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道连接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国道连接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国道连接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工程概况xx镇与xx国道连接线道路工程K线路线起xx曲线交叉口(K0+000)向东前进约3.5公里折向东北方向从xx村八组的两个大塘之间通过,跨越xx河后与xx线平交,在xx河以南250-300m范围内前进至G204以东约1.6公里处折向北前进接通微路至xx国道,终点桩号(K11+869.299)采用22.5m双向四车道,设置中央分隔带宽3.0m(包括左侧路缘带2*0.5m),行车道宽2*2*3.75m,硬路肩宽2*1.5m(含右侧路缘带2*0.5m),土路肩宽2*0.75。

中央分隔带采用凸形。

本标段桩号为K0+000-K4+800,全长4.8KM,路面横坡2%,土路肩横坡4%。

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处路面标高。

2、主要工程数量软土处理:土石方数量为297601 m3,其中挖方38491 m3填方219908 m3石灰16085T,碎石土5412 m3,绿化素土33790 m3。

特殊路基处理换填碎石1432 m3,土工格栅9738 m2,主线用地427.26亩(含老路1.90亩),线外工程用地10.90亩(改移沟渠、道路等)取土坑用地136.80亩,临时用地86亩。

主要平面交叉2个。

3、地形情况该工程项目所经区域为xx腹地。

区域内xx河以南为xx堆积平原地区,路线处于xx平原区北沿,地势平坦,地貌形态简单,河网纵横密布,水系较发育。

地面标高一般3.9~5.5m。

沿线村舍稠密,多沿河流分布。

4、人员岗位职责项目经理:刘文松主持项目经理部全面工作。

项目副经理:配合、协调项目经理的工作,侧重抓:项目的生产、工序衔接、文明施工、协调各施工队之间的内部关系等。

项目总工:配合、协调项目经理的工作,侧重抓:工程计划,进度控制、施工过程中试验、测量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及报告等。

综合办公室:配合、协调项目经理的工作,侧重抓:项目经理部的人事、后勤、生活和安全生产,协地方关系,处理地方矛盾等。

工程科科长:配合、协调项目经理工作,侧重抓:工程技术、质量检查、工程计量、内业资料等。

财务科科长:配合、协调项目经理工作,侧重抓:工程成本控制、办理工程款、对计量支付进行把关审核等。

试验室主任:负责本项目的工程试验、质量巡查、质量监督工作等。

测量工程师:负责本项目的工程测量等相关工作。

计量工程师:负责本项目的工程计量等相关工作。

施工队队长:负责本项目的路基施工和管理工作。

二、项目施工总计划本分项工程工期要求为10个月,即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期间一个雨季一个冬季,有效工期非常有限。

该项目的特点是:路线短但填土高度较高、结构物较多、工期短、工序繁杂、质量要求高。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他们结合以往同类型工程的施工经验,科学地划分施工段落、合理地安排施工资源(人、才、物),认真地编写分项工程施工形象计划。

为实现这一总计划,以确保在合同期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首先要对分项工程计划进行细化,切实在拟定周、旬、月、季计划,项目经理重点抓计划的落实情况,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树立全局的观点,科学合理地调整、完善计划,抓关键工序和关键节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三、施工方法、顺序、时间1、项目施工总的指导思想:严格按xx镇与xx国道连接线道路工程合同文件和县交通局、项目管理部、驻地监理组的具体要求组织施工生产,采用系统化施工,责任制管理、运筹法工期以及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检测手段,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重信誉、顾大局、争创精品工程,在合同期内优质高效地完成合同要求的所有工程。

根据xx镇与xx国道连接线道路工程2012年度节点工期的要求,他们具体实施将采用流水作业,局部立体交叉,单项工程见缝插针,树立紧前不紧后的观点,充分利用有利的施工时机,昼夜拼搏,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等方法,确保计划完成。

2、施工顺序及时间安排(1)施工准备(2012年7月中---2012年7月底)进场后,他们在对进行项目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安排做好导线点、水准点的移交、联测复核工作,加密导线点、水准点,完成后,进行原地面标高测量,核算工程量。

试验室在此期间集中做好原材料试验,土的各种标准击实及砼配合比设计等,为下一步施工做好准备。

争取7月中完成实验室验收和以上基础试验工作。

(2)清表(2012年8月1日---2012年9月下旬)(3)清淤填塘(2012年8月上旬---2012年10月中旬)清淤填塘工作是项目初期的一大重点,它始终影响路基填筑,本项目河塘数量较多,为此,他们必须根据现有水位低的有利条件,集中优势兵力,打速决战。

(4)原地面处理(2012年9月10日---2010年10月30日)(5)基底填筑(2012年10月5日---2012年11月30日)(6)路基中部填筑(2012年10月30日---2012年12月5日)(7)40cm路床填筑(2012年2月1日---2013年4月30日)(8)圆管涵施工(2012年9月5日---2012年11月30日)四、施工安排和方法总说明1、施工任务的划分该标段的施工段落分成2个路基施工队,1个涵洞施工队;路基一队(队长:郭九海),承建K0+000~K2+516.3范围内的所有路基工程。

