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化实验-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物化实验-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孙滢智/2013011968材31(张泽文)实验日期:2014.12.5提交报告日期:2014.12.10带实验的老师:陈巧梅1 引言1.1实验目的1.1.1用沸点仪测定在常压下环已烷—乙醇的气液平衡相图。

1.1.2掌握阿贝折射仪的使用方法。

1.2实验原理将两种蒸气压不同的挥发性液体混合,溶液的组成与其平衡气相的组成不同。

在压力保持一定,二组分系统气液达到平衡时,表示液态混合物的沸点与平衡时组成关系的相图,称为沸点和组成(T-x)图。

沸点和组成(T-x)的关系有下列三种:(1)理想液体混合物或接近理想液体混合物的双液系,其液体混合物的沸点介于两纯物质沸点之间见图1(a);(2)各组分蒸气压对拉乌尔定律产生很大的负偏差,其溶液有最高恒沸点见图1(b);(3)各组分蒸气压对拉乌尔定律产生很大的正偏差,其溶液有最低恒沸点见图1(c)。

第(2)、(3)两类溶液在最高或最低恒沸点时的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加热蒸发的结果只使气相总量增加,气液相组成及溶液沸点保持不变,这时的温度称恒沸点,相应的组成称恒沸组成。

图1 沸点组成图为了测定二元液系的T-x图,需在气液达到平衡后,同时测定溶液的沸点、气相和液相组成。

本实验是测定具有最低恒沸点的环己烷—乙醇双液系的T-x图。

方法是用沸点仪(图2)直接测定一系列不同组成之溶液的气液平衡温度(即沸点),并收集少量馏出液(即气相冷凝液)及吸取少量溶液(即液相),分别用阿贝折射仅测定其折射率。

为了求出相应的组成,必须先测定已知组成的溶液的折射率,作出折射率对组成的工作曲线,在此曲线上即可查得对应于样品折射率的组成。

图2 沸点仪2.实验操作2.1 实验用品沸点仪、调压器、阿贝折射仪、超级恒温槽、1/10℃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滴管、放大镜。

环己烷(AR)、无水乙醇(AR)、各种浓度的环已烷—乙醇混合溶液(已注入各沸点仪中)。

2.2实验环境室温:T0= 19.8 ℃相对湿度:12%大气压:p0= 100.87 kPa。

2.3实验步骤2.3.1测定溶液的折射率。

用阿贝折射仪测定环己烷、无水乙醇以及由环已烷—乙醇组成的标准溶液的折射率,作折射率对组成的工作曲线。

2.3.2检查待测样品的浓度。

在通电加热之前,检查沸点仪内的待测样品的浓度是否合适。

若浓度不符合要求,则加环己烷或乙醇调正。

2.3.3测定液相和气相组成。

分别测定质量百分数为0、10%、30%、69.5%、90%、96%、100%的环已烷—乙醇溶液在沸点下的液相和气相的组成。

测定方法如下:接通电源,通冷却水,按要求调节调压器,加热溶液至沸腾。

待其温度计上所指示的温度保持恒定后,读下该温度值,同时停止加热,并立即在小泡中取气相冷凝液,迅速测定其折射率,冷却液相,然后用滴管将溶液搅均后取少量液相测定其折射率。

若认为数据不可靠,重复上述操作。

注意:每次测量折射率后,要将折射仪的棱镜打开,用吸耳球吹干,以备下次测定用。

(本次试验使用数字显示温度计,无需校正)2.3.4绘图。

2.4注意事项2.4.1加热电阻丝的电压不得超过40 V。

2.4.2一定要使体系达到气液平衡即温度稳定后才能取样分析。

2.4.3取样后的滴管不能倒置。

2.4.4取气相冷凝液的同时,停止加热。

待被测液相溶液冷却后测其折射率。

2.4.5使用阿贝折射仪时,棱镜行不能触及硬物(特别是滴管)。

棱镜上加入被测溶液后立即关闭镜头。

实验中必须使用同一台阿贝折射仪。

2.4.6实验过程中必须在沸点仪的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使气相全部冷凝。

3 结果与讨论3.1 原始实验数据表1环己烷—乙醇标准溶液及其对应折射率溶液号空瓶质量/g 加入环己烷后总质量/g再加入乙醇后总质量/g溶液环己烷百分数/%折射率1 - - - 0 1.36302 31.1876 36.4302 35.6480 14.9 1.37203 29.1675 30.7052 33.8736 32.7 1.38124 30.7410 33.1172 35.4824 50.1 1.39235 31.9434 35.3020 36.7257 70.2 1.40526 35.5798 39.3969 40.1729 83.1 1.41457 - - - 100 1.4274表2待测的环己烷—乙醇溶液的沸点及沸点下的液相和气相的组成溶液环己烷百分数/% 气相折射率液相折射率沸点t/ o C0(纯乙醇) 1.3630 1.3630 78.2410 1.3680 1.3642 77.1630 1.3979 1.3762 68.2969.5 1.4041 1.3950 64.8790 1.4078 1.4172 65.1496 1.4210 1.4270 75.86 100(纯环己烷) 1.4273 1.4274 80.703.2计算的数据、结果根据表1中数据绘制组成—折射率曲线如下:图3 组成-折射率图环己烷质量分数(x/%)与溶液折射率(n)的关系拟合式为:x= -4891.71609n2+ 15211.15619n -11645.62353;r2= 0.99963 由工作曲线的拟合式计算,得到待测的环己烷—乙醇溶液在沸点下的气相和液相组成。

