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v3

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v3

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阅读摘要:信息化建设与现代企业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从集团企业信息化愿景描述开篇,然后提出当前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瓶颈,并寻找解决方法,同时提出集团信息化整体规划。

提示:文中加粗下滑线斜体文字为阅读要点。

目录一.智慧集团企业展望 (2)二. 集团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 (5)(一)信息化建设工作成果 (5)(二)信息化工作瓶颈 (6)三. 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 (7)(一)统一信息化管理平台架构 (7)(二)集团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 (8)(三)集团信息化建设工作内容 (9)(四)信息化体系建设 (12)(五)信息化应用建设 (13)四. 总结 (17)一.智慧集团企业展望智慧型企业是具有前瞻性的,能够最充分、敏捷、灵活、有效地运用资源的企业,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并且企业文化能够在企业员工中得到快速“内化”,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

无论企业规模有多大,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智慧型企业可以突破人力的局限,将自己的管理边界扩展得更远。

企业信息化发展目标和智慧企业建设目标是不谋而合的,所以建设智慧集团企业是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目标。

什么是智慧企业,或者说什么是智慧集团企业?通过以下七个应用场景的描述,可以体验智慧集团企业的魅力:场景1---胶工小李下午17时,小李通过信息终端(手机、电脑等)接收到其工作林段的天气情况、最佳割胶时间、胶水预测产量等数据信息。

夜间小李进入胶林开始工作,在自动割胶刀的帮助下快速完成了工作,并有效提高了个人产能。

小李割胶完成后离开胶林,自动胶水采集器将帮助小李进行胶水收集,采集器完成胶水收集后将自动发送所在胶林产量信息到数据库,并将该数据信息分发给小李。

小李获得信息后,在自动胶水采集器前收集胶水后送往收胶站。

场景2---收胶站小王小王开始一天工作了,首先通过信息终端将获取到所属地区胶林产量信息,此时胶工小李将胶水送达收胶站,小王对送达胶水进行过磅和干含快检操作,检测数据将自动发送至到数据库,如果胶水过磅实测重量和自动胶水器采集提取的重量超过容许范围,信息终端将自动提示小王进行差异跟踪,同时胶工小李也将收到过磅重量和干含快检数据,胶工小李如果对该数据无异议,将在信息平台中进行确认操作,以此作为结算依据。

场景3---加工厂小陈加工厂小陈工作也是由信息终端数据传送开始,首先小陈将接到所在区域的实际胶水产量信息和收胶站实测重量、干含快检等信息。

运送胶水的车辆到达后,胶水将注入加工厂的流体计量设备中,设备运行后会将胶水重量和干含及其它检测值自动发送到数据库,同时分发该信息给小陈以及胶水供应商,如无异议确认后,系统将使用该数据自动完成原料入库操作。

原料生产加工后,统一使用带有信息标签的包装袋进行包装并入库。

场景4---总部小刘小刘是一名新入职员工,入职时会在人力资源部领取统一信息平台登录账号,初次进入系统后,引导培训系统帮助小刘完成公司业务和其相关工作职能培训,以便协助小刘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很快小刘发现统一平台可以帮助他完成几乎所有的工作职能,同时统一平台的内部交互功能将帮助小刘和其他同事、领导沟通。

让他感觉到企业不但具备高效协同能力,同时更加具备融洽的沟通交流。

场景5---销售部吴总吴总管理集团销售工作,每天会第一时间接收到产品实时库存、销售量、市场价格走势等一系列数据。

同时数据分析系统也将提交最佳库存量、最佳销售价等预测分析数据给吴总,协助他完成销售任务的制定和下达。

场景6---集团总裁总裁开始每天的工作,信息终端会将当日工作日程安排发给总裁,同时集团各业务板块的数据也将汇总后呈现给总裁。

如果出现重大风险点,也会第一时间在系统中给总裁发出提醒。

各类文件审批会自动按重要程度排序后在系统中提交给总裁审批,在审批同时总裁可以通过追溯系统查到该文件的所有相关信息。

如果总裁出差在外,可以通过系统实时发起视频会议以便同公司内部人员进行沟通安排工作。

而平台中的风险控制系统和商业智能系统也将给总裁在决策时提供有效支持。

通过上述几个简单应用场景,描绘出了智慧集团企业的雏形。

虽然其中90%以上的系统和专业设备还都没有建成或发明,但从当今信息化技术程度和集团企业实际来看这些系统建设和设备发明均是有条件的。

另一方面从实际上来讲智慧型企业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无论企业的战略、人员和流程都是随着企业发展变化而不断的变化。

将这种变化的突发性、不可控性转换为自然的,顺滑的,这就是智慧企业的智慧所在。

当企业中有一个好的想法和做法时他能够透过企业的信息平台得到快速的克隆实现,这就是智慧企业信息化成功应用。

我们在建设智慧集团企业时就要从这点出发,信息系统平台的高强度适应性、智能学习能力将成为重要关注点。

二. 集团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一)信息化建设工作成果从2012年开始集团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完成了一系列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涵盖基础环境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化团队建设三个方面。

基础环境建设,目前已建成集团企业数据中心IDC(Internet Data Center)机房。

机房中安装了信息技术设备(计算机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交换机等)、低压配电设备、UPS设备、空气调节设备、安防设备、消防设备、动力及环境监控设备等。

