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稳态流动、非稳态流动、理想流体、表压强、真空度、直管阻力、局部阻力2.依据雷诺准数从高到低,管内流动流体的流动状态可划分为层流区、过渡区、湍流区。
3.大气压强为9.81×104Pa时,真空度1×104Pa对应的绝对压强是 8.81*10^4 Pa。
4. 一定流量的水在圆形直管内呈层流流动,若将管内径增加一倍,流速将为原来的( A)倍。
A 0.25B 0.5C 2D 45.某液体在一等径直管中稳态流动,若体积流量不变,管内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假定管内的相对粗糙度不变,则层流时,流动阻力变为原来的(C )。
A.4 倍 B.8 倍 C.16 倍 D.32 倍6.大气压强为9.81×104Pa时,表压1.2×103Pa对应的绝对压强是(A )Pa.A 9.93×104 B9.69×104 C 9.81×104 D 9.69×1037. 水以2m·s-1的流速在Ø35mm×2.5mm钢管中流动,水的粘度为1×10-3Pa·s,密度为1000kg·m-3,其流动类型为( B )。
A. 层流B. 湍流C. 过渡流D.无法确定8. 装在某设备进口处的真空表读数为-50kPa,出口压力表的读数为100kPa, 此设备进出口之间的绝对压强差为( A )kPa。
A. 150B. 50C. 759. 如左图安装的压差计,当拷克缓慢打开时,压差计中的汞面将( B )。
A. 左低右高B. 等高C. 左高右低D. 无法确定10.现要输送45m3.h-1的水,若管内水的流速约取2.5m.s-1,则可选(B )钢管。
A. φ76×3mmB. φ88.5×4mmC. φ108×4mm11.请用所学知识,解释空气能够托起沉重的飞机飞行的原因。
12.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船吸现象”。
第2章1.离心泵安装在一定管路上,其工作点是指离心泵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2.离心泵的叶轮有__开式_____、___半开式____和____闭式____三种类型。
离心泵在启动时应先将出口阀___关闭____,目的是使启动电流减小___以保护电机____________。
往复泵在启动时,其出口阀必须_____关闭______.3.下列不属于离心泵的流量调节方法的是(D )A改变管路特性曲线 B改变泵的转速C 切割叶轮外径D 旁路调节4、离心泵吸入管路底阀的作用是( D )。
A、阻拦液体中的固体颗粒;B、避免出现气蚀现象;C、维持最低的允许吸上高度;D、防止启动前充入的液体从泵内漏出;5.当离心泵叶轮中心处的液体压强小于操作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时,泵内将发生(A )现象。
A汽蚀 B气缚 C漏液 D 冻裂6.启动离心泵之前,应先灌泵,以避免出现(B )现象。
A汽蚀 B气缚 C漏液 D 冻裂7. 离心泵的效率η和流量Q的关系为( B )。
A. Q增大,η增大;B. Q增大,η先增大后减小;C. Q增大,η减小;D. Q增大,η先减小后增大。
8.下列有关离心泵主要部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 闭式叶轮的叶片两侧均设有盖板,效率较高B离心泵的外壳形状呈蜗牛壳形,故又称蜗壳C 常用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D 机械密封装置紧凑,使用寿命短9.何谓气缚现象?如何防止?/离心泵启动前为什么要灌泵?10.什么是汽蚀现象?它有什么危害?11.如何改变离心泵的工作点?/离心泵的流量调节方法有哪些?第三章1.搅拌过程中,下列方法中,不能消除打旋现象的是( C )A 设置挡板 B搅拌器偏心安装 C提高搅拌速度 D搅拌器偏心且倾斜安装2.下列搅拌器中,属于小直径高转速搅拌器的是(A )A推进式搅拌器 B桨式搅拌器 C框式搅拌器 D螺带式搅拌器3.下列搅拌器中,适用于低黏度液体搅拌的搅拌器的是( A )A旋桨式搅拌器 B桨式搅拌器 C锚式搅拌器 D螺带式搅拌器4.下列搅拌器中,适用于固体悬浮的搅拌器的是( D )A直叶圆盘涡轮式搅拌器 B弯叶圆盘涡轮式搅拌器C直叶开启涡轮式搅拌器 D弯叶开启涡轮式搅拌器5.下列搅拌器中,适用于气体吸收的搅拌器的是(A )A圆盘涡轮式搅拌器 B桨式搅拌器 C推进式搅拌器 D开启涡轮式搅拌器5.搅拌器的强化措施有哪些?6.什么是打旋现象?如何抑制?7.推进式搅拌器和涡轮式搅拌器的导流筒安装方式有何不同?第一章2.层流区、过渡区、湍流区3.8.81×1044.A5.C6.A7.B8.A9.B 10.B第二章1.离心泵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2.开式、半开式、闭式、关闭、使启动电流减小,以保护电机,打开DDABBD 第三章CAADA第4章萃取萃取的特点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1. 关于超临界CO2萃取法,适用于热敏性、易氧化药物成分的提取。
A超临界CO2临界压力为7.38MPa,属于中压范围。
B超临界CO2萃取的产品纯度高,特别适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C 超临界CO2萃取法易于萃取极性的物质。
D超临界CO22.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间的( C )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
A 挥发度B 离散度C 溶解度D 密度3.在萃取设备中,对腐蚀性流体体系,宜选用设备为();对有固体悬浮物存在的体系,宜选用(A)。
A、填料塔和转盘萃取塔B、转盘萃取塔和填料塔C、筛板塔和填料塔D、筛板塔和转盘萃取塔4.超临界流体、超临界萃取5.中药材的提取大致可分为、、、等几个阶段。
6.萃取装置中,根据两相接触方式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类。
填料萃取塔属于____________,筛板塔属于____________。
7.常用的固液提取方法有哪些?8.简述平转式连续提取器、罐组式逆流提取机的工作原理。
