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青口盐场大新片土地复垦置换项目水利局片工程施工方案江苏省赣榆县水利局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赣榆县水利局土地复垦置换项目工程实施方案青口盐场大新片土地复垦置换项目(水利局片)苏国土签发〔2006〕74号,根据江苏省易地补充耕地重点项目实施暂行办法及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青口盐场大新片土地复垦置换项目(水利局片)规划设计报告,结合我局与赣榆县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复垦置换项目实施协议书的具体要求和本次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该土地复垦置换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搞好土地平整及配套农田水利工程建筑物,营造农田林网,建立农业服务体系,将其建成高标准、高质量、高产稳产旱涝保收农田,彻底改变这一地区的落后面貌,满足业主对工程质量、施工工期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法规为前提,以“建优质工程、创文明工地、树企业信誉”为目标;特制定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建设情况1、工程名称:青口盐场大新片土地复垦置换项目(水利局片)2、建设单位:江苏省赣榆县国土资源局3、设计单位:南京江地土地开发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4、施工单位:江苏省赣榆县水利局5、监理单位:连云港正方监理工程有限公司6、计划开工时间:2006年3月28日7、计划竣工时间:2006年 6月30日8、质量等级:合格9、工程地点:项目区位于赣榆县青口镇东南,东至朱稽河闸,南至青口盐场、西至沭北运河,北至青口河;10、工程规模:项目区总面积132.31公顷(1984.7亩),预计新增耕地面积84.87公顷(1273.1亩),新增耕地率为64.14%;规划沿项目区南边及北边各新建一条斗渠,在两条斗渠的渠首各新建一座泵站。

斗渠总长5941m,比降1/10000。

农渠垂直斗渠,与农沟相间布置,间距为100m,农渠比降1/5000,布置农渠29条,总长6175m。

规划后斗、农渠均采用梯形断面,混凝土衬砌;项目区涝水主要通过农沟排入内河,布置农沟28条,根据排水降渍的要求,农沟间距取200m;新建灌溉泵站2座(1#站、2#站),新建农渠过田间道涵洞27座;农沟过田间道涵洞13座,农沟退水涵洞28座;新建农门29座;格田进、出水口247座;斗渠一的南侧,斗渠二的北侧及朱稽河的北岸各新建一条田间道;田间道均为砂石路面,宽4m,路基宽6m,长8338m。

沿农渠两侧布置生产路,生产路路面宽2m,路基宽2m,素土夯实,共84条,总长12340m,道路高出地面高度视沟渠堤顶高度而定。

营造防护林能够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改善田间小气候,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有利的条件。

规划沿田间道两侧布置防护林,根据当地气候与土质条件及当地防护林建设的经验,树种选用意杨,株距2.5m。

植树6672株。

11、工程内容:本项目主要有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其主要任务是:(1)土地平整根据项目区地形情况,考虑合理分配土方、挖填就近平衡,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使项目区田块方格化、规整化,便于机械化种植。

(2)农田水利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完善区内的农田水利设施,使项目区灌溉设计保证率达85%,排涝标准达到一日降雨200mm,2日排出的标准。

(3)田间道路工程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完善区内的道路交通网络,使之适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农产品的运输。

(4)农田防护林网工程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农田防护林网的覆盖程度,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植树成活率达到95%以上。

12、投资估算本项目主要有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项目预算投资5126907.49元,包括工程施工费4339248.23元,设备购置费116200.00元,前期工作费216962.41元,竣工验收费130177.45元,业主管理费93727.76元,拆迁补偿费90000.00元;不可预见费140591.64元。

项目投资估算详见表:项目投资估算表其中工程施工费(建筑安装工程费)详见下表设备购置费见下表其他费用详见表前期工作费竣工验收费详见下表业主管理费详见下表拆迁补偿费详见下表不可预见费详见下表(二)工程施工概况1、规划设计要求(1)土地平整工程土地平整本着合理灌排、节约用水、改良土壤、保水保土保肥、科学种田,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械作业效率的原则。

