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制度及处置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制度及处置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制度及处置预

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
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制度及处置预案
1.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在我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规范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2.范围
适用于医院感染暴发或突发性医院感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3.定义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4.职责
4.1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临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汇报并组织人员执行应急处置预案流程。

4.2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设备科、医用耗材管理办公室、后勤保障科等共同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5.内容
为有效预防、控制在我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规范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2009年)》及《江苏省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2007年)》,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修定本预案。

5.1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报告
5.1.1报告程序
5.1.1.1临床科室发现短期内感染患者增多或有3例相同感染病例(症状相同或病原体相同),科室负责人应在24小时内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5.1.1.2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第一时间到达病区,对医院感
染诊断再次确认。

根据情况通知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职能科室及临床专家,对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传播途径。

5.1.1.3一旦确定暴发,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在2小时内上报分管院长,并按规定上报行政主管部门。

5.1.1.4发现以下情形时,医院在12小时内向高邮市、扬州市卫计委及扬州市疾控中心报告。

5.1.1.4.1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5.1.1.4.2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5.1.1.5扬州市卫计委接到报告后,于24小时内上报江苏省卫计委。

5.1.1.6江苏省卫计委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于24小时内上报至国家卫计委,同时在“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暴发上报平台”进行网络直报。

5.1.1.
6.1 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5.1.1.
6.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5.1.1.
6.3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5.1.1.7发生以下情形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2小时内向高邮市、扬州市卫计委及扬州市疾控中心报告。

扬州市卫计委确认后,在2小时内上报至省江苏省卫计委。

江苏省卫计委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国家卫计委,同时在“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暴发上报平台”进行网络直报。

5.1.1.7.1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5.1.1.7.2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5.1.1.7.3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5.1.1.8属于法定传染病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

5.1.2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5.1.2.1 责任报告单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所在科室。

5.1.2.2 责任报告人:科室负责人。

5.1.3 报告内容
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感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候群、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感染途径及事件原因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检测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事件结果及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等。

5.2应急处置工作
分管院长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5.2.1临床科室应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

5.2.2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5.2.2.1核实医院感染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患者基础情况、临床表现、诊疗情况及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5.2.2.2对感染患者、接触者、可疑感染源、环境及物体表面、医护人员、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必要时进行病原体同源性检测。

5.2.2.3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5.2.2.4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措施
5.2.2.4.1控制感染源,对病人和疑似病人应积极进行治疗,进行必要的隔离。

5.2.2.4.2切断感染途径,在确定感染暴发的感染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5.2.2.4.3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采取必要的隔离及防护。

5.2.2.4.4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
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

5.2.2.4.5必要时暂停接受新患者或关闭病房,同时严格监测新发病例。

5.3保障措施
5.3.1卫生应急队伍: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后勤保障科、药剂科、设备科、医用耗材管理办公室及高危科室等人员作为应急处置队伍的主要成员。

有针对性地开展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的相关技能及职业防护的专业培训,提高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5.3.2应急处理过程中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5.3.2.1临床科室:积极开展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工作,积极救治患者;配合环境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一步扩大。

5.3.2.2医院感染管理科:在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环境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指导临床科室进行应急处置工作,检查消毒隔离措施执行情况,协助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治疗、检测样本的采集等。

负责现场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工作。

5.3.2.3检验科微生物室:承担相关检测工作,必要时进行同源性分析。

法定传染病的菌毒种或特殊的菌毒种及时送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保存。

5.3.2.4医务科:立即组织协调相关科室专家对感染病例的确认、制定诊疗方案、实施医疗救治等。

并根据医院感染暴发情况,必要时调度全院医疗、医技人员。

5.3.2.5护理部:立即制定护理方案,对相关临床科室的护理措施进行检查,发现医院感染方面的问题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做好消毒隔离等措施的落实,切断传播途径。

积极协助调查医院感染发生原因、标本采集等。

5.3.2.6药剂科、设备科、医用耗材管理办公室、后勤保障科:负责包括医疗救护的药品及器械、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用品等储备供给,
以保障卫生应急工作进行。

5.4应急响应终止
5.4.1终止条件
5.4.1.1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的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被消除。

5.4.1.2最后一例医院感染传染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5.4.2终止程序
扬州市卫计委组织专家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评估,提出终止卫生应急响应的建议。

5.4.3调查处置结束后,尽快将调查处置过程整理成书面材料,记录暴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此次调查的得失,制定今后的防范措施。

6.流程附2:医院感染暴发监测、处置流程
附3: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与判断程序
7.表单附1: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专家组
8.支持性文件
8.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S].2003.
8.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S].2004.
8.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S].1994.
8.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S].2003.
8.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程[S].2009.
8.6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S].20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