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钱乙的主要学术观点和学术成就有哪些?答:钱乙是北宋年间小儿名医,蓍有《小儿药证真诀》三卷传世,他创立小儿“五脏证治”法则作为辨证的依据;总结了小儿面部望诊的实践经验,对儿科几种发疹性传染病加以鉴别;详细地论述小儿急慢惊风,惊与痫的区别;把疳证列为脾胃病;提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对儿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
2.中医儿科学对医学免疫学的贡献有哪些?答:祖国儿科学对痘疹的防治,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三冈设略》记载安庆张氏用痘浆染衣,让未出痘的小儿穿着,可诱发轻症的天花,这是原始的人痘接种法,当时已经盛行推广到各地。
张琰总结了前人及自己的经验,编成《种痘新书》记载“佳苗”,所用“佳苗”是以鼻苗发出的痘痂研粉为种苗,经不断改进,用此种“佳苗”人工引种的痘,症状多轻而顺利,十七世纪我国种痘技术流传到了世界各地。
以上事实说明我国的人痘接种法已有数百年之久的历史,是对世界免疫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3.为什么说小儿发病容易?为什么小儿疾病大多数病程短、恢复快?答:小儿脏腑娇嫩,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幼儿寒暖不知自调,乳食不会自节,故在外易为六淫所侵,在见易为饮食所伤,以及胎产禀赋因素,所以小儿易于感触,容易发病,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小儿体禀纯阳,生机蓬勃,活力充沛,组织再生和修补的过程较快,且病因比较单纯,疾病过程中情志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相对较少,所以轻病容易治愈,重病若及时诊治,护理得宜,大多数也能获得痊愈。
4.为什么历代儿科医家都十分重视望诊?在望诊时应注意什麽?答:望、闻、问、切,统称“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
在临诊时,望、闻、问、切四个方面不可偏废,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方面,应该四诊合参,互相配合。
由于小儿有其生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和病情反应与成人有别,且婴儿不会言语,有时年龄较大的小儿也不能正确诉说病情,加上就诊时常啼哭叫扰,影响脉象气息,给诊断造成困难,而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通过全身或局部的观察,获得与疾病有关辩证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
小儿肌肤娇嫩,反应灵敏,故脏腑病证每能形诸外。
所以历代儿科医家都十分重视望诊。
在望诊时应注意:(1)望诊时应按顺序进行,先整体望诊后分部望诊。
有些望诊会引起小儿不适与反抗,如察口、察舌,应放在四诊其他项目完成后再进行。
(2)望诊必须在自然光线下进行,以免影响望诊效果。
(3)看指纹是一种辅助诊法,适用于3岁以内小儿,当指纹观察结果与症状、舌象不符合时,可“舍纹从证”。
5.为什么小儿疾病治疗药中病即止?答:小儿机体柔弱,如草木之方萌,对药物的反应,较成人灵敏,应用时应根据患儿个体特点与疾病的轻重,区别对待,特别是大苦、大寒、大辛、大热和有毒、攻伐之品,应用时更应审慎,苦寒能削伐生发之气,辛热足以耗损真阴,攻伐之剂用之不当会引起气阴亏损,应用时必须中病即止。
6.为什么小儿疾病治疗药及时正确和谨慎?答:小儿体属“稚阴稚阳”,病理特点之一为变化迅速,易虚易实,因此争取时间,及时治疗非常重要,用药时必须做到治疗快、用药准、剂量适宜,否则容易造成疾病的发展,轻病变重,重病转危,且不少病例可以急遽间导致死亡。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用药稍有不当,极易损害脏腑功能,并可促使病情剧变,因此小儿用药,不仅要及时、正确,还应谨慎。
7.试述如何区别生理性胎黄和病理性胎黄?答:生理性胎黄表现为:婴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疽,足月儿出生后10~14天自行消退,禀赋虚弱的早产儿持续较长,可延迟至3~4周消退。
黄疸出现后,一般情况良好,饮食尚可,二便正常,且无其它临床症状,预后较好。
病理性胎黄表现为: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2-3周后仍不消退,甚至继续加深,或黄疸退后复现,或于生后1周甚至数周后始出现黄疸,临床症状较重,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甚则见抽搐,昏迷,危及生命,预后较差。
