿势——
以拇、食、中指三指夹持 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 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 快速透入皮肤,再行捻转, 刺向深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