9.选择萃取剂时需考虑那些因素?其中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第5章过滤与沉降1.要使微粒从气流中除去的条件,必须使微粒在降尘室内的停留时间( A )微粒的沉降时间。
A. ≥;B. ≤;C. <;D. >2.以下气体净制设备中,除尘效率最高的是( B )。
A.旋风分离器;B.静电除尘器;C.袋滤器;D.降尘室3.下列属于连续过滤机的是( D)A.板框压滤机B.全自动板式加压过滤机C.高分子精密微孔过滤机D.转筒真空过滤机3.常见的层降分离方法有重力沉降和。
4.工业上的过滤操作有和之分。
5.沉降是借助某种力的作用,利用分散相与连续相之间的,使两者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颗粒与流体间的分离。
6.板框压滤机采用洗涤法,洗涤液穿过两层滤布及整个滤饼层,其流经长度为过滤终了时滤液流经长度的,流通面积却只有后者的,故洗涤速率约为过滤终了时的。
7.叶片压滤机采用洗涤法,洗涤液与过滤终了时滤液流径,洗涤面积与过滤面积,故洗涤速率(<、>、=)过滤终了时过滤速率。
8.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的推动力均为,渗析的推动力为,电渗析的推动力为。
9.除去空气中数量较多且较大的尘埃可采用、和等方法,较小的尘埃和细菌可用洁净空气净化系统专用过滤器予以除去。
10.恒压过滤自由沉降11.简述助滤剂的作用与用法。
第6章吸附与离子交换1.常用吸附剂及特点。
2.根据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作用力性质不同,吸附过程可以分为和。
物理吸附过程是可逆,化学吸附过程往往是不。
通常情况下物理吸附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
3.无论何种炭都需要经过才能成为活性炭,活化的最常用方法是,活性炭是(极性、非极性)吸附剂。
活性炭含水量增大,吸附能力。
4.下列属于多分子吸附理论的是()A Herry 方程B Freundlish方程C Langmuir方程D BET方程5.离子交换树脂失效后,可以用()方法恢复交换能力。
A 反冲洗B 交换剂再生C 正洗D 混脂6.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具有活性交换基团的不溶性高分子共聚物,其结构由、和三部分组成。
3.吸附剂的再生方法4.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第7章传热1.热量传递有热对流、热传导和层流内流三种基本方式。
2.某圆形管道外有两层厚度相等的保温材料A和B,温度分布线如右上图中所示,则λA______λB (填“﹥”或“﹤”),将____A__层材料放在里层时保温效果更好。
3.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保温层中,如果某层材料的热导率越大,则该层的热阻就小;其两侧的温度差就。
4.间壁传热是集和于一体的综合传热现象,而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于中。
5.工业采用翅片状的暖气管代替圆钢管,其目的是(C )。
A. 增加热阻,减少热量损失;B. 节约钢材、增强美观;C. 增加流体的湍动,提高传热效果。
6.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是( D )。
A. 恒温传热和稳态变温传热;B. 导热给热和热交换;C. 气化、冷凝与冷却;D. 传导传热、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7.流体主体与器壁间的对流传热,其热阻主要存在于( C )。
A. 流体主体内B. 器壁内C. 层流内层中D. 流体湍流区域内。
8.对一台正在工作的列管式换热器,已知αi=116w/m2.K,α0=11600 w/m2.K,要提高传热系数K,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是( A )。
A. 设法增大αi B. 设法增大αC. 同时增大αi和α9. 间壁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相差较大时,要提高K值,关键在于提高对流传热系数a(B )之值。
A. 大者B. 小者C. 两者10.稳定的多层平壁的导热中,某层的热阻愈大,则该层的温度差( A )。
A. 愈大B. 愈小C. 不变11.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传热,当热量通过滞流内层时,主要是以( A )方式进行的。
A. 热传导B. 对流传热C. 热辐射12.蒸汽中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会使它的对流传热系数α值( A )。
A. 降低B. 升高C. 不变13.在稳定变温传热中,流体的流向选择( B )时传热平均温度差最大。
A. 并流B. 逆流C. 错流D. 折流14.( C )是一种以电磁波传递热能的方式。
A. 传导B. 对流C. 辐射15.多层平壁热传导,各层平壁的导热速率( C )。
A.不相等B.不能确定C.相等D.下降16.两流体在套管换热器内传热,若热流体由90℃冷却到70℃,冷流体由25℃加热到60℃,则平均传热温度差为( D )。
A.并流和逆流均为61.25℃;B.并流为80℃,逆流为42.5℃;C.并流为37℃,逆流为29.4℃;D.逆流为37℃,并流为29.4℃17.夏天电风扇之所以能解热的原因是因为( B )。
A.它降低了环境温度B.产生强制对流带走了人体表面的热量C.增强了自然对流D.产生了导热18.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 A )。
A.蒸汽的温度B.空气的出口温度C.空气进、出口的平均温度D.无法确定19.冷、热流体在换热器中进行无相变逆流传热,换热器用久后形成污垢层,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于无垢层相比,结垢后的换热器的K(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