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六年级数学计算题]六年级数学分数计算题

[2017六年级数学计算题]六年级数学分数计算题

[2017六年级数学计算题]六年级数学分数计算题【试卷考卷】六年级数学分数计算题篇1:六年级分数应用题带答案1、一缸水,用去1/2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2、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还剩多少米?3、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4、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6、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7、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一条裤子多少元?8、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9、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分数应用题的答案:1、分析:用去1/2和5桶,还剩30%,可以理解为,5桶所占的分率为1-1/2-30% (从单位1中去掉1/2和30%),当然,也可以画线段图来理解。

所以列式为:5÷(1-1/2-30%)2、分析: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题中的7/10的单位1为“它”也就是一根钢管10米,1/3的单位1是第一次截去后余下的钢管的长度,两个分数的单位1不相同,所以要统一单位1,即都转化为这根钢管的几分之几),显然,“第一次截去它的7/10”不用再转化了,重点是“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转化为第二次截去了这根钢管的几分之几,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次截去了余下(就是1-7/10)的1/3,就是第二次截去了1×(1-7/10)×1/3,就是第二次截去了这根钢管的(1-7/10)×1/3=1/10所以10对应的分率为单位1减去第一次截去了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减去第二次借去了单位的几分之几列式为:(1-7/10)×1/3=1/1010÷(1-7/10-1/10)=省略自己计算3、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分析:由题中的“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5千米”条件可知道,2/3已经超过了中点1/2,画线段图可以理解,16.5千米对应的分率为2/3-1/2所以列式为16.5÷(2/3-1/2)4、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分析:由题意“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个”意味着,师傅做了徒弟做的数量(总数的2/7)再加上21个,徒弟(总数的2/7)和师傅(总数的2/7再加上21个)共做了这批零件就是单位1可以理解为,21个零件所占的分率为1-2/7-2/7所以列式为21÷(1-2/7-2/7)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分析:要想求出两次共取出多少袋?必须先知道单位1也就是总数是多少?所以先求单位1这批化肥总数是多少?由题意分析,找准已经量和其所对应的分率各式多少就很容易求出单位1了。

第一次(总数的2/5),第二次(总数的1/3少12袋),剩下24袋,这意味着,12袋和24袋对应的分率为单位1中去掉2/5再去掉1/3所以列式(12+24)÷(1-2/5-1/3)但这是求的单位1这批化肥的总数结果为135袋再求两次共取出多少袋?135×2/5+135×1/3-12=87(袋)(大家要写详细过程)6、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分析:由题意想到数量关系: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已经知道为1152千米速度和为货车和客车的速度和,货车已知为每小时行72千米,先求客车的速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点(在这句话”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2/7”中,客车的速度为单位1,求单位1所以客车的速度为72÷(1+2/7)可以画线段图来理解)所以列式客车的速度72÷(1+2/7)=56千米/ 时1152÷(72+56)=9(小时)这个题很经典,必须弄明白。

7、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一条裤子多少元?分析:这类问题有很多种解法,只要合理答案符合就可。

我们把这类问题转化成比的思想来解答。

由“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可以知道上衣的价格与裤子的价格的比为5:3,一件上衣比裤子贵160元,也就是160元对应的份数为(5-3)份,所以先求一份再求裤子所对应的3份列式为160÷(5-3)×3=240(元)当然这类的问题也可以用分数的思想,列方程来解决解:设上衣的价格为x元(最后我解释为什么设上衣的价格,而不设问题中所问的一条裤子的价格为x元呢?)根据数量关系:一件上衣的价格-一条裤子的价格=160 列出方程X - 3/5x =160解出x=400裤子的价格为3/5x=400×3/5=240(注意这里不带单位,为什么?我们常常讲这里不解释了)可能还有别的思路,希望能拿来和大家分享,合理就是对的。

8、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答案:72只。

9、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答案:两天共挖:60米还剩:20米。

注意事项①分母一定不能为0,因为分母相当于除数。

否则等式无法成立,分子可以等于0,因为分子相当于被除数。

相当于0除以任何一个数,不论分母是多少,答案都是0。

②分数中的分子或分母经过约分后不能出现无理数(如2的平方根),否则就不是分数。

③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有2和5两个质因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就能化成纯循环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中既含有2或5两个质因数也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就能化成混循环小数。

