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工程概况 (2)3.吊装前准备工作 (3)3.1.现场准备 (3)3.2.机具准备 (3)3.3.劳动力配备 (3)4.构配件运输和卸装 (4)4.1.构配件运输 (4)4.2.构件的卸车和堆放 (4)5.吊装施工 (5)5.1.吊装流程 (5)5.2.吊装作业 (5)5.3.吊车移位 (6)6.安装作业措施 (7)6.1.起重吊装安全作业基本要点 (7)6.2.起重机司机“十不吊” (7)6.3.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 (8)6.4.卡环的使用 (8)6.5.绳卡的使用 (9)6.6.吊钩的使用 (9)6.7.钢丝绳的使用 (9)双桥路京秦铁路桥桥区积水治理工程(双桥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垂直运输和吊装方案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⑴双桥路京秦铁路桥桥区积水治理工程(双桥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施工图纸;⑵双桥路京秦铁路桥桥区积水治理工程(双桥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⑶《市政工程施工手册》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⑸我公司现场踏勘所掌握的情况和资料;⑹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⑺我公司从事同类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⑴在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成熟的施工技术及方案的前提下将“四新”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中。
⑵重点进行施工部署及总体施工计划安排,多专业、多作业队同时施工,体现我公司的管理优势。
⑶对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及对策进行重点论述。
⑷施工工艺及方法体现设计要求,符合国家标准和北京市标准及规范,保证优质的工程质量。
⑸根据施工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施工保证措施。
⑹体现环保意识,保护施工地环境。
2.工程概况双桥路京秦铁路桥桥区积水治理工程(双桥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位于朝阳区京承高速双桥路京秦铁路桥与双桥路交叉点附近。
本工程施工项目包括:出水管、高收水管线、收水管线、调蓄池进水管、调蓄池、雨水方沟、室内装饰。
垂直运输和吊装的部位和项目一览表3.吊装前准备工作3.1.现场准备吊装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吊车的行进路线。
清理现场障碍物,保证道路畅通。
现场堆放场地,吊装区域场地已处理完毕,必须坚实平整,满足吊装要求。
确定吊车的停放位置,以及构件的堆放位置,配置枕木,施工临时用电,机具、支架,安全设施等已经准备就绪。
施工人员已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构件按吊装先后顺序分类进场,并进行校对,对有缺陷的构件作退场处理。
3.2.机具准备本工程吊装设备均采用自行式吊车,型号包括:Q25、Q50、Q100。
所有吊车均采用租赁方式,与供应方提前签订供应合同,合同中约定工程设备的型号、性能、配套工具等。
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等均有供应方负责。
3.3.劳动力配备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我公司将挑选有丰富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配合吊装作业。
吊装作业专业人员配备4.构配件运输和卸装4.1.构配件运输在装卸、运输过程应尽量保护构件,避免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对一些次要构件如螺栓、支撑、角隅撑等由于刚度较小、数量较多,在运输过程中应进行打包,严禁散装,造成发运的混乱。
运输的构件必须按照吊装要求程序进行发运,尽量考虑配套供应,确保现场顺利吊装。
构件应对称放置在运输车辆上,装卸车时应对称操作,确保车身和车上构件的固定。
次要构件和主要构件一起装车运输,不应在次要构件上堆放重型构件,造成构件的受压变形。
构件运输过程中应放置垫木,在用钢丝绳固定时应做好构件四角保护工作,防止构件变形和刻断钢丝绳,对不稳定构件应采用支架稳定。
4.2.构件的卸车和堆放钢构件到场,对所卸构件进行检验,核对钢构件尺寸、规格。
临时堆放采用专用枕木。
用扁平吊带捆紧钢构件端部1.5米处,钢丝绳吊钩与吊带扣好,构件起吊稳当后,吊车吊臂作业范围内应无作业人员。
施工人员在构件端部用麻绳捆好、拉紧,避免构件来回晃动。
钢构件按各规格分开码放,枕木垫起离地20㎝。
5.吊装施工5.1.吊装流程吊装作业流程图5.2.吊装作业待需吊装构配件检查合格、吊车就位并检测合格后,就立即展开吊装准备。
吊装采用单件吊装,吊点采用二点绑扎,绑扎点用钢板吊钩固定,绑扎点用软材料垫至其中以防构件受损。
