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篇一: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一、紫外线适用于室内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

食堂的分餐间、二次更衣间和面点间必须安装紫外线灯。

二、紫外线灯室内安装的数量为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30分钟以上,灯管与地面距离为2米以内。

三、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四、紫外线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每1—2周用9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五、紫外线消毒必须做好日常监测,包括消毒场所的名称、灯管照射时间、累计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六、要做好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对新管在使用前要进行强度监测,强度不得小于100μW/m2;在使用中的灯管应每半年监测一次,灯管强度不得小于70μW/m2,并均要做好记录。

一旦低于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七、紫外线光源不得直接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八、学校总务处定期检查使用登记情况。

购买紫外线灯管要到正规医疗器械商店去购买。

篇二:33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适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2、紫外线灯室内安装的数量为平均每m3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应当适当延长照射时间;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物体表面应清洁、充分暴露,表面粗糙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并且要两面照射;对水的消毒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

4、紫外线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每1—2周用9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5、紫外线消毒必须做好日常监测,包括消毒场所(或物品)的名称、灯管照射时间、累计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6、做好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对新管在使用前要进行强度监测,强度不得小于100μW/m2;在使用中的灯管应每半年(4月份、10月份)监测一次,灯管强度不得小于
70μW/m2,并均要做好记录。

一旦低于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7、紫外线消毒,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0%。

8、紫外线光源不得直接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篇三: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1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1、室内空气消毒:要求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管表面的清洁,一般每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3、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C或高于40C,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4、用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灯管距离物体表面不得超过1米,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5、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6、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应该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100UW/cm2为合格,使用中≥70UW/cm2为合格。

7、做好使用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时间、终止时间、灯管使用累计(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时间、清洁时间、操签名等。

8、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重点科室每季度一次,监测后结果贴在使用登记本上,并记录监测时间和操签名。

9、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将指示卡置于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米的中央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分钟(紫外线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10、紫外线灯使用登记与监测记录资料至少保存一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