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综述论文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综述论文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综述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和功能要求的不断增加,施工设备也要求更加的先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与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适应这种变化要求,高层建筑结构的造型、功能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也应当有所突破,这就需要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高层建筑施工已成为建设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具有技术难度大、类型多和技术体系复杂等特点,施工技术的良好实施不仅能保证高层建筑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的顺利达成,更能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进而推动高层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1深基坑支护
深基坑采用大放坡开挖不失为一种经济安全的施工方法,随着基本建设的发展和施工现场的条件变化,护壁桩、内支撑、土钉墙和预应力锚杆应运而生。

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劈裂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止水措施得到长足发展,在城市中心区场地狭小、周边地下环境复杂时,还应用了地下连续墙和逆作法施工。

2基础工程
高层建筑对地基处理要求不仅须达到设计承载力,而且还要保证基础具有一定的埋置深度。

桩基的选型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上
部结构类型、荷载特征、施工条件与环境和检测条件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可行、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3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一般约占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造价的25%,但劳动量却占到35%,工期占到50%~60%,对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施工质量和降低施工成本具有较大的影响。

高层建筑的模板利用率一般比多层建筑要高一些,特别是标准层,只需做局部修补,逐步更换,就能够做到重复周转利用。

小钢模虽然可周转使用次数多,但劳动强度大,高处作业安全性要求高,“以钢代木”的产业政策已逐步淡出了施工现场。

木模的灵活性更适用于施工现场的需求,特别是随着我国胶合板工业的迅速发展,使用多层木胶合板作模板面板日益增多,其优点是自重轻,投资少,可减少模板拼缝,效率高,混凝土成型质量好。

后来又出现了竹胶合板,由于受资源限制、质地坚硬、不利于定钉等原因,未能得到更普遍的推广。

4混凝土施工技术
(1)生产。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般为现场搅拌混凝土,采用的是半自动配料机,目前,大中城市都已逐步限制或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推广便于质量控制、性能稳定的预拌混凝土,现场的文明施工条件得到改善。

(2)运输。

泵送混凝土的设备和施工工艺已非常成熟,过去那种车轮滚滚、人海战术、快速井架等劳动强度大的混凝土运输方式已成为历史。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底板、结构转换层等部位,对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有较高
的要求,采取优化配合比、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改善约束条件、削弱温度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等措施已形成共识。

(4)高性能混凝土。

基于耐久性要求的防水混凝土、纤维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已逐步得到推广应用,高空免振捣钢管混凝土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扩展度和流速等工作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已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而钢结构又在耐火性、维护、造价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层结构采用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由于在钢筋混凝土中增加了型钢,型钢以其固有的特点,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延性,型钢、钢筋、混凝土三位一体的型钢混凝土结构具备了比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具有防火性能好、结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好、节省钢材的优点。

目前,国内高层建筑工程都是有针对性地在需要发挥型钢混凝土特点的部位采用型钢,如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支层中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柱;在跨度较大的框架结构中采用型钢混凝土梁;根据受力要求,在一般剪力墙和筒体中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

6垂直运输
高层建筑施工期间垂直运输的特点是行程高、运输量大、运流密集、组织指挥工作繁重、劳动安全防护问题突出。

因此,合理选
择、配备垂直运输机械是保证高层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

常用的运输机械有:塔式起重机、井架式起重机、垂直运输塔架、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布料杆、施工电梯等。

20世纪90年代前,常选用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井架式起重机的配备模式,随着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和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施工垂直运输的配备主要为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混凝土输送泵的模式。

其特点是可一次性连续完成混凝土的垂直和水平运输,通常还配备布料杆,将混凝土定点、定位、定量地输送到位,同时还应根据工程的特点,选择上回转自升塔式起重机或内爬塔式起重机。

7脚手架工程
脚手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是保证作业安全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具。

它的主要使用功能有:保证上架人员安全地进行施工作业,防止人员和物料从架上坠落,防护作业人员不受外来作用的伤害,兼作上下楼层的辅助交通通道。

落地式脚手架的最大搭设高度一般都不得超过50 m,要满足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须从建筑物向外挑出型钢架,实现脚手架的分段搭设。

型钢梁的形式主要有:用工字钢或槽钢作为挑梁、以型钢为托梁;用钢丝绳为吊杆组成上挂式支承架、以型钢为托梁;用钢管或角钢为斜撑组成下撑式或三角形桁架结构的支撑架。

目前常用工字钢作悬挑梁,再用钢丝绳吊杆作为安全储备,验算时要求型钢和钢丝绳各自按照静定结构验算,都要保证安全可靠。

当搭设高度超过40 m时,还要防止风涡
流作用,应采用钢丝绳反拉和连墙措施,预防上升风涡流作用力对架体的破坏。

8施工测量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有抄平放线、轴线投测、平而控制、层高传递和变形观测等工作。

传统的吊线坠、内吊外挂、水准仪抄平、经纬仪投测、钢卷尺引测已不能满足施工现场环境因素、气候变化、施工进度及高层建筑复杂平而的测量精度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测量软件的开发,测量设备的不断更新,精密水准仪、电子经纬仪、激光铅垂仪、光电测距仪、全站仪等的应用,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速度、精度、空间定位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现代高层建筑的立面造型丰富多彩,不论建筑立面造型如何扭曲、旋转、舒展、飘逸,测量工程师都能将弧形曲面上的控制点在二维空间上准确地给予定位。

9外墙装饰
高层建筑裙楼是人流最集中的部位,用户常依靠不同的装饰风格来表现其功能和标志特征,因此该部位外墙的装饰是最多样化和个性化的。

高层住宅楼的阳台、遮阳板、雨篷、挑板等构件是造就立面丰富多彩、有序变幻的要素,其外墙装饰一般常以涂饰和饰面砖为主。

而不易清洗、容易积灰的水刷石、斩假石和干粘石已极少应用在高层建筑外墙的大面装饰上。

为了预防外墙涂饰面出现龟裂和渗漏现象,在不同材料交界处都要铺钉钢丝网。

饰面砖工程的质量控制已从过去按比例抽样进行粘结强度检测,改进为施工前在现
场先做样板件,进行粘结强度检测,合格后方准许展开大面积施工。

高层写字楼主要以玻璃幕墙为主,清水混凝土技术也有长足发展,当建筑物外立面较为对称、适合大钢模施工时,就可采用清水混凝土技术。

结束语: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提高是建立在施工单位拥有较高施工技术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要将提高自身的施工技术能力作为施工的重点。

同时施工技术与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将为企业带来效益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代平:浅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科协论坛, 2011年,第5期
[2] 杨国立. 高层建筑施工[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 罗涛:浅谈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科技资讯,2010年,第21期
[4] 刘玉芹:浅谈高层建筑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科技信息,2008年,第7期
[5]梁朝松.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