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力学
从小妈妈教的煮饺子方法:当水烧开后下饺子,用漏勺自锅底搅动饺子以防粘在锅底,搅动后盖锅盖,大火煮;待汤沸腾之后,饺子会浮上水面,等饺子全浮到水面;添加少量冷水至汤止沸,如此,连加二次冷水再煮沸,饺子即可出锅。
曰:饺子煮沸,若开盖大火煮煮馅,盖锅盖煮煮皮。
究其原理,力学可解。
这和材料力学中冷作硬化关系密切,冷作硬化一般是指金属材料在常温或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加工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畸变,晶粒产生剪切、滑移,晶粒被拉长,这些都会使表面层金属的硬度增加,减少表面层金属变形的塑性。
金属在冷态塑性变形中,使金属的强化指标,如屈服点、硬度等提高,塑性指标如伸长率降低的现象称为冷作硬化(概念可从百度中获得)。
这里有几个概念需要注意,屈服点、硬度,这几项指标增强了也就是材料变得不容易破坏了。
由于金属研究较深,故冷作硬化多对金属而言,实际上食材中的冷作硬化也是制作美味佳肴的独一绝技。
饺子皮和馅所用材质不同,不可同时煮熟。
煮饺子如果只是盖锅盖煮,饺子皮由于在高温、高压下,水分子不断侵入饺子皮中,会使饺子皮变得松软易化,吃起来就缺乏劲道,没有嚼头。
这时如果加入冷水,使饺子在瞬间冷却,这时饺子皮就经历了类似于金属材料中的冷作硬化,其表面组织得
到强化,水分子不易进入,使饺子皮劲道增强,吃起来嚼头十足。
这时馅还不易熟,需增加煮时,再盖锅盖加煮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饺子内的馅由于受到皮的保护,并没有骤然降温,也就不会发生冷作硬化,待温度重新升起,肉馅就得到了持续加温。
反复三次,一般情况下,肉馅熟了,皮的劲道也保住了,即可成为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