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美术PPT课件
• 如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非亚教堂 的现貌大穹窿顶高耸于中央,覆盖主要空间,与前后的穹窿顶及更小的两侧穹窿 圣索圣非索亚非大亚教大堂教全堂景顶内所覆景盖的空间连为一体,
并通过列柱与侧廊相连。在主穹顶的底部一周密排着40个采光窗口,每当阳光照射时,教堂穹 窿顶犹如在空中升腾一般,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美术(2世纪-5世纪)
在4世纪以前,基督教处于非法地位,信 徒们只能在某组织家中举行宗教仪式、 祈祷、宣教以及埋葬殉教者的地方,这 种早期的秘密宗教场所被称为“民古教 堂”。
后来为了逃避官方的搜查,这种仪式便转移到 一种公共地下墓窟,这种墓窟是用于合葬基督 徒的,在墓窟的天顶和墙壁上画满了各种圣经 题材的壁画,因此这种地窟艺术成为早期基督 教艺术的宝库。这种形式主要流行于罗马城区, 如罗马的普里斯拉地下墓窟,约建于公元3世 纪,其闻名于世的是天顶壁画《善良的牧人》。
圣索非பைடு நூலகம்教堂 的历史
圣索非亚大教堂内景装饰华丽,有用珍贵的彩石敷贴墙面,大块的壁画还有细碎的彩色大理石、珐琅 和琉璃材料的镶嵌画装饰相结合,构成了拜占庭式的主要特征。
拜占庭式—圣索菲亚教堂
• 2、在拜占庭建筑中,大理石镶嵌画、壁画和其 他艺术品的缤纷色彩互相辉映,造成一派壮丽 华贵的景象。
•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小 块彩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画成为 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形式。以圣维塔列教堂的 镶嵌画最为知名。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 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宣布这一曾经长期遭到罗马 帝国镇压的新宗教为国教。基督教合法化之后,它 的集会和仪式便回到了地面上,也开始兴建正式的 基督教堂。但基督教没有自己的建筑传统,只好借 用罗马现成的建筑形式。罗马有一种常见的公共建 筑。特点: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两旁有列柱
分隔出过廊,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称为“巴西利 卡式”。
公元320年前后开始兴建的圣彼得堡大教堂是规模最 大的“巴西里卡式”教堂之一 ,也是全世界第一大
教堂 。
建筑样式-- 圣彼得教堂
圣彼得圣圣大彼彼全教得得景堂大大的教教历堂堂史现一貌角
巴西利卡式— 圣彼得教堂
第二节 拜占庭美术(5世纪-15世纪)
第三节 罗马式美术(10-12世纪)
经济的发展和宗教的狂热,使新的教 堂和修道院层出不穷。
罗马式教堂特点:开始用石头屋顶替 代过去的木顶,而且广泛使用雕塑装饰, 并在教堂的西面正门两侧筑造塔楼。如 比萨大教堂,在比萨广场上有大教堂、 洗礼室、比萨斜塔。
比萨大教堂全景 比萨大教堂全景
比萨大教堂拱券和墙壁用红色、灰色大理石相间砌成,显得时分华丽轻快
欧洲中世纪美术
•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 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 中世纪——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
• 中世纪美术称为基督教美术 • 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 • ①东方文化特征 • ②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 • ③蛮族艺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美术(2世纪-5世纪) • 第二节 拜占庭美术(5世纪-15世纪) • 第三节 罗马式美术(10-12世纪) • 第四节 哥特式美术(12-15世纪)
•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 圣维塔列教堂教堂,内部装饰主要是镶嵌 画。
• 《查士丁尼大帝及其随从》《西奥多拉皇 后及随从》
• 镶嵌画在黄色的底子上用各色玻璃并杂以金块而成,形成了闪闪发光、五彩缤纷、富 丽堂皇的效果。《西奥多拉皇后及其随从》画中正面站立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一种美的 理想,他们有着纤长的形体,端正的面孔,专注的大眼睛,庄严的神态和华丽的衣饰。 这些人物被赋予神圣的特质:带有圣光环的皇后被表现为基督和圣母的尘世代理人。
比萨大教堂
比萨大教堂内景
比萨大教堂洗礼堂
圆形洗礼堂的直径为39米,总高为54米,圆顶上立有 3.3米高的施洗约翰铜像。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古城内的奇迹广场上, 是一组古罗马建筑群中的钟楼。在1173年 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开 始时,塔高设计为100米左右,但动工五 六年后,当第三层完工时,发现基础沉陷 不均匀,塔身从三层开始倾斜,但最后还 是在倾斜状态下于14世纪全部营建完工。 这座偏离垂直线有5.2米的斜塔,成了建 筑学上一段奇闻。它斜而不倒,至今引来 观光者。 伽利略曾拿这座斜塔作为自由落体的试 验场地:他拿一大一小两个铅球从塔顶同 时落到地面,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 同时下落的结论,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 “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 打破了传统观念,动摇了统治一千九百年 之久的亚里士多德的权威 。
• 拜占庭帝国的基督教文化是政教合一政 体的产物,为宗教和王权服务。皇帝是 当时教会的领袖,他不但代表世俗权利, 也象征神的意志,因此体现这种拜占庭 艺术形象总是威严庄重,动人心魄,它 炫耀帝国的强大和帝王的威严,把帝王 表现为基督在尘世的代理人。
建筑样式
•1、拜占庭的建筑特点:四边侧翼相等 的平面成为教堂布局的主要模式,采用 圆穹顶控制整个建筑。穹顶被沿用下来, 它控制整个建筑,并以不同形式与辅助 拱结合,创造出丰富的内部空间组合。
• 拜占庭是古希腊殖民城市,公元330年, 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 改为君士坦丁堡。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 分裂后,为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都城。
• 拜占庭美术首先是宗教美术。拜占庭建 筑是基督教教会的建筑,绘画作品多取材 于《圣经》,其形式和人物表情处理都须 遵循具有神学意义的传统模式。
《善良的牧人》这是早期基督教艺术中最常见的的题材,在造型手法上还继承 着古典的传统,形象准确而逼真。基督身着金衣、头顶金色光圈、手执金十字 架,正在植物繁茂的郊野放牧羊群。他肩托羔羊站立,生气勃勃,线条简明流 畅,使人联想到古希腊瓶画,四周的图案暗示出基督教最重要的象征十字架。 此时艺术是为宗教服务,艺术用其图解性展现特有的实用功能,这样的传承与 后来中世纪艺术的发展相契合,可以说,正是因为艺术具有这种功能才能在中 世纪得以留存和发展,而这种功能正是艺术源起所在,艺术是对时代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