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布局要十分注意充分利用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技术条件的特点和优势。
根据国家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发展各种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或集中产区,这就是地区专业化生产,也叫分区专业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是农业科技进步、商品生产发展和生产地域分工高度发展的结果。
每个地区各自着重发展少数突出的部门或作物,并成为以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占压倒优势的专业化生产区,其产品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都是商品性生产,并同其他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商品交换。
农业分区专业化在发达国家是普遍现象,尤其在美国表现得更为突出。
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农业机械化、集约化、商品化的水平很高,而且农业规模大、部门繁多,各地社会和自然条件又有明显差异的缘故。
美国农业分区专业化,一方面表现为个别农业部门和个别农产品在地区分布上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在各地区农业部门结构中,主要专业化部门的比重很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各种专用农机具的广泛使用,以及封闭式自动化饲养场的出现,更加深了农业分区专业化。
不仅小麦、玉米、棉花、烟草、水稻、养畜业和放牧业分别集中到自然和社会条件最有利的地区,连原来各农户分散经营以满足自己消费的奶牛和鸡的饲养,以及蔬菜和马铃薯种植等,也改由个别地区专业农场大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