路基二队(队长:周俊洋),承建K2+516.3~K4+800范围内的所有路基工程。

涵洞施工队(队长:陈占和),承建K0+000~K4+800范围内的13道管涵。

2、影响工期的关键节点(1)原地面处理是本标段的一个关键节点,本路段地处水田区,地下水位较高,是影响该标前期的关健节点。

(2)河塘清淤,本标段范围内的河塘较多,也是影响本标段工期的关键节点。

五、路基施工1、路基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原地面处理→软基处理→分层填筑碾压→整理路拱→刷坡2、沟塘处理对于路堤范围内沟塘,首先将塘中的水抽干排净,并清除淤泥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分层回填5%灰土至原地面,要求压实度大于90%。

3、原地面处理一般地基路段的填方施工前,应对原地面进行清理及压实,根据测设的路基边线,组织推土机清除地表15cm 耕植土,把耕植土运至路基以外的指定地点堆放。

地表土清除完毕后,在路基范围内原地面采用翻松20cm掺5%石灰土翻拌均匀并整平。

然后用压路机进行碾压,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附近,再进行碾压,确保压实度不小于90%。

4、路基土方填筑试验段在路基正式填筑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段,用路堤填料铺筑长度不小于100m试验段,试验前应并将实验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试验时应将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变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含水量等记录下来,若试验结果达到质量检验标准,即可将试验结果记录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批准后的施工工艺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并可将试验段作为路基的一部分。

否则,应予挖除,重新进行试验。

5、路基土方填筑在路基土方填筑试验段落取得成功,并将各项资料(试验时的记录等)及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正式进行路基土方填筑。

A、路基填土高度>1.19M,清除15CM耕植土后,原地面翻拌20CM掺5%石灰处治,压实度90%;其上填筑一层20CM5%石灰处治土,压实度92%;中部填筑掺5%石灰处治(下路堤压实度按93%控制,上路堤按94%控制),路床顶面以下40CM填筑6%石灰处治土,压实度96%。

B、路基填土高度≤1.19M,清除15CM耕植土后下挖至路床顶面以下80CM,然后翻拌20CM掺5%石灰处治,压实度90%;其土填筑两层各20CM5%石灰处治土,压实度92%、94%,路床顶面以下40CM填筑6%石灰处治土,压实度96%。

C、压实度是路基土方填筑质量的重要指标,该项目部将从压实度工艺上严格加以控制,具体工艺如下:平整完毕的填土,当含水量接近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个百分点时开始辗压,先用轻型压路机按由边缘到中间的原则稳压两遍然后用振动压路机按由边缘到中间、先慢后快的原则碾压至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每层路基填筑严格按规范填筑,辗压完毕后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批准,不得进行下一层施工,并根据监理工程师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直到达到规范规定的各项质量指标。

路基施工每侧超宽30cm,材料采用相应层位相同填料处理。

土方路基检查及验收严格执行技术规范。

路基土方填筑还必须遵循技术规范有关规定与要求进行施工。

6、铺设土工格栅(1)、此方法用于原地面及原地面以上40cm铺设单向土工格栅,防止出现不均匀沉降,或稳定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路段。

(2)、土工织物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按图纸施工,铺设时,土工织物应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

其重叠、缝合和锚固应符合图纸要求。

土工格栅搭接应在20cm以上。

搭接可采用塑料绳进行之字形绑扎,土工格栅上第一层填土采用轻型推土机或装载机进行填筑;所有施工车辆、机械只允许沿路堤的轴线方向行驶。

(3)、施工过程中土工格栅不应出现任何损坏,以保证工程质量。

7、台背回填处理桥头锥坡台背范围内路基基底以上掺6%石灰土处治,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处理,分层填筑、夯实,在台背填土处每层不超过15cm,用冲击夯分层夯实,能用压路机的尽量用压路机施工,保证台背的压实度,防止台背自然下沉影响路基质量。

8、路基表面排水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随时排除路基表面的雨水,路基表面应确保平整,具有一定的横坡度。

六、圆管涵施工1、技术及砼准备A、施工人员首先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了解施工现场,分析圆管涵位置布置及与涵洞流水高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情况、施工设计图的要求制订详细施工方案,并按施工方案中的要求对各岗位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

B、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杂物,保证一个测放工作面。

以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导线为基准点,用全站仪放出纵、横轴线,根据平面尺寸放出圆管涵平面位置,并依实际土质情况及挖深,放出台阶形边坡,撒出石灰线。

C、砼的拌制和浇筑,采用预制场砼现场浇筑,辅助配以翻斗车、机械振捣的程序进行。

2、施工工艺流程A、平面位置的确定首先测量人员由经复核满足进度要求的导线点放出涵洞的地面中心点位,并在管涵轴线方向埋设好施工控制桩。

B、基坑开挖应根据已确定位置,用挖掘机或人工开挖到设计高程。

C、换填施工基槽开挖后,应紧接着进行碎石换填施工。

碎石厚度为50cm左右,宽度不小设计值,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实;换填层要分层摊铺压实,不得有离析现象。

D、砂垫层铺设和基础砼的浇筑在换填结束后,根据设计的厚度进行砂垫层的铺筑并夯实,然后进行基础砼的浇筑,浇筑砼时应分两层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应保证圆管就位后向下有5CM左右孔隙,圆管正确就位后与圆管护膀一次浇筑。

E、管节的预制和安装本标段涵管,委托水泥管厂集中预制。

预制管内外表面应平直圆滑,无破裂、蜂窝麻面、剥落、露筋等缺陷,尺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涵管应与合格证或相关质检证明同时交付经理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