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水平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

高水平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

摘要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是办好高校并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基础性工作。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中存在着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同时,管理人员还面临着收入偏低、职业发展空间不足等困境,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

文章对更好地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了新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dministrative Team of High Level //QiuRuiAbstract Strengtheningtheconstructionofadministrativestaffinuniversitiesisthebasicworktobuildingthefirst-classuniversi-ty.Currently,therearesomequestionsaboutmanagementteam,acertainextentinfluencethedevelopmentoftheschoolworkinhighefficiency.Thisarticlefromthestrengtheningideologicalconstruction,systemconstruction,evaluationmechanismandotheraspectsputsforwardtostrengthentheadministrativeman-agementteamnewcountermeasuresandthecorrespondingmea-suresoninitiatives.Key words collegesanduniversities;administrativemanagement;administrationteambuildingAuthor 's address 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200240,Shanghai,China高校行政管理是高等学校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目标的根本保证。

行政管理人员是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行政管理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势在必行。

1目前高校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直接为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服务的。

目前,行政管理队伍和工作中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主要有:1.1缺乏开拓进取的意识,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发挥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相对于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来说,比较枯燥繁琐且工作量大,时间较长;同时,行政工作压力大,对个人体力精力往往是超负荷支出,这使许多行政管理人员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

再加上当前干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职位“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的现象,使行政管理“领导岗位”有限;此外,部门在选择提拔对象时,往往受一些领导主观看法影响,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对于晋升的作用相对较小,这导致行政管理人员普遍缺乏晋升机会,难以实现自我价值,易产生挫折感,不能安心地做好本职工作。

另外,从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是留校或是外校引进来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非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专业知识不能得到应用,特长得不到发挥;还有一些人的文化基础知识浅薄,学历比较低,缺乏现代科学管理知识、理念和技能,又缺少必要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机会,因此,无法将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地应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院校现代化管理日益发展的需要。

1.2缺乏管理工作职业化,影响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些管理干部特别是院校两级机关管理干部双肩挑现象比较严重,这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潜心钻研管理业务,影响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而基层行政人员习惯于单一的事务工作,只强调服务意识而忽略组织、协调、沟通和保障能力的提高,这使得很多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养成从众心理,逐渐淡化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管理多半处于经验性的工作,无法保障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

同时,由于管理工作的单一性和重复性,也使工作人员产生倦怠心理,习惯于墨守成规,缺乏开拓进取意识。

1.3待遇和地位偏低,影响管理队伍的稳定高校当前普遍存在“重教学人员、轻管理人员”的现象,相较于教学与科研而言,行政人员只是扮演着无足轻重的角色,地位不高,收入也比教学、科研人员低。

近几年,很多高校加大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在分配制度上向教师队伍大比例倾斜;行政工作不易出成绩,评职称困难,即使评了管理系列的职称,也往往不与或很少与津贴分配挂钩,这造成同等学历的教师与行政人员的收入差距加大。

行政管理人员中不少人参加工作时间不久,不仅职称低,收入低,又面临购房、养家等基本生活问题,从而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客观上对行政管理人员造成了无形的压力,使他们不能安心工作,这也是导致管理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1.4考核激励制度不完善,影响激励作用的发挥各高校普遍实行的年度考核,其结果有四个级别: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考核结果均成正态分布:中间大、两头小。

大部分人都被定位于合格这个档次。

考核结果为“合格或称职”的人,其工作表现、对单位贡献也不尽相同,但由于学校采取的定员定岗、一人一岗的设置,会造成同一职称级别的不同岗位之间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的差别,但从考核中却难以衡量。

这种考核制度执行的结果,往往流于形式,部门只是单纯地把考核结果上报给人事部门,并不进行奖惩,使考核未能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

2提高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思考与举措针对当前行政管理队伍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的思考与建议举措有:2.1提高为师生服务的意识行政管理工作的宗旨是服务于教学、科研,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广大师生。

行政管理人员应从思想上改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甘为人梯,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理念,为教学科研工作,为教师、学生尽心尽责做好各项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师生的真正信任和切实配合,为学校更好地完成教学、科研以及培育人才的目的和任务提供可靠的保障。

