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杜甫诗歌专题(精品)

杜甫诗歌专题(精品)


月夜忆舍弟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 ( 7 5 9 )秋日秦州 (今甘肃天水 ) 。本年九月 , 史思明率领叛军从范阳南下 ,攻陷汴州 ,西进洛阳 ,山东 、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 当时 ,杜甫的三个弟弟杜颖 、杜观 、杜丰正分散在这一带 ,由于战事阻隔 ,音信 不通 ,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之情 。 《月夜忆舍弟 》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 实记录 。
杜甫诗歌 专题
公元736年杜甫24岁
一 会 决 荡 阴 造 齐 岱 览 当 眦 胸 阳 化 鲁 宗 众 凌 入 生 割 钟 青 夫 山 绝 归 层 昏 神 未 如 小 顶 鸟 云 晓 秀 了 何 , 。 , ,希望自己能凌 。 , 。 这首 , 《望岳 。 》歌咏东岳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
顶而小天下 ,以抒胸中雄心壮志 。表现的是青年时代的诗人那种勇 于向上 、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 ,诗文中蕴含了极其深刻的人生哲 理 。整首诗气势挺拔 、笔力雄健 ,体现了诗人优秀的创作才情 。
作者望月抒怀 ,以此来表达对远在他乡的妻子儿女深切的思念之情 以及对安定美好幸福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石壕吏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唐肃宗上元元年 ( 7 6 0 ) ,经历过四年流亡生活的杜甫 ,在好友资助下于成都 郊外浣花溪畔搭建草堂栖身 。诗人以 《江村 》为题 ,以轻快之笔 ,勾勒出当时初 夏时节浣花溪畔清静幽深的田园美景 。面对水鸥相近 、老妻稚子的乐趣 ,让诗人虽 身处惨淡的处境 ,但仍能笑对人生 ,放笔咏怀 ,表现出诗人乐观 、从容的生活态 度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 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 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 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 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 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 破受冻死亦足!
新安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 (756)春 ,安禄山由洛阳攻入潼关 。五月 ,杜甫从奉先移家到了 潼关以北白水 (今陕西白水县 )的舅父处。八月 。六月,在一个月华皎洁 ,长安陷落 ,玄宗逃蜀 ,叛军入 身陷囹圄的诗人 ,心悬远在异地的妻儿 、清凉如 白水 ,杜甫携家逃往 鄜州羌村 。七月 ,肃宗在灵武 (今宁夏灵武县 )即位 ,杜甫 水的晚上 ,他痛苦地思念着在 鄜州的妻子 ,写下了这首真挚感人的思亲之作。 听到后便只身一人从鄜州奔向灵武 ,半途中被安史叛军俘虏押回了长安 。
盖居许杜 棺然身陵 事成一有 则濩何布 已落愚衣 ,,,, 此白窃老 志首比大 常甘稷意 觊契与转 豁阔契拙 。。。。
自 京 赴 奉 先 县 咏 怀 五 百 字
杜甫44-48岁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755)安史之乱爆发 , 杜甫北上安家于鄜州 。 第二年六月 ,安史叛军 攻下长安 。七月 ,唐肃 宗在灵武即位 ,杜甫前 去投奔肃宗 。途中被叛 军俘获掳至长安 ,次年 春天才得以脱身 。第二 年暮春 ,杜甫眼见山河 依旧而国破家亡 ,春回 大地却满城荒凉 ,长安 城内满目疮痍 ,此时的 杜甫与家人久别 ,存亡 未卜 。在此身处逆境 、 思家情切之时 ,诗人感 时忧国 ,触景生情 ,写 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望 岳
杜甫34-44岁
……
……
抚生岂所吾入 迹常知愧宁门 犹免秋为舍闻 酸租禾人一号 辛税登父哀啕 ,,,,,, 平名贫无里幼 人不窭食巷子 固隶有致亦饥 骚征仓夭呜已 屑伐卒折咽卒 。。。。。。
荣朱劝煖 枯门客客 咫酒驼貂 尺肉蹄鼠 异臭羹裘 ,,,, 惆路霜悲 怅有橙管 难冻压逐 再死香清 述骨橘瑟 。。。。
公元759-764年 杜甫48-54岁暂居成都草堂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肃宗乾元二年 (759)十二月 ,杜甫结束了长达四年辗转漂泊的生活 ,在朋 友的资助下 ,终于定居成都浣花溪畔 。第二年春 ,杜甫探访成都诸葛武侯祠 后 ,写下了这首七律 《蜀相 》 。诸葛亮在三国蜀汉后主建兴元年 (223)被 封为武乡侯 ,故其庙又称武侯祠 。诗人以此诗借咏诸葛武侯祠堂 ,寄托着自己 对诸葛武侯的深深缅怀之思 ,歌颂了这位才智 、品德均高人一筹的伟大政治家 的丰功伟绩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至今还被人们传诵的歌行体古诗,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 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春夜喜雨 江畔独步寻花 (七绝其六) 赠花卿 客至
锦城丝管日纷纷,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半入江风半入云。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千朵万朵压枝低。 此曲只应天上有,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留连戏蝶时时舞, 人间能得几回闻。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自在娇莺恰恰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