8. 试述小儿感冒的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答:小儿感冒首辨风寒.风热,凡咽红,喉蛾肿大,舌红,苔白而干,多为风热证候;虽见恶寒,鼻塞,流清涕,也为寒包热或寒热挟杂的证候;若咽不红,流清涕,舌淡红,苔薄白为风寒证候。
第二要辨暑热.暑湿,暑邪感冒,暑热偏盛者,发热较高,无汗或少汗,口渴烦躁引饮;暑湿较盛者,胸闷泛恶,体倦神萎,身热不甚,小便混浊,食少,舌苔腻。
第三要辨虚实,风寒证.风热证感冒均为实证;若反复感冒,每月至少2次以上,平时体质较差,容易出汗,畏寒,则为虚证。
9. 小儿肺炎喘嗽易出现哪些变证?为什么?答:肺炎喘嗽易出现心阳虚衰和邪陷厥阴变证。
邪气壅盛或正气虚弱,病情进一步发展,可由肺涉及其他脏腑,发生变证。
肺气痹阻影响心血运行,心血瘀滞,可见紫绀等。
肝主藏血,血瘀于肝,肝脏肿大。
心血瘀阻加重,心失所养,造成心气不足,可发展为心阳虚衰不能运行敷布全身,见面白.肢冷等形成心阳虚衰的变证。
若热甚猖獗,内陷厥阴,神明失守,引动肝风,可见神昏,抽搐,形成邪陷厥阴变证。
10. 请你从病因病机的角度来说明肺炎喘嗽的治疗原则。
答:肺炎喘嗽的形成,主要由于外邪侵犯于肺,使肺气郁阻,日久生热,肺热熏蒸,将津液变为痰浊,痰阻肺络,壅塞气道,不得宣通,因而上逆所致。
其病位主要在肺,常累及脾,亦可内窜心肝,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肺气郁闭之演变,痰热是主要的病理产物。
因热邪闭肺,则生痰生喘,痰为百病之源,诸喘皆为恶证。
由于肺炎喘嗽的主要病机是肺闭痰阻,而且大多有化热化火之演变,故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宣肺定喘,清热化痰为主。
11. 肺炎喘嗽心阳虚衰的症状、治法、方药如何?答:肺炎喘嗽心阳虚衰症见突然面色苍白,口唇肢端青紫发绀,呼吸困难加重,额汗不温,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右胁下肝脏肿大,舌淡紫,苔薄白,脉微弱急速;治以温补心阳,救逆固脱;方用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12. 虚实夹杂型哮喘的症状、治法、方药?答:虚实夹杂型哮喘症状:哮喘持续不已,病程较长,面色欠华,常伴发热,咳嗽,喉间有痰,舌淡,苔薄白,或舌红,苔少,脉细弱。
治宜祛邪扶正,标本兼顾。
方药可选用射干麻黄汤合都气丸加减治疗。
13. 如何辨别哮喘的虚实?答:哮喘一证,本虚标实,发作时哮吼痰鸣,喘急倚息,以邪实为主;缓解期哮喘已平,出现肺、脾、肾三脏不足,则以正虚为主。
可从病程长短及全身症状轻重,辨别哮喘虚实。
15. 鹅口疮白屑与残留奶瓣的鉴别?答:鹅口疮的白屑,先见于舌上或颊内,渐次蔓延于牙龈、口唇、上颚等处,白屑随拭随生不易擦去,若强行擦去,其下面粘膜见潮红、粗糙;而残留奶瓣主要见于舌上,若用温开水或棉签轻拭,即可除去。
16. 试述泄泻的辨证要点。
答:①辨病因:大便稀烂夹乳片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多由伤乳伤食引起;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黄臭气味不重,多由风寒引起;水样或蛋花汤样便,色黄褐,气秽臭多属湿热;大便稀薄或溏烂,色淡气味不臭多属脾虚;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色淡无臭多属脾肾阳虚。
②辨轻重:泄泻病程短暂,大便次数不多,精神尚好为轻证;泻下急暴,次数量多,精神萎靡思睡,面色苍白或灰白为重证。
③辨虚实:泻下急骤,量多腹胀或腹痛者多为实证;泄泻日久,泻下缓慢,腹胀喜按者多为虚证;迁延日久难愈,或急或缓,腹胀拒按者多为虚中央实。
17. 如何鉴别积滞、厌食、疳证?答:积滞是由乳食喂养不当,停积脾胃,运化失健引起的一种病证。
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不调为特征,有伤食病史。
积久不消,迁延失治,可转化成疳。
厌食是由喂养不当,饮食失节而致脾胃运化受纳不健所引起,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特点。
无明显消瘦,精神状态尚好,病在脾胃,不涉及他脏,予后良好。
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慢性病证,以形化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
本病起病缓慢,病程缠绵,迁延难愈,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18. 疳症如何预防和护理?答:本病的预防和护理很重要,使其发病率降低,有助于早日康复。
