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40分)1.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某同学大拇指指甲的面积约10cm2B. 某同学的正常体温约36.8℃C. 某初中生的质量约10kgD. 某同学跑100m的成绩约5.6s2.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 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 “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 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3.柜子里的樟脑丸慢慢地缩小以至消失,这一现象属于()A. 蒸发现象B. 熔化现象C. 凝华现象D. 升华现象4.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缓蒸发的是()A. 将粮食摊开晾晒B. 把新鲜的水果装入保鲜盒后放入冰箱中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 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5.下列图象中,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图象是()A. B. C. D.6.下列现象,属于物态变化中放热过程的是()A. 洒在室内地上的水干了B. 夏天,放在杯中的冰块过一会儿变成水C. 放在衣柜内的樟脑丸变小了D. 冬天,能看到呼出的“白气”7.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
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化;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A. a、cB. a、d、fC. b、cD. e8.如图2的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双手摩擦能发热B. 烧水时水温升高C. 锯木材料锯子发烫D. 钻木取火9.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D. 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10.小华学习做饭时,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能够支持她这一猜想的事实应当是()A. 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B. 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C. 油能漂在水面上D. 油比水难蒸发11.某四冲程汽油机的效率是,如图为该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示意图.汽油的热值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车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正确的工作顺序是乙→甲→丁→丙B. 该汽油机工作时吸入汽油可输出的有用功C. 该内燃机的各项能量损失中排出的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D. 在图甲冲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内能转化的机械能12.汽车、拖拉机的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具有()A. 较小的密度B. 较大的比热容C. 较低的凝固点D. 较高的沸点13.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用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排斥,则小球()A. 一定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C. 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D. 一定不带电14.对如图所示电路的分析,错误的是()A. 当断开、,闭合时,灯、串联B. 当断开,闭合、时,灯、并联C. 当断开,闭合、时,灯、均有电流通过D. 同时闭合、、,会造成电源短路15.使用自动控制的楼道灯可以节约用电,它由两个开关控制,其中“光控开关”在天黑时闭合,天亮时断开;“声控开关”在有声音时闭合,无声音时断开.当在夜晚且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电路才会接通,灯亮,下面四个电路图中合理的是()A. B. C. D.16.在一个电路里,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了六盏灯,用电流表测得每盏灯中的电流相等,则这六盏灯()A. 一定是串联的B. 一定是并联的C. 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联的D. 既不是串联也不是并联17.某导线长5米,它的电阻为2欧姆,将它对折后,并起来使用,则它的电阻()A. 大于2欧姆B. 小于2欧姆C. 等于2欧姆D. 不能确定是否变化18.“节能减排,从我做起”,小吴同学养成了随手断开家中暂时可以不用的用电器的习惯.当他断开一个用电器后,家庭电路中不变化的物理量是()A. 总电流B. 总电压C. 总电阻D. 总功率19.如图所示的电路,是表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四种接法.闭合开关,当滑片向左滑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大的是()A. 图aB. 图bC. 图cD. 图d20.在图中的四幅电路图中,与如图所示实物图对应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21.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________。
22.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________,________。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________,________。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________,_______。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________,________。
23.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如右上图的两个实验说明通过做功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图甲中空气被压缩时内能________ ,图乙中用打气筒向瓶内充气,空气推动瓶塞跳起,瓶内空气的内能________ 。
24.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2,比热容之比是1:3,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3:5,则甲、乙两物体的升高温度之比是________。
25.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________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________ V。
26.把少许泡沫粒放在干燥的塑料瓶中,快速摇晃后,泡沫粒很难被倒出,这是泡沫粒与瓶壁摩擦带上________互相吸引的缘故;此时泡沫粒相对于瓶壁是________的。
27.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实验的实物连线,则这样的连接方式L1和L2是________联,电压表测的电压是________电压,若测得的电压表如图甲乙丙所示,则这时________图可能是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了测L1两端的电压,只去掉一条连接线,并在此根连接线上打“×”(表示不要),然后用黑色或蓝色笔重新画上一根正确的连接的导线________(均在答题对应的图上作答连线)。
则图可能是此时电压表的读数。
2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两灯都发光,当把开关S2断开时,灯泡L1的亮度________,电流表示数的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_V,R2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Ω。
三、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20分)30.根据下边的电路连接实物图。
(1)把下列元件的电路图符号画出来。
电池________ 电动机________(2)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31.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R甲>R乙。
(1)实验中两个烧瓶所装煤油的________相同,本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__来间接比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的。
(2)实验的电路采用图示连接方式,目的是控制________相等,从而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之间的关系。
(3)本实验不用水而是用煤油,是因为煤油具有较小的________。
32.两段材料相同、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导体A、B,A比B的横截面积大,它们的电阻关系是R A________R B;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则通过它们的电流关系是I A________I B。
(以上两空均填“>”、“=”或“<”)33.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小题:(1)电流的测量工具是电流表,它在电路中的符号是________。
(2)电流表的使用方法:①实验前,检查指针是否对准________。
②电流表要________接入电路中。
③使电流从电流表的________流入,从________流出.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________。
④测量前应先估计待测电流的大小,选择适当量程的电流表.如果不能估计电流大小,可以先用________进行快速试触。
34.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1)闭合开关,发现L1不发光,L2比较亮,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L1的故障是________。
(2)排除故障后,小明正确测出了L1两端的电压,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打算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此操作可能会导致电压表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四、计算与应用题(35题6分;36题9分;共15分)35.某以汽油为燃料的观光汽车沿盘山公路(盘山公路近似处理为斜面)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15min从山脚到达山顶;汽车上山时沿路面获得的牵引力恒为9.2×103N.该汽车的效率为30%,汽油热值q=4.6×107J/Kg,求:(1)汽车上山时行驶的路程是多少米?(2)汽车上山时牵引力的功率为多大?(3)汽车从山脚到山顶消耗了多少千克的汽油?36.某物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探究,电源为可调压直流学生电源,电压表量程为“0~15V”流表量程为“0~0.6A”,小灯泡标有“6V 1.2W”字样,R0为20Ω的定值电阻.小组根据记录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描绘出U﹣I关系图,如图(乙)所示.(1)求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2)求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通过R0的电流;(3)调节电源电压,求当小灯泡与定值电阻R0消耗的总功率为0.8W时,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D4.B5. A6.D7. B8. B9.C 10. A 11.D 12. B 13. B 14.C 15.B16.C 17. B 18. B 19.A 20.A二、填空题21.冷热程度;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22.(1)熔化;吸热(2)液化;放热(3)汽化;吸热(4)凝华;放热23.增加;减少24.6:5 25.220;不高于3626. 异种电荷;静止27. 串;电源;甲;;丙28.不变;变小29.3;5三、实验探究30.(1);(2)31.(1)质量;煤油升高的温度(2)电流和通电时间;电阻(3)比热容32.<;=33.(1)(2)零刻度线;串联;正接线柱;负接线柱;电源两极上;较大量程34.(1)短路(2)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四、计算与应用题35.(1)解:36Km/h=10m/s,15min=900s,汽车上山时行驶的路程是s=vt=10m/s×900s=9000m;(2)解:汽车上山时牵引力的功率P=W/t=Fv=9.2×103N×10m/s=9.2×104W;(3)解:汽车从山脚到山顶牵引力做功W = Pt=9.2×104W×900s=8.28×107J;汽车从山脚到山顶消耗了汽油m=Q/q=8.28×107J/(30%×4.6×107J/Kg)= 6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