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主要工程项目和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第一节施工程序通风竖井采用自上而下开挖,再由下向上二次衬砌的施工顺序,主要施工程序如下:1、±0.000~-11m段开挖该段采用大开挖方式,开挖****基础时一并进行井筒位置开挖. 开挖深度至约11m水平位置。
该项工作由场地平整队伍完成。
2、±0.000~-11m段边坡锚杆、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支护。
3、-11m~29.616m段开挖由于******基础已施工,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要求不能采用爆破作业方法开挖,故只能采用机械及人工方法切割。
井筒内暗柱、暗梁均采用机械及人工方法切割。
4、水平通风(马头门)开挖1.5m采用机械及人工方法开挖。
5、井筒及水平通风道二次衬砌水平通风(马头门)开挖 1.5m从下至上、先墙后拱衬砌,井筒从下至上二次衬砌。
第三节主要工程施工方法一、施工测量本工程是一个竖井及水平通风道施工,施工测量的重点是井筒中心定位控制、高程控制和水平通风道方们控制。
1、本工程测量的依据(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2)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标准(3)定位测量主要依据设计坐标和设计高程。
以及施工图设计的断面,以及业主指定和坐标。
2、测量仪器的选用和工用具的准备(1)全站仪1台、经纬仪1台,陀螺定向仪1 台,水准仪1台。
(2)50m钢尺及30m钢尺各一把。
(3)线锤、墨斗、角尺、小钢尺等应准备齐全。
(4)木桩(含短钢尺)、广线、红铅笔、红油漆、二锤等材料工具必须准备齐全。
(5)测量仪器、工具等应保持要求的准确和精密度,并应处于校准状态,以确保测量的准确的精度。
3、工程定位测量方案(1)方法采用导线法。
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按三级控制,其测角中误差为12",测距中误差15㎜,测距相对误差≤1/7000,测回数为1,方位角闭合差为24N,相对闭合差为≤1/5000。
(2)实施定位测量时把已知桩位(甲方所校桩点)作为进行测量的起始点,事先按设计坐标进行角度和距离计算,经反复标无误后再进行实测。
(3)做好定位标记,并设置好护桩。
(4)进行复核测量无误后,提交项目部验线小组验线。
(5)自验收无误后,再提交业主及监理工程师验线。
4、竖井施工(1)井筒中心线由于该通风竖井施工中不封口,故不可能在井筒中心放线绞车,拟采用放边线的方法延放井筒中心线。
具体办法是开挖前井筒中确定后,在井筒边缘沿井筒中心线定两组以上桩点,井筒施工中,将以上桩点采用重锤线沿井筒边延伸至工作面,两条直径上的线本交确定井筒中心。
井下工作面使用钢尺测量井筒的掘进半径及净半径。
(2)井筒标高井筒标高传递可采用线锤悬吊钢尺,然后用水准仪将控制点标高传至施工面,并须知好标记。
竖井高程测量必须采用比长钢尺。
5、水平通风道方位测量根据水平通风道设计方位角,进行钢丝和陀螺经纬仪定向测量,准确标定平巷施工的方位,及时导向施工。
二、脚手架工程本工程在边坡锚杆喷射砼及井筒和水平通风巷施工中需搭设脚手架,搭设高度一般不会超过20m,可不进行计算与验算,但应按有关规定搭设。
1、对架料的质量要求为了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必须对架料的质量提出明确的要求。
(1)钢管应采用外径48㎜,壁厚3.5㎜的3号焊接钢管,其化学成份与机械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普通碳素钢技术条件》GB700-88中3号钢的要求。
使用周转用过的钢管,应无弯曲和锈蚀严重到影响壁厚的缺陷。
(2)扣件应符合《可煅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GB978-67的规定,应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33-8的可煅铸铁制造。