其环境满足设备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电气安全、电源安全、防水、抗震、防雷击和接地等要求。

机房的建成不但给各个信息系统提供安装运行保障,同时也满足了上市公司对数据安全性的保障。

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已建成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用友NC)、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用友NC)、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蝶EAS)、企业内控管理系统(北京普信)、企业视频会议系统(北京威速)、企业OA协同管理系统(北京金和)、企业门户网站等系统。

这些应用系统在不同方面满足了集团的需求。

其中规模最大的信息化项目供应链系统的实施将集团生产加工销售管理方式实现了流程化,改变了人工方式的不透明化,降低人为干扰因素,将产品的实物和账务的差异显著的降低,并通过系统应用发现了集团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为集团管控提供了有效的支撑;而财务系统则已经推广到集团各级分子公司,形成了集团统一的财务管理模式;OA系统则初步解决了集团总部和分子公司上传下达文件的不便利问题。

信息化团队建设,目前集团信息化团队由3人组成,团队承担了包括基础环境建设管理、信息项目建设、业务系统维护管理、基础维修等工作。

团队成员均有10年以上IT从业经验。

(二)信息化工作瓶颈在总结信息化工作取得成果同时,集团还面临很多信息化工作瓶颈,具体问题如下:1、集团发展脚步扩大,将会涌现越来越的外部机构(外地、海外)和越来越多的业务模式,当前的信息系统无法支撑这种发展性需求。

2、信息化建设初期投资成本大,见效慢。

各IT系统分散,整合难,数据共享问题会日益突出。

3、集团业务过程管控难。

市场信息收集反馈不及时,不准确,造成决策难,成本高。

4、企业沟通效率低,成本高。

外部沟通不通畅,缺乏有效客户管理手段。

5、企业人员结构参差不齐,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较低。

6、大环境的前提下信息化投入不足,信息化程度低,无法应用信息化提高竞争力。

面对上述问题,要实现智慧集团企业,发展集团信息化,就需要建设一个聚合多种服务的统一平台,通过独立研发并结合市场成熟产品的综合模式打造这个平台。

使其具备高适应性、快速反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为集团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三.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2013年初提出了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三年规划,通过一年多实践,发现如下问题:1、集团信息化项目推进难,首先项目审批流程冗长,其次项目实施过程各业务岗人员由于工作繁忙配合度不足。

2、信息化团队成员少,无法支撑需要进行技术性研究的项目。

3、三年规划无法跟上集团不断的发展变化要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以该规划为基础,并结合集团企业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智慧集团企业的目标,即:在信息化范畴下建设一个能满足全集团发展性需求,具有高度适应力,具备学习能力,可快速部署新业务需求的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一)统一信息化管理平台架构根据集团实际情况,并结合2013年规划,设计出以集团战略规划为前驱,服务于集团员工和客户,可以统一管控集团人财物,并可支撑集团决策和风控的平台。

平台由信息化体系和信息化应用两部分组成,体系建设是应用建设基础,同时体系建设也会在应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日臻完善。

具体架构图如下: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架构图(二)集团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为了更好的实现规划目标,需要遵循合理的建设原则,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统一规划、规范管理、分步实施,创造价值”。

统一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规范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强力手段;分步实施,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必经之路;而创造价值,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

➢统一规划以建设统一平台为目标,通盘考虑,合理集中应用系统,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开发维护成本;逐步加强各系统之间的集成。

➢规范管理明确集团总部和分子公司企业组织机构的职责,加强信息化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信息化工作管控流程,明确流程交接的边界和流程的负责者,在实施中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同时对已有的流程进行优化和规范;建立合理的信息化体系和明确的指标,并在相关系统中嵌入更多的流程和监测机制,保证信息化体系有效实行。

➢分步实施根据业务的优先级,充分考虑不同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制定系统开发和升级计划,实现平稳过渡,不影响业务,降低实施风险。

在逐步实现系统间共享的基础上达到统一平台的目标。

➢创造价值统一平台中各系统建设都应以加强集团资源的管控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对业务运营状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为决策者提供有效支持为出发点。

避免信息化建设中的盲目建设、重复建设。

(三)集团信息化建设工作内容为了实现智慧集团企业建设目标,需要明确实际工作内容,即统一平台的建设规模和方向,主要归纳为以下四点:1、从传统资源分散管理发展为归一化资源集中管理,从而明确统一平台建设规模,同时提升了数据存储安全性、便利性,为未来建设企业知识平台、智库提供坚实基础。

如下图:2、从传统垂直式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发展为云计算管理系统建设,从而为统一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方向,达到降低系统运维成本,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的。

如下图:3、从传统信息沟通模式发展为社交化信息沟通模式,从而为统一平台建设提供最佳沟通机制,扩大平台沟通范围,保证沟通信息永久保存。

如下图:4、从传统信息传递模式发展为移动化信息传递模式,从而为统一平台提供更加广泛的终端支持以及良好的用户使用体验,同时突破了传统PC工作办公限制,达到随时随地快速处理的目的。

如下图:实现智慧集团企业建设,从远期来看,是逐步完成上述工作建设的过程;而目前基于集团实际情况,2013年提出信息化规划的工作目标,依然可以做为近期信息化工作方向,即:实现“业务可控、问题可溯、数据可查、安全可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