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前后负荷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前后负荷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实验目的和原理】
心输出量指一侧心室的每分输出量。

它受心率、前负荷、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和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当前负荷不变时,后负荷增加,则心输出量降低。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在体蛙心灌流,观察前、后负荷改变时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实验对象】
蟾蜍
【实验器材和药品】
1、仪器和材料FCO-1蛙心输出量测定系统(长立柱、前负荷标尺0-250 mm、后负荷标尺0-450 mm、后负荷调节模块、动脉插管、10ml量筒、静脉插管、储液瓶300ml)、蛙类手术器械
2、药品任氏液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系统组件的安装
二、营养液管路及前、后负荷的准备
将储液瓶中加入实验所需的任氏液,使液体充盈至静脉插管,排除气
泡,关闭三通;调节储液瓶高度,观察前负荷标尺刻度,当液面到达设定前
负荷时,固定储液瓶;拧松后负荷调节模块的锁紧螺钉,滑动模块至设定后
负荷刻度时锁紧螺钉,完成后负荷的调节。

三、FCO-1型蛙心输出量测定系统介绍
计量单位时间内的收集量即为蛙心输出量。

前负荷标尺上液面高低表示了前负荷的大小。

后负荷标尺上液面最高点与心脏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心脏收缩所需克服的静水压,它的高度代表收缩时后负荷的大小。

通过改变前后负荷的高度,可测定蛙心在改变条件下的心输出量。

(装置如下图所示)
四、制备心脏标本
1、用探针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将其仰卧并固定于蛙板上,打开胸腔,暴露心脏、剪去心包膜。

2、细心剪去左右主动脉两旁的包膜,右主动脉下穿一丝线,左主动脉下穿两丝线备用。

(正面观)
3、将心脏倒翻向头部,识别静脉窦、后腔静脉(下腔静脉)的解剖位置。

细心剪去下腔静脉两旁的包膜,穿一丝线备用(背面观)
五、后腔静脉插管
储液瓶中加任氏液,将心脏倒翻向头部,识别静脉窦、后腔静脉(下腔静脉)的解剖位置。

细心剪去后腔静脉两旁的包膜,穿一丝线(背面观),提起丝线或用眼科镊子夹住后腔静脉上壁,用眼科剪刀在后腔静脉做一小切口,随即把与储液瓶相连的静脉插管向心插入静脉(注:进行插管时为方便手术操作,可将插管从插管组件上取下进行操作,插入后再装入组件中),并结扎固定。

再将插管组件的三通打开,储液瓶中任氏液即通过静脉插管灌流进入心脏(注意:储液瓶要预先装上任氏液,同时排尽整个管道的气体)。

六、主动脉插管
翻转心脏向下,分离结扎右侧主动脉。

左侧主动脉远端结扎,近心端上方剪一小口,将动脉插管向心插入动脉,并结扎固定。

此时可见液体从动脉插管中流出,心输出液通过主动脉插管进入后负荷管路,收集至小量筒中。

【观察项目】
1.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①调节储液瓶高度,将后负荷固定在5cm处(后负荷标尺显示),用
量筒收集1min流出的液体量。

②缓慢抬高储液瓶,将后负荷固定在10cm处(后负荷标尺显示),用
量筒收集1min流出的液体量。

③缓慢抬高储液瓶,将后负荷固定在15cm处(后负荷标尺显示),用
量筒收集1min流出的液体量。

2.后负荷(动脉血压)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①将前负荷固定于10cm左右,移动后负荷滑动模块将后负荷置于5cm
处,记录1min流出的液体量。

②将前负荷固定于10cm左右,移动后负荷滑动模块将后负荷置于10cm
处,记录1min流出的液体量。

③将前负荷固定于15cm左右,移动后负荷滑动模块将后负荷置于10cm
处,记录1min流出的液体量。

【实验结果】
1、前负荷对心输出量的调节
以前负荷为横坐标,心输出量为纵坐标,绘制心输出量-前负荷关系曲线。

2、后负荷对心输出量的调节
以后负荷为横坐标,以心输出量为纵坐标,绘制心输出量-后负荷关系曲线。

【结果分析】
本实验以蟾蜍心脏为实验材料,通过改变灌注液面高度改变前负荷(同时也就改变了回心血量),通过改变动脉插管的液面高度改变后负荷。

1、前负荷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乘以心率,凡能影响搏出量和心率的因素都能影响心输出量。

前负荷、心机收缩能力、后负荷决定搏出量的多少。

前负荷指心室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它决定着心肌的初长度。

通常用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或容积反映心室的前负荷或初长度。

在一定限度内,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容积)愈大,心室肌的初长度愈长,则心肌收缩强度和速度就愈大、搏出量就愈多。

因此,把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而使心肌的收缩强度和速度增大,搏出量提高的这种调节,称为异长调节。

•心脏前负荷指心室末期压力或容积。

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初长度↑→搏出量↑。

其意义: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可以随着静脉回流量增加而提高搏出量,使搏出量与静脉回流量经常保持动态平衡,使血液不会在静脉内蓄积,这是一种重要的适应性表现,是对搏出理的一种精细调节。

心室肌的前负荷是由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决定的。

此量等于静脉回心血量和心室射血后剩余血量的总和。

其中静脉回心血量是影响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的重要因素。

而静脉回心血量又与心室舒张期的时程和静脉回流速度呈正比。

此外,心房收缩也能增加心舒末期的充盈量,因而可提高心肌收缩强度和速度。

2、后负荷对心输出量的调节
指心室肌在收缩过程中所承受的负荷,即心脏在射血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

这一阻力来自动脉血压。

因此用动脉血压来反映心脏的后负荷。

在整体内,动脉血压升高,使心室后负荷增大而导致搏出量减少,但搏出量的减少,却使心室内剩余血量增加,加之静脉回流量不变,因而使心脏的前负荷增加,通过异长调节搏出量恢复正常。

在动脉血压增高的情况下,要通过心脏前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和心脏后负荷三方面综合作用的影响,使心脏得以维持适当的搏出量。

【结论】
心脏的泵功能受到前负荷、后负荷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心脏具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以保证在特殊情况下的供血。

【注意事项】
1、静脉插管水平放置的高度应与前负荷标尺上的零刻度线持平,动脉
插管水平放置的高度应与后负荷标尺上的零刻度线持平。

2、手术操作时应注意分离并穿线结扎两侧肺静脉和右侧主动脉,防止
灌流液溢漏。

3、整个实验中管道不要扭曲,输液管道中不得存有气泡。

4、心脏表面经常滴加任氏液,防止组织干燥;手术时不要损伤静脉窦。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