不能有裂纹、气孔、砂眼等铸造缺陷。
(3)T形螺栓母垫圈等附件材料应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00-79的规定。
螺纹应符合《普通螺纹》GB196-81的规定。
垫圈徉符合《垫圈》GB96-76的规定。
使用过的螺纹、螺母不能有缺陷或滑丝的缺陷。
(4)采用塑料绿色密止安全网应符合GB16909-1997标准的规定采用尼龙安全网每张应能承受1600N的冲击荷载。
(5)竹、木跳板以及方木等应的足够的厚度、强度和刚度不能有虫蛀、断裂、破损等腰三角形缺陷。
2、脚手架的搭设要求(1)脚手架的基础应平整密实,如系填方必须进行夯实处理,以防止下沉,同时,立杆应设置底座或垫木。
(2)立杆应采用长度不同的钢管,接头应相互错开500㎜以上,使主柱受荷的弱截面分散开。
(3)立杆底部200㎜处,应高置大小横扣地杆,以保持脚手架底部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4)立杆接长和打击扶手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不宜采用旋转扣件。
大小横杆与立杆的连接应采用直角扣件。
所有开口处必须向外,以防止螺栓钩挂着操作者的衣服,影响操作和造成事故。
(5)在搭设脚夫手架时,每完成一步架都不得要及时校正立杆的垂直度的大小横杆的水平度,确保脚手架的步距、横距纵距上下始终保持一致。
其搭设进度一般应高于工作面一步,以使操作面上的施工人员的可靠的安全围护。
(6)安全网的搭设必须牢靠.在操作层必须设置180㎜高的挡脚板和1.2m高的护身栏杆。
(7)安装小型机具设备的施工平台应通过设计计算后,再采用规定的材料和方法进行搭设。
(8)脚手架的搭设,应通过安检验收合格全,才能投入使用。
三、人工开挖石方施工为减少爆破震动对主楼基础及围岩的影响,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严禁采用爆破作业方式开挖,井筒及水平通风道采用机械切割及人工凿打的方法开挖。
七工程中肋柱、肋梁均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方法开凿。
1、开挖机械(1)井筒中部采用直径Ф1.3m切割机切割,数量4台。
(2)井筒周边采用直径Ф150㎜水钻机钻孔,数量10台。
2、人工凿打采用切割除机和水钻机切割钻孔后,部分机械不能使用之处,采用人工方法凿打。
同时也可以用风镐破岩。
3、装岩提升井筒内采用人工装矸,矸石吊桶为自制的1m3吊桶,数量4个。
矸石提升初期采用40型塔吊,后期采用提升能为2T卷杨机3台,卷杨机安装在-11m标高处。
提升至-11m水平后再用人工转运。
4、人员上下通风竖井从-11m至井底-29.616m,深度约18米,施工人员上下采用专用的楼梯,沿井壁固定。
5、通风通风竖井施工深度大于6m时,必须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
在井口地面设置一通风机房,房风安设JBT51型,145~225m3/min,1175~245Pa,380V,5.5KW,轴流式局部扇风机1台,选项用Ф600㎜胶质风筒,向工作面直接通风。
四、锚杆工程施工1、锚杆设计特点锚杆为MG1、MG2、MG3三种类型,其中MG1钻孔为Ф90㎜,锚杆为1Ф25㎜;MG2钻孔为Ф130㎜,锚杆为2Ф28㎜;MG1钻孔为Ф110㎜,锚杆为2Ф25㎜。
MG1、MG3锚杆采用普通Ⅱ级钢筋,MG2锚杆采用540/835组长精扎螺纹钢筋。
(1)井筒井筒±0.000~-14.8m段锚杆长度为2m,间距约2.2~2.5m,每圈布置10根;-14.8m以下锚杆布置分为两种:a、水平通风顶部为MG3型,长度2m,每排13根,共2排;b、筏板基础以下一侧为MG2型,长度为11m至5m,间距约2-2.5m,每圈布置8根,锚杆布置8根,锚杆端部与肋柱相连.锚杆斜向下10°,锚杆灌注砂浆采用M30。
(2)水平通风道锚杆设计为MG1形式,钻孔为Ф90㎜,锚杆为2Ф25㎜,采用Ф8㎜钢筋支架固定,支架间距约2m。
锚杆长度为2000㎜,沿井道轴向每隔2000㎜设锚杆一道,巷道每圈12根。
