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鲜明地体现特定的时代精神。

事迹材料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

这是由事迹材料的宗旨和根本目的所决定的。

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选择。

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x,男,现年45岁,现为x光华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负责人。

2015年回乡创业,在x村流转中高山贫困户土地和林地28万亩,发展高山林果、中药材、跑山黑猪等特色种养和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高海拔现代农业示范园。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x同志将公司发展与当地群众的需求结合,积极开展公益事业和扶贫帮困工作,用实际行动带领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

致富不忘乡亲。

x外出务工数十载,从煤窑到铁矿,虽然小有所成,然而,几回梦里不是在老家他时常想,虽然现在自己现富裕起来了,但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还穷,还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生活,而且年岁大了,挖矿也不是长久之计。

他希望,有一天,自己家乡、房前屋后也能挖出个“金娃娃”,能带领自己家乡的人也能致富。

2014年,通过多方的考察,反复的思考,仔细的分析和对比,他认为发展特色种养业有着很大市场空间,而自己家乡有着良好的林地及富硒资源环境,自己为何不回老家进行发展呢带着这种想法,2015年3月,x回到了阔别的家乡x村。

同时他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干部的大力支持,随后在人迹罕至的x村流转荒山林地28万亩,注册成立光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起光华农业园区,从事“绿色生命工程”生态畜牧养殖规划和各项准备工作。

在先期发展富硒黑猪外,还要发展富硒种植业,逐步形成生态循环农业。

目前投资x万元,建成黑猪繁殖、养殖基地百余亩、圈舍x栋,引进山东莱芜黑猪x头。

种植七叶一枝花、厚朴、黄柏、柴胡、云木香等中药材x亩。

完成从“矿老板”到“猪老板”的华丽转身。

帮扶改善生活条件。

在发展过程中,x积极争取项目,对园区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及维护,确保水、电、路、桥入园,目前投资建成一条x公里园区道路,修建x米便民桥一座方便了群众,饮水工程x处,输电线路x杆公里,既解决了园区自身建设的需要,又有力的解决了沿线居住x余户群众的道路出行、饮水、用电问题,有力的改善了周边居住群众的生存生活条件。

带动就业加快脱贫。

2015年园区开盘后,x把从贫困户手中流转的土地集中规划使用,贫困户实现土地有偿流转增加了收入。

对于x来说,让他更有温暖和力量的,是他的事业正在带动这越来越多的乡邻摆脱贫困,发家致富。

园区﹢基地﹢贫困户。

两年来,x一直践行着。

对园区附近的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群众,主动对接,主动帮扶,优先采用x村及周边村的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尤其是公司的万亩产业园区运营后,梳林、翻地、中药材种植、养殖等招收了大量的产业工人,目前,已与x户贫困户签订了劳务扶贫协议,以x元每天的不等标准发放工资已达x余万元,园区所有用工劳务都由贫困户参与完成,下一步,x还准备吸收贫困户入股,另外就是分喂托管的方式,扶持贫困户增收脱贫。

利益联接促农增收。

x在园区发展建设中采取“公司+农户”发展模式,鼓励有一定文化、有头脑、有致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发展产业,由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实施订单销售,签订种植养殖合同,保价回收农户产品,降低了当地群众产业发展风险,通过建立电商平台,将农户的产品集中起来,实现网上销售,使当地群众在家中就能赚到钱。

x的目标是年出栏生态肉猪x头,产仔猪x头,年产值x元,成为名符其实的“黑猪王”。

同时发展中药材,用管道输粪方式供肥种植有机农产品,蔬菜瓜果的下脚料又可以喂猪,进而形成绿色生态安全的循环产业链。

带动当地x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正所谓“饮水思源”,x同志致富不忘乡邻,回乡创业,他把家乡的发展当成了自己的一项事业,在自己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同时,很好的带动了其他农户的发展,加大扶贫济困工作力度,与当地贫困群众携手共筑致富路。

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张家树,1976年2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1994年12月入伍,服役期间参加过98九江抗洪,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现为高流镇花木协会会员,绿园花木合作社社长,家树园林绿化供苗公司负责人,目前花木种植面积253亩,有100多个品种,主要经营常规绿化用苗为主,年销售收入达300万元,每年获利30多万元。

2014年以来因成绩突出多次受到表彰,先后获得致富带头人,优秀党员,优秀十佳党员致富带头人,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14年2月18日作为科学发展学习代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播。

作为高流镇花木协会会员,远近闻名的花木种植大户,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能吃苦,会钻研,是花木种植的示范户,勤劳致富的带头人。

他致富不忘乡亲,积极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

几年间共扶持26户花木专业户,为80多名群众解决了劳动力出路,多次自费慰问困难户及孤寡老人,2014年共三次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并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支援灾区生产,受到了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花木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流镇耀南村老百姓有着种花养花的传统习惯,但过去都是零星种植且品种单一,档次较低,群众种花只能解决油盐酱醋等生活补贴,并没有起致富兴农的作用。

张家树与生俱来就对花木格外感兴趣,1994年12月入伍后来到浙江金华,发现金华原来是全国著名的苗木之乡,于是利用课余时间,到当地的花农家取经学习,在当地的新华书店,购买了大量有关花木种植、培育等书藉。