(注:如果不是一个最简分数就要先化成最简分数再判断;分母是2或5的最简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是其他质数的最简分数一定能化成纯循环小数)分数化小数最简分数化小数是先看分母的素因数有哪些,如果只有2和5,那么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不是,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不是最简分数的一定要约分方可判断。

有以下方法:分母是特殊数字的(如2、4、8、10、100、1000等)1、分母是2、4、8等,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母和分子同时乘以5、25、125等数,分母就转成10、100、1000的数,直接换成小数。

2、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子/分母=小数六年级数学分数计算题篇2:六年级分数乘法测试题一、计算题要仔细。

1、直接写得数。

(每小题0.5分,一共5分)5-= 1.25× ×8=×1.8= × =×= 7.9×11-7.9= 8 ×0.875= (12 +0.5)×(12 -0.5)= ×1.6=2、下列能简便的要简便运算。

(每小题2分,一共12分。

)2014×1521 ×34 + 1021 ×34 - 34 (89+427 )×3 ×944-72×512 12×(724 + 56 + 34 )二、想一想,填一填。

(每个小空0.5分,一共11分)1、一根绳子长7 4 米,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米,每份占这根绳子的()2、在○里填上>、<或=910 ÷ 16 ○910 34 ÷ 12 ○12 ×2 9×23 ○23 ×93、边长56 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

4、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25 ,还剩()g,用去()千克。

5、比30多16 的数是();比80少34 的数是()。

6.根据图意填表。

()×()=()7.一段绳子长3.6米,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又用去米,用去()分米,还剩()米。

8.a× =b× =c× =d,这里()最大,()最小,()和()相等。

9、甲数的13 与乙数的14 相等。

如果甲数是90,则乙数是()。

10、一堆沙,运走了它的38 ,正好是24吨,这堆沙有()吨。

三、对号入座。

(每小题1分,共6分)1.两根电线都长1米,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次用去剩下的相比()A 第一根长B 第二根长C一样长 D 无法判断2.一个学校的人数先增加,又减少,这个班的人数()。

A 比原来多B 比原来少C 与原来一样3.一根绳子截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总的,问两段比较()。

A 第一段长B 第二段长C 一样长D 无法比较4. b大于0,b乘一个真分数,乘积()b。

A 大于B 小于C大于或等于5、甲数的13 相当于乙数的,甲数不等于零,甲数与乙数相比()。

A、甲大于乙B、甲小于乙C、甲等于乙D、无法确定6.一段路第一天行了全程的,第二天行了余下的,两天一共行了完全程的()。

A B C四、火眼金睛辨对错。

(每小题1分,共9分)1、自然数a的倒数是1a 。

()2、1吨的45 和4吨的15 一样重。

()3、一根电线长3米,用去25 米后,还剩下35 米。

()4、60的25 相当于80的310 。

()5.10千克减少后,又增加,这时是10千克。

()6.一个不为零的乘假分数的积一定大于等于这个数。

()7.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那么甲数比乙数大。

()8、一个数乘真分数,所得的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9、两个真分数的积不可能是整数。

()五、看图列式计算。

(每小空一个0.5分,第(4)(5)每题1分,一共5分)⑴小猪从家出发,向南走到()家,再向()走到小猴家。

⑵小猪从家出发,向()走到小狗家,再向()走到小猴家。

⑶小猪从家出发,向()走到小兔家,再向()走到小猴家。

⑷在上面三种走法中,你觉得小猪怎样走,到小猴家会近些?⑸算一算,小猪从家出发,经过小鹿家到小猴家要走多少米。

六、解决问题。

(前六题每题6分,最后两题每题8分,一共52分)1、一个果园占地20公顷,其中的25 种苹果树,14 种梨树,苹果树和梨树各种了多少公顷?2、六年级同学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

六一班捐了500元,六二班捐的是六一班的45 ,六三班捐的是六二班的98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