通风竖井锚杆设计详见下表:通风竖井锚杆布置详表2、锚杆施工准备搞清锚杆排数、数量、进行施工放线、确定孔位高低、孔距、孔深及锚杆伯倾斜角,搭建临时设施,修建临时排水沟、安装临时水电线路,搭载设钻机平台。
作好锚杆用钢筋、水泥、砂的备料工作,并将使用的水泥厂、砂按设计规定的配合比作砂浆强度试验,及锚杆焊接强度试验。
3、锚杆施工方法(1)施工程序锚杆的施工程序为:搭建钻机平台→测量放线定位→钻机就位→接钻某些→校正孔位→调整角度→打开水源→钻孔→清孔→锚杆安装→压力灌浆→锚头锁定。
(2)成孔机具和方法该工程由于土质情况较好,作业面岩层为微风化砂岩,且岩层较完整,锚杆成也选用XU-300型地质钻机从上而下进行根成孔,成孔质量是保证锚杆质量的关键,要求孔壁垂直,不得塌陷和松动,孔内不得有残渣,为了保证锚杆锚入中风化完整层内,锚杆钻孔应取出岩芯柱,观察岩石裂隙风化等腰三角形情况。
(3)锚杆制作、安装锚杆按其结构构造,由于人制作,要求顺直,锚杆使用前要除锈,以免影响与锚固体的粘结,锚杆焊接采用对焊,其焊接长度为双面焊5d(d-锚杆钢筋直径),一般焊缝高不小于7-8㎜,焊接宽不小于16㎜,成孔后即可将制作好的钷杆插入孔内,为了将锚杆安置于钻孔的中心,防止非锚固段产生过大的桡度和插入孔内时不搅动孔壁,并保证锚杆有足够厚度的水泥浆保护层,在制作锚杆时其表面上设置定位器,定位器的间距,在锚固段为2米左右,在非锚固段为4~5米一个,安放锚杆时将灌浆管与锚杆绑某些在一起同时插入孔内,放至距孔底50Cm,插入时将锚杆有定位器的一面向下方、然后接上注浆管即可进行注浆。
(4)灌浆锚杆灌浆采用M30的水泥砂浆,河砂要求采用中粗砂,为了保证锚杆锚固段砂浆密实饱满,灌浆管要插孔底,自最低部开始灌浆,灌注压力为0.3Mpa,随着水泥砂浆的灌入,应逐步将管向外拔出直至孔口,在拔管过程中徉保证管口始终埋在砂浆内,直至溢出的浆体颜色和水泥砂浆颜色一致。
4、锚杆施工管理程序5、锚杆施工准备计划(1)劳动力需要用量计划(2)主要机具设备(3)主要临时设施6、锚杆施工质量(1)材料质量控制:用于该工程主要材料,如水泥、钢筋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现场抽检,在现场配制的材料如砂浆配合比,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最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2)机具设备质量控制:严格把守设备质量关,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责任书,操作人员必须执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设备随时处于完好状态,从而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3)施工质量控制:坚持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基本原则,贯彻“以人为核心、以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求现场各级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工艺,操作规程,避免由人、物、机、材等因素所造成的质量问题,事先对要进行的施工项目,分析在施工中可能或最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坚持现场质量检查工作,对于施工中和每道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组织与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锚杆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抗拔试验,严格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中的规定执行。
试验工作可由业主委托有锚杆试验资质的单位进行。
本工程锚杆的抗拔设计值为:2Ф28为615.7KN,2Ф25为294.54KN,1Ф25为147.27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