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进行到底
【内容提要】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是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必须让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开展了《<巧用语文课前三分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的微课题研究活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课前三分钟演讲
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
言文字的能力。
也就是说,必须让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同时,语文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在这四种能力中,“说”则是一种最主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主要形式。
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他们以精妙绝伦的言语力破群雄的故事至今传颂不绝。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少学生面对一两个人会说,甚至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面对比较多的人或于大庭广众时,他们就“噤若寒蝉”,“三缄其口”了。
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魅力、受欢迎的人,应该成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目标之一。
而课前三分钟演讲就是一种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很好训练方式,它也是人类交流思想、阐述观点、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是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里所说的“课程”不一定是某篇既定的“课文”,也不一定是某
本特定的“教材”,它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师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创作者和开发者。
在这种理论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自己开发课程资源,进行语文教学活动。
我们学校2014级初中语文备课组就在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开展了《<巧用语文课前三分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的微课题研究活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把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我在所带教学班做了如下尝试:
一、具体做法
1、确定演讲内容。
七年级学生刚步入中学,来到博外,开始全寄宿制学习,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都有很多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所以第一学月以“我的博外生活”为话题,学生有太多话可说,感动的、伤心的、痛苦的、酸涩的、忙碌的生活片段,同学们通过3分钟课前演讲得以精彩呈现,增进了师生情感、同学友谊。
第二学月则把主题确定为“我的亲情故事”,让同学们搜索刻骨铭心的亲情记忆,讲述亲人带给自己的温暖或是影响,从讲与听中让学生学会感恩。
第三学月主题则为感恩小学老师,让学生回忆6年小学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并真情讲述,引导学生要随时怀揣感恩之心,记得有空给老师打个电话、发条信息,或是亲自去看看恩师。
通过前三学月的演讲,学生彼此已经比较了解,并进入第二轮演讲,所以第四学月我则让同学们自主选题,想讲什么就讲什么。
2、搭建有效平台。
说的能力能影响写作能力,但演讲毕竟不是写作,要想把演讲能力直接转化为写作能力,就必须给他们搭建一个有效转换的平台。
先让每位要参加演讲的学生把演讲的内容事先写出来。
然后教师对演讲内容进行面批,对演讲技巧进行面授。
在经过教师的文字指导和演讲指导后再进入课堂,这样,效果就更好了。
而每周的阅读摘记和随笔也为课前三分钟演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积累,往往同一个话题内容既读又写,并为说做了铺垫,读、写又是说的落实、巩固和延伸。
这样的链接,既提高了说的能力,又培养了读的兴趣,更提高了写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度,扩展了分析问题的广度,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3、使活动走向深化
第一轮演讲主要由我为大家主持并点评,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肢体语言等方面全面点评。
第二轮演讲则由课代表主持,抽取1-3名同学精心点评,说说如何围绕话题选择材料,如何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如何运用声音的抑扬顿挫来提高演讲的质量、增强演讲的魅力。
再让学生现场举手,为你喜欢的演讲选手投票,凡是获得一半以上支持率的同学周末皆发喜报,可获得家长的适当奖励;第二轮演讲,我与学生商议后达成,学生演讲后,老师投票打分(老师有10分的打分权限,每一分等同于一张学生支持票),总得分须38人(含老师10分投票分)支持票以上(全班总人数50人)当周可获得喜报一张;第三轮演讲必须获得35以上同学的支持,老师打分不低于7分;第
四轮需根据得票得分得票情况,每周评选一名周冠军,每月评选一次月冠军,现已进入如火如荼的第四轮……
4、注重教师指导
教师要对“课前三分钟演讲”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内容确定,话题提供,情景创设,组织安排,演讲方法上进行具体的指导,演讲过程中,还要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姿态气质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师言传身教,自始自终应把握正确的指引方向,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不放任自流,任由学生随意“演讲”,从而锻炼学生的胆量、口才,发现和点燃学生思想进步的火花,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意识。
二、收获感悟
通过一年的课前3分钟演讲尝试,学生有了不小的进步。
学生韩雨杏如实说:大半学期走过,我又迎来了我的第二次演讲,也是我这学期最后一次演讲,我决心不留下遗憾。
总结了第一次演讲的过失,我全身心的投入到演讲中,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的念着,哪些地方需要什么动作,什么语调,声音一定要洪亮··········
第二次演讲,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可上台时心中却还是那么紧张,我深吸一口气,开始展示我这一个多星期努力的成果。
演讲还算成功,同学们给了我最真挚的一票,有3同学投支持票,我心中却心存感激,如果没有他们,我就没有提升的空间了!
演讲后我对自己的评价是:总体不错,声音洪亮,欠缺了适当的肢体语言,中途卡了壳,望下次努力!可惜这学期没机会再演讲了。
期待下学期的演讲!呃,一定要准备更充分,语言更流畅,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去感染更多的同学!
学生毛雨菡坦言道:这是我第二次演讲,比起第一次照着稿子读这次脱稿演讲有很大进步。
虽然还是有点紧张不敢看台下同学的眼睛,不过也找到了演讲的感觉,相信下一次演讲一定会有突破。
学生王慧在周记中写道:虽然这学期,我只演讲了两次,但这两次却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第一次演讲告诉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我获得了47票。
第二次演讲告诉我:在准备充分的时候,我所要做的是努力去争取曾经没有给我投票的同学的支持。
我想这是一定的!当我们获得某种成绩时,我们总想获得更好的成绩!不前进就倒退,只是两个字的区别,但效果却截然不同。
我的选择也是一定的:前进!
一年多的实践,学生吴鑫卓、严梓瑄、陈舒婷、蒲诗敏、王慧、刘思仪、胡采熠、李佳钰……俨然成为了演讲的高手,竟可以围绕一个主题侃侃而谈,让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学生通过演讲有这么多收获时,我相信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我们的坚持是值得的!课前3分钟演讲活动开展一年多了,孩子们成长着,收获着,我相信更多精彩还在未来的征程上!
三、今后努力方向:
1、由有准备的演讲向即兴演讲过渡;
2、演讲主题序列化
3、每次演讲稿形成电子文档张贴在教室后面的文化墙上,供同学们参观学习,定期收录成册,优秀的稿子向学校网站、出版社及时推荐;
4、评选演讲周冠军、月冠军、学期冠军,并颁奖,激励同学们踊跃参加。
我相信持之以恒地将语文课前3分钟演讲活动进行到底,孩子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听说读写的能力必定会提高,初中生活一定会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