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寒潮少
境 避风处、含盐土 壤充足
藏 羚 羊
存活率上升 数量增加
环
食物、水源、 避风处、含盐土 壤不足 境
藏 羚 羊
存活率下降 数量锐减
☆藏羚羊的数量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基本恒定的现象, 说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什么功能?
案例2.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气候 地貌
水文
植被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 ①黄土质地疏松,多空隙,易受流水侵蚀②夏季暴雨集中,降水 强度大③滥垦乱伐,植被遭到破坏④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
随着湖泊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水面蒸发进入大气的水汽逐渐减少, 地方气候趋于干燥, 水生生物逐渐被陆生生物代替, 土壤水位逐渐下降。
地下水位上升
物种构成改变或某些物种消 失
变得温和湿润 泥沙淤积减少
洪水频率减少或洪水灾害减轻
课后练习 • 1.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这一现象体现了(A )
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B.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C.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孤立性 D.人类与环境不相统一
A、C、D
• 2.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 )
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协调一致, 与地理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B.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不会 导致其他因素的改变 C.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没有关系的 D.我国沿海和内陆的景观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
通过降水,土壤和水 圈及生物获得水分补 给
岩石通过风化向土壤 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 盐
通过植物蒸腾和土壤 蒸发,大气获得了水 汽
土壤及岩石风化物被 侵蚀,搬运到低洼处 堆积,形成沉积岩。
完成 活动1
★ 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 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 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2、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枝叶从大气中获取 水汽;植物蒸腾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大气降水补给 土壤和生物. 3、植物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保存在体内; 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部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动植 物通过呼吸消耗热量,将化学能转变成热量释放到大气 中.
4
2
1
3Leabharlann 5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 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 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活动”:试分析在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各 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a. 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 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 保持稳定的能力
藏羚的栖息高度在3500-5200米,尤以4000-5000米的高原无人区比较常见。 藏羚多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 ,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藏羚羊的例子
环 食物、水源丰沛
A.①②③ C.①②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2)阅读案列2,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过程中,土 壤、地貌、生物和水文等要素发生了什么变化?
流水侵蚀 ) 土壤肥力( 下降 ) 黄土高原( 形成( 沟谷 )地貌 河道( 淤高) 人类破 坏植被
黄河下游(泥沙沉积 )
形成了( 泛滥平原 )地貌 河流( 改道 )
第
五
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2.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生
水
无 机 盐 有 机 物
物
水 大 气
尘埃
降水、风能
岩
石
“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
图中的代号分别表示什么过程?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 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 化碳,放出氧气
植物残体进入土壤, 向土壤提供了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