起吊时,先首先进行试吊,将构件吊离地面50cm左右时停吊,检查索具牢固和吊车稳定性,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缓慢起吊、就位。
施工人员使构配件扶平稳后徐徐升钩,将构配件吊至安装位置以上50cm左右,再用溜绳旋转构配件使其对准安装位置,以使落钩就位。
落钩时将缓慢进行,并在构配件刚接触安装位置时即刹车对准安装、安放位置,人工辅助缓慢安装就位。
就位后,经仔细核对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松开吊钩,继续吊装下一个构配件。
5.3.吊车移位第一作业点吊装作业完成后,移至下一作业点前的作业程序:(1)吊车支撑腿全部收回,吊臂全部收回,吊索具全部回收。
(2)检查吊车及周边环境,巡查吊车行走路线及周边影响物体,确保行走路线畅通,具备通行能力。
(3)检查第二作业点是否具备吊车安装就位条件,场地宽阔程度、安装就位位置地基承载情况等。
(4)将吊车行驶至吊车作业点,支设、安装、就位。
(5)吊车旋转试运行,确认就位和作业条件后,方可作业。
6.安装作业安全措施6.1.起重吊装安全作业基本要点搞好作业前准备。
作业前准备内容为:(1)准备并检查起吊用和防护设施;(2)准备辅助用具;(3)确定并清理落物地点,力求平整、宽敞。
提高捆绑技术。
捆绑要点为:(1)捆绑构件和设备之前,应根据形状和重心位置确定好绑扎点;(2)捆绑重物应考虑起吊时吊索间的中收夹角以60-90°为宜,如大于100°应采取防止滑钩的措施;(3)捆绑有棱角的物体时,应垫以木板、轮胎、麻袋、草袋等,以免钢丝绳受到操作;(4)捆绑重物应考虑吊物拆除是否简便以防压往或压环吊索;(5)起吊各种零散件,需采取与其相适应的夹具,以保证吊运平稳;(6)防止歪拉斜吊。
指挥信号准确化,起草吊装指挥信号必须按规定的标准进行联络,特别是起重机司机,一定要对指挥信号、吊挂形态、运行通道、起落空间克认后方准进行操作。
选择安全位置:起重吊运过程中,由于吊物的冲击、摇摆、跨越作业区,因此,必须根据作业区的具体条件选择安全位置,以有效的预防起重伤害。
6.2.起重机司机“十不吊”(1)超载或被吊物重量不清;(2)指挥信号不明确;(3)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吊物滑动;(4)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5)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操作;(6)遇有拉力不表的埋置物件;(7)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8)重物棱角处与捆绑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9)否拉斜吊重物;(10)易燃易爆物体。
6.3.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司机和指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经有关部门颁发合格证后方准上岗作业;操作人员对构件重要进行核定,起吊连接在固定件上的构件或地下不明重量的构件,及与地面构结的构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后在起吊;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M)起重机操作人员在操作时,精神要集中,一般情况下起重机司机设二人,一个人在机上进行操作,一个人在机车周围进行监护。
起重机使用的钢丝绳,其结构、规格、强度要符合机型的要求。
起重机在吊重自由下降时,因重力的作用对起重机产生大的冲击力,会造成机车的失稳倾翻,所以非重力下降式起重机不能带载自由下降。
6.4.卡环的使用卡环必须是锻造的,一般用20号钢锻造后经过热处理而制成。
不准使用铸造的和补焊的卡环。
在使用时不得超过规定的荷载,不准横向使卡环受力,以免卡环变形造成钢丝绳滑脱。
构件吊装完毕,摘除卡环时,不准从高处往下抛扔,以防止卡环碰撞变形和损伤裂纹。
使用中应经常查,如发现严重磨损变形或疲劳裂纹时,应时更换。
6.5.绳卡的使用卡子的大小要适合钢丝绳的粗细,U型环的内侧净距要比钢丝绳直径大1—3mm,净距太大不易卡紧绳子。
使用钢丝绳卡子时,一定把U型螺栓拧紧,直到钢丝绳被压扁三分之一左右为止。
由于钢丝绳在受力后产生变形,绳卡的钢丝绳在受力后要进行第二次拧紧,以保证接头的牢靠。
绳止在使用后要检查螺栓丝扣有否损坏。
暂不使用,要涂上防锈油存放在干燥处。
6.6.吊钩的使用吊钩必须用整块负材锻制,不准用铸造的,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纹、刻痕、剥裂、钝角等缺陷;更不准进行补焊修理。
不准用焊接钩、钢筋钩。
使用中吊钩不准硬别或歪扭。
以免吊钩变形或脱落。
吊钩应注有载重能力并不准自由下滑。
必须设有防止脱钩的吊钩保险装置。
经常检查钩体查钩体是否有裂纹、变形和磨损等情况,出现上述情况必须马上更换。
6.7.钢丝绳的使用钢丝绳不得造成绳环的扭结;钢丝绳使用中不准超负荷,不得有脱钩和扭曲,吊钩时在棱角处要加垫。
钢丝绳穿浇滑轮时,其滑轮边缘不得有破损和裂口。
钢丝绳禁止与带电金属接触。
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时要逐圈排列整齐,不准错叠或义缝。
起重吊装作业中,严格遵守钢丝绳报废更新标准GB6067-85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