2.2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创新精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30-0185-02185(上接第158页)村、镇广场和道路。

由于场地面积小,使得现有体育器材的摆放、安装也受到限制,利用率不高。

三是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导致很多学校连正常的体育课都开不齐。

所谓缺编,不是总数上的缺编,而是结构性缺编。

具体来说,就是语文、数学等主科老师数量多,占用了体育老师的编制。

近几年来,中小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使得原本处于缺编状态下的体育教师工作量猛增,很多体育教师每周授课超过30节。

以中学体育教师为例,上课、组织课间活动、带队训练等平均每天在操场上要站7个小时。

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却没有相应的回报。

尤其在职称评定、表彰先进等方面,根本无法和其他教师相比。

把应有的地位还给体育教育,把应有的尊重还给体育老师,把应有的时间还给孩子。

4家庭教育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影响体育锻炼是要养成习惯的,这种养成习惯不是学校的种种制度能够保障的。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由于父母非常溺爱自己的子女,使不少独生子女表现得脆弱、缺乏毅力、没有恒心,不愿意进行艰苦的体育锻炼。

学生家长往往过分看重孩子的文化成绩,忽视体育的重要性,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倾向。

而有的父母甚至打压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这在学校的田径队等训练上表现尤为明显,这些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损害。

这不利于培养孩子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勇气以及坚持到底的毅力。

作为家长应当多鼓励和支持孩子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和社会活动。

人的品质和毅力是从小培养形成的。

如果连体育课都不上还谈什么将来?面对体质的持续下降,假期更是青少年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大好时节。

然而,许多孩子的假期却被家长给报的语文、奥数、英语、理化等各种补习培训班蚕食。

有了假期却没时间锻炼,错过了一个个为身体充电的成长驿站。

作为学生家长应该充分配合体育教师的工作,不要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

让孩子不但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更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让每一个孩子从小都能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毛泽东早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大声疾呼:“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

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这使我们认识到,缺少了“野蛮其体魄”精神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正如教育部有关人士所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健康,即使他的学问再大,品德再高尚,也很难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

提高学生的体质是教育问题,但更是社会问题。

梁启超在《论尚武》中批评当时流行的“野蛮人尚力,文明人尚智”的观点,强调有了健康强固的体魄才会有坚忍不屈的精神,并认为“中国民族之不武”,是“两千年来,出而与他族相遇,无不挫折败北,受其窘迫”的主要原因。

即使站在当下,这种对体魄和精神的见解,对我们仍有振聋发聩般的启示价值。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体质不强你哪来的少年强,少年不强了中国怎么能强呢?输掉球赛未尝不是好事。

悬殊的比分再次敲响警钟,提示每一个教育者和家长重审自己的教育理念。

我们要关心的,不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他们身体的健康、人格的成长。

这是为了孩子,更是为了我们的未来。

编辑胡俊龙验、发现规律、开拓思路;鼓励他们努力掌握、使用新的管理科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各种新问题。

另外,还应对有突出管理业绩以及具有独到见解的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促使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增进民主意识,主动、积极参与学校行政管理,提高整个高等学校的管理水平。

2.3提高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学校应该采取切实措施,减少“双肩挑”干部的数量,或减轻他们的其他工作量,使之能够相对集中精力搞好管理工作。

另外,要创造条件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职前与职后培训,定期进行管理业务方面的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还可采取不定期举行专家讲授、学校内部各部门间优秀管理经验学习交流、到兄弟院校观摩学习等方法,使行政人员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从而达到管理行为的职业化,管理队伍的专业化。

2.4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待遇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是直接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参与者和保证者,学校要对行政人员的辛劳和付出给予充分的理解、尊重和认可,切实关心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生活和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在津贴分配、福利激励等方面应与教师、科研人员一视同仁,从而满足管理人员追求公平合理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5完善岗位流动机制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还应建立、优化行政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即对每个行政岗位都要制定出翔实的岗位责任书,具体包括上岗条件、学历职称、职责要求、考核指标、待遇情况和奖励办法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