表3.待测溶液气相液相组成溶液环己烷百分数纯乙醇10% 30% 69.5% 90% 96% 纯环己烷气相组成/% -0.496 8.763 59.03 68.36 73.75 91.88 99.93 液相组成/% -0.496 1.748 23.42 54.54 86.83 99.55 100.05作环己烷—乙醇体系T-x相图作环己烷—乙醇体系T-x相图:图3环己烷—乙醇体系沸点—组成相图从图中读出,环己烷—乙醇体系有一最低恒沸点,该点温度为64.9℃,对应组成为环己烷质量分数x=71%。

3.3讨论分析3.3.1误差分析经过查表得,乙醇—环己烷体系的最低恒沸点为64.8℃,环己烷的质量分数为70.77%。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实验测出的恒沸点和组成与文献值相差很小,相对误差分别为0.15%和0.32%,实验的准确性较高。

本实验的误差可能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实验中,取液相时,由于没有等到其完全冷却,此时温度较高,溶液的蒸发仍较快,而乙醇和环己烷的蒸汽压不同,蒸汽组成也与液相不同,蒸发的速率不同,导致实际测量时液相的组成与刚取出时有差异,造成结果的误差。

●液体沸腾时过于剧烈,使得喷嘴喷出的液体过于频繁地进入冷凝液小泡,若气相冷凝液没有在停止加热前及时将液相液体排出,则会导致液相组成测定出现误差。

●液体的折射率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理论上应该在恒温的条件下对折射率进行测量。

但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室温是会发生变化的,而且对液相的折射率进行测量时液相也未完全冷却到室温,引入误差。

●此外还有读数,仪器等引起的误差。

3.3.2注意事项●注意调节沸腾的剧烈程度,不要使喷出液过于猛烈使得液相进入冷凝的小泡内过于频繁,也不要使喷淋温度计的间隔过久,放置散热过多造成测量的温度会偏低。

●测定折射率时要尽快,防止蒸发引起所测液体组分发生变化引起的误差。

●在即将达到沸腾温度时,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升高较为缓慢,应等待足够长的时间待其稳定后再进行测量。

4 结论由实验数据和相图可知,乙醇双—环己烷体系,为具有最低恒沸点的双液系,在最低恒沸点时的气相和液相组成相同。

此双液系非理想液体混合物,对拉乌尔定律有负偏差。

最低恒沸点为64.9℃,环己烷质量分数为71%。

5 参考文献[1].贺德华,麻英,张连庆.基础物理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6-38[2]朱文涛,王军民,陈琳.简明物理化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 附录思考题:1.使用阿贝折射仪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如何正确的使用才能测准数据?答:使用阿贝折射仪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准确测量数据的方法如下:⑴在棱镜上不能触及硬物,尤其要注意滴液时不要将滴管的头部触碰到棱镜⑵棱镜上加入被测溶液后立即关闭镜头,防止液体蒸发。

⑶打开恒温仪,尽量保证在恒温下测量折射率。

⑷使用之前先校正仪器,调节黑色线的清晰度,使得黑色边界分明。

⑸测量时候使黑色线超过十字线交点后再返回和交点重合,这样可以消除旋钮造成的仪器系统误差。

⑹读数要注意读两边的数,最后取小数点后四位。

2.收集气相冷凝液的小泡体积太大,对测量有什么影响?答:当液体沸腾时液相有时会喷入小泡,若气相冷凝液的小泡体积太大,则冷凝管产生的气相冷凝液不能及时将液相液体排出小泡,部分液相液体会残留于小泡中,从而导致小泡中液体的组成向液相液体的方向产生偏差,引入误差。

3.平衡时,气液两相温度应不应该一样?实际是否一样?怎样防止温度的差异?答:两相平衡是温度应该是一样的。

实际上二者的温度会有微小的差别,不完全一样。

为了防止此差异,应该保持沸腾数分钟,再在停止加热之后放置半分钟到一分钟,然后迅速测量折射率。

4.溶液沸腾之后,如何控制条件使温度稳定?答:沸腾之后,应把加热电压控制在合适的值,在本次实验中将电压控制在30V左右,可以在实验温度范围64℃~80℃内使体系温度基本保持稳定,需要注意的是若要调节电压应缓慢调高,不宜突增,一方面是考虑到温度的反应有一定延后性,另一方面避免液体发生暴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