①合理喂养,乳幼儿最好以母乳喂养,不要过早断乳,并要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②饮食要节制,定时、定质、定量的喂养,不易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食单调。
③积极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特别是长期吐泻之证。
④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增加体质。
⑥干疳患儿注意胃家“以喜为补”的原则。
饮食应投其所喜,少少与之,诱其食欲。
逐步增加数量和讲究营养质量。
21. 试分析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的病因病机。
答: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的病因主要有禀赋不足,产伤,外伤及生长发育影响。
①先天禀赋不足:父母健康欠佳,肾气不足,或妊娠期间孕妇精神调养失宜等,致使胎儿先天不足,肝肾亏虚②产伤与外伤:产饬以及其他外伤,导致患儿气血瘀滞,经脉流行不畅,心肝失养而神魂不宁。
③生长发育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女孩在12—13岁前,男孩在14—15岁前,肾精尚未充足,肾气亦未旺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出现阴精不足,导致阴不制阳,阳胜多动。
而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的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调,心、肝、脾、肾功能不足。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正常,有赖于人体阴阳平衡。
而人的行为变化,又常呈阴静阳躁,动静平衡必须阴平阳秘才能维持。
因此阴阳失调,则可导致本病发生。
若心气不足,心失所养则可昏愦不敏。
肾精不足,脑海不亢则神志不聪而善忘。
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可有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多动,易激动。
而脾虚失养则静谧不足,兴趣多变,言语冒失,心思不定而不能自控,脾虚肝旺,加重多动与冲动之证。
22. 急、慢惊风的治疗原则分别是什么?答:急惊风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豁痰.镇惊.熄风。
临床当据辨证所得,痰盛者急先化痰,热盛者给予清热,风盛者应速祛风镇惊。
慢惊风的治疗原则是以补虚治本为主。
土虚木旺,治以健脾平肝抑木;阴虚风动,治以滋阴养血平肝;气血两虚,治以益气养血,濡润筋脉;肾精亏耗,治以固本培元。
治疗过程中,可结合活血通络,化痰行瘀之法。
24. 简述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期常证的分证及其治法、主方。
答: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期常证的分证、治法、主方分别为:①风水相搏证:治以疏风宣肺,利水消肿,主方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加减。
②湿热内侵证:治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方为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
25. 论述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答:小儿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外邪入里,致肺脾肾三脏亏虚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肺脾肾三脏功能虚弱,气化运化功能失常,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水液停聚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
外感、水湿、湿热、瘀血及湿浊是促进肾病发展的病理环节,与肺脾肾三脏虚弱互为因果。
28. 如何鉴别风疹与麻疹?答:麻疹: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发热更高;初期可见发热,咳嗽流涕,泪水汪汪;皮疹为暗红色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发疹有一定顺序,约3天左右出齐;恢复期有色素沉着及麦麸样脱屑;特殊体征为麻疹粘膜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