根据项目区地形情况,考虑合理分配土方、挖填就近平衡,尽量减少工程量,规划以斗渠、河道及道路为界,分区分别进行平整。

(2)田块规划田块长度的设计应有助于提高机械作业效率,有利于合理地组织田间生产过程、灌水组织工作和土地平整的要求。

田块宽度应满足机械作业、灌溉排水等方面的要求。

综合考虑项目区的地形特点及除涝防渍和机械化耕作、田间用水管理的要求,设计条田的宽度为100m,长度结合地形而定,长140~300m。

由于地块形状不规则,局部条田长度随地形条件有所变化。

稻田一般要求在田间保持有一定深度的水层,所以设计在条田内修筑田埂,将条田划分为若干格田。

格田的长度即为条田的宽度,即100m,格田的宽度取为25m。

田埂的高度定为0.3m,考虑埂顶兼作田间管理道路,设计埂顶宽度为0.4m。

(3)农田水利工程范河、沭北运河是项目区的骨干灌溉河道。

由于河流水位较低,项目区地面较高,无法满足自流灌溉的要求,必须通过泵站进行提水灌溉。

规划沿项目区南边及北边各新建一条斗渠,在两条斗渠的渠首各新建一座泵站。

斗渠总长5941m,比降1/10000。

农渠垂直斗渠,与农沟相间布置,间距为100m,农渠比降1/5000,布置农渠29条,总长6175m。

规划后斗、农渠均采用梯形断面,混凝土衬砌。

项目区涝水可以通过芦河、牛腿河及废朱稽河排入黄海,因此项目区能满足自排的要求。

项目区涝水主要通过农沟排入内河,共布置28条。

农沟与农渠相间布置。

根据排水降渍的要求,农沟间距取200m。

项目区各沟道长度及控制面积统计表项目区配套建筑物包括泵站、涵洞等。

本次规划新建灌溉泵站2座(1#站、2#站),新建农渠过田间道涵洞27座,农沟过田间道涵洞13座;农沟退水涵洞28座,新建农门29座,格田进、出水口247座。

项目区新建建筑物数量统计见表项目区配套建筑物数量统计表单位:(座)(4)田间道路工程项目区内只有零星几条道路,均为土路,且年久失修,基本不能满足项目区的交通要求,需要规划新建。

在斗渠一的南侧,斗渠二的北侧及朱稽河的北岸各新建一条田间道,田间道均为砂石路面,宽4m,路基宽6m,总长8338m,沿农渠两侧布置生产路,生产路路面宽2m,路基宽2m,素土夯实,共84条,总长12340m,道路高出地面高度视沟渠堤顶高度而定。

项目区新建道路统计见项目区新建道路统计表(5)农田防护林工程营造防护林能够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改善田间小气候,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有利的条件。

规划沿田间道两侧布置防护林,根据当地气候与土质条件及当地防护林建设的经验,树种选用意杨,株距2.5m。

经计算,项目区共植树6672株。

2、项目区地点特征项目区位于赣榆县青口镇东南,地处东经东经119°08′06″~119°11′36″,北纬34°43′12″~34°49′49″东至朱稽河闸,南至青口盐场、西至沭北运河,北至青口河;目前项目区内分布着大片的苇地、荒草地及盐田,土地利用率十分低下。

规划通过对大片荒草地、苇地及其它未利用地等的开发整理,共新增耕地面积84.87公顷(1273.1亩),净增耕地率为64.14%;项目区水资源丰富,灌溉、排涝骨干河道设施较为完善,可以满足土地开发项目实施后农业生产的需要。

项目区外骨干交通十分便捷,道路畅通。

但项目片内只有零星几条道路,均为土路,年久失修,路面凹凸不平,遇到雨天更是泥泞难行,需按统一规划进行改造、新建,以满足生产通行的需要。

项目区尚无防护林。

项目区内电力设施状况较好,有10KV高压线通往各片,能满足项目区用电的需要。

项目区离下口闸管理所较近,下口闸管理所可以作为项目实施的办公室,办公条件齐备,交通通讯均方便。

(三)施工必备条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要求,为了保质保量的按期完成任务,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做到项目实施有计划、有步骤、早安排、造准备。

1、根据土地平整设计和土方量的计算成果以及项目区的实际情况,运土采用1m3机动正铲挖掘机挖装车5t自卸汽车运土,局部高地采用59KW推土机推土,投入机械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铲运机,2、根据施工条件、具体工程性质和施工工作面,工程施工以机械施工为主、机械施工和人工施工相结合的施工方式,按工期、按质量组织落实民工50名。

3、建立健全各项管理体系,根据江苏省易地不补充耕地实施暂行办法规定结合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实行项目公告制,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项目合同制,项目审计制,严格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项目区建筑物构件必须落实施工单位先期制作,合理分配施工时间,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四)工程施工特点1、项目区面积较大,且较为分散,管理上稍有难度;2、项目区内有房屋和坟墓,需要赔偿;3、机械施工与建筑物交叉作业互为影响;4、项目区内只有零星几条道路,均为土路,且年久失修,给运输土方车辆带来不便;5、项目区内有部分养殖塘,且有淤泥给施工带来不便。

由于以上特点会给整个工程施工带来影响,必须到现场拿出具体的措施方案给予解决。

二、项目组织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按期完成,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打造优质工程,水利局成立土地复垦项目工程指挥部:政委:马济明;总指挥:张怡起:副总指挥:张怡起、徐国涛;成员:高圣泉、徐修林、王连和。

项目实行项目法人制,项目的法人对项目的立项、筹资、建设、工程维护实行全过程负责,项目工程指挥部具体负责对项目工程的动态管理、工程施工招标、工程施工监督指导、竣工验收、资金和物资使用、项目建设资金审计以及项目组织协调等工作。

指挥部下设1个办公室和8个工作小组,各工作小组要在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

1、项目办公室主任:张怡起副主任:王连和主要负责项目实施的日常工作,做好工程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工作。

2、工程协调组组长:张怡起成员:王连和主要负责项目的协调,图纸绘制、资料收集整理、技术指导等工作与县国土资源局密切协作,共同聘请监理单位,做好施工过程的全程监理,及时沟通施工进度,反馈存在问题,协调解决施工难题,结合项目区实际和施工情况,及时提出过程变更建议。

3、过程招标组组长;徐国涛成员:殷军、王连和具体负责项目工程的招标工作,并与中标单位按项目管理要求签订项目施工合同,进行合同管理。

4、工程指挥组组长;张怡起成员:王连和、唐志强具体负责项目工程的指挥协调工作,质量监督、测绘测量、现场指导、工程结算、制定并实施施工方案以及质量验收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