有点空闲就到当地的花农家无偿帮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从基础理论到田间地头,他写下了大量的心得体会,又有幸得到老花农鲍克文的亲身指导。

1998年在部队退伍回来,利用在部队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种花养花的特长,克服资金不足等不利影响,走上了艰难的创业路。

首先从精心挑通过几年的打拼,他的花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手里的资金多了,经验多了,做事的信心足了,开始酝酿自己更大的引进新品种,搞起了示范园,积极引导当地老百姓走出了一条依托花木产业奔小康的路子。

近年来,他承包绿化工程30多个,还无偿为周围群众提供信息,帮助销售。

周围许多群众刚开始种花时,都是张家树供应种苗,手把手指导种植技术,防病治虫,联合成品销售等。

使周围的群众每人增加收入近3000元。

张家树已连续多年被评为镇级致富能手,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卉状元。

经过几年的打拼,他的苗圃面积已达200亩,每年获利都在30万元以上。

他深知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

高流花木协会成立后,他把带领群众致富的突破点放在花木产业上,以做大做强花木产业来实现群众的共同致富。

为了使广大会员种上“放心花”,张家树以个人名义与群众签订包销合同,让群众吃上“定心丸”,耀南村唐庄组的土地全部规划种花木。

村民马明发说什么也不愿意种,张家树多次上门做工作,唐恒水就是不听,张家树又对他说“苗子种好卖给我,要是因为种花没饭吃,你一家都到我家吃。

”就这样他还是想不通,张家树和他商量,最后以当时最高价每亩280元的价格承包了他的10亩地,当年在承包的土地上种植了金叶女贞,一年后,以每株0.55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当年获利15万元。

村民的想法变了,马明发的思想也通了。

第二年,在张家树的带领下,全组百分之八十的农户都种起了花木。

马明发自己也承包了二十多亩,他逢人便说“听他的没错,多亏了他帮忙”。

张家树就这样走村入户做大家思想工作,并且和镇里的技术人员一起,向花农无偿提供技术支持,主动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

以实际行动把大家的思想都统一到“种花发家”这一点上,当年村里花木种植面积扩种2014多亩。

为了更好的发展花木产业,以张家树为主的向个花木种植大户成立了高流花木协会,以花木协会为龙头,动员广大村民发展花木生产营销,发挥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协会+农户”的良好经营模式。

目前,耀南村700多户、2800余人从事花木生产经营,其中有80多名会员在沭阳等地承包土地,带动囝高一村、高二村、程徐村、夏塘村、高流村、三岔村、沟埃村等周边村民发展花木产业,为镇政府争创“国家级花木之乡”打下了良好基础。

长年在外的花木经纪人有200多人,大江南北都有耀南村的客户。

为了扩大知名度,畅通销售渠道,张家树积极在《中国花卉报》、《苗木商情》等杂志刊登广告,本着当了带头人,就要有奉献精神,广告费全部由张家树和几个花木协会种花大户分摊,没有向普通会员要一分钱。

而在售花过程中始终优先销售群众花木。

在生意场上以诚信经营为立身之本是张家树的座右铭,有时协会按照货主要求,货到后再付款。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群众放心,张家树就亲自跟车送货,来回10多天,路上辛苦可想而知。

从来不克扣群众一分钱,所有差旅费自掏腰包。

家人、朋友说他是自讨苦吃,但他心里却感到踏实。

2014年春,张家树和天津一个客户魏玉龙签订34万株红叶小檗销售合同,合同签订后一个月,他来取货时,红叶小檗每株市场价格比合同价涨了2角,供应苗木的协会花农说反正没关系,仍按合同价格,按时起苗装车发走。

客户十分感动“别看你们是农民,做生意却不为小利而动,重合同,守信用,真是实在,以后,我肯定还会来买货的”。

杨老板现在已是该村的回头客。

今年,他又通过传真和协会签订了价值100万元的绿化苗木合同。

就这样和客户们加强联络沟通,密切了感情,并通过他们在大连、沈阳、北京、山东等地设立了销售窗口,及时了解外地市场行情,扩大了高流花木的知名度。

在下一步的产业规划中,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适合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为多种新品种为所示目标,在下一步促进花木产业的升级换代,配合镇政府提出的花木四期规划,明年继续扩大花木种植规模3000亩;努力提高花木的技术含量,打出自己的品牌;完善销售网络,努力实现提高城市品位,绿化山山水水,为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家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引导当地群众走上花木致富之路,带动更多的农民在花木产业上发展致富,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实实在在的显示出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在其上任以来,时时以共产党员的八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群众的饥苦装在心中,从不强调个人荣辱、得失,务实于本职工作,使本村的经济明显好转。

村积累稳中有升,现村集体存款8万元,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尤其在开展党员“领航工程”活动中,他能积极投身于其中,时刻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指明了方向,使庆先村38户贫困户基本脱贫,其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截止xx年庆先村共有250户看上了有线电视,有220户用上了程控电话,为全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抓思想建设,提高支部一班人综合素质李春山接任支部书记后,深知要想发展本村经济,必须取得村民对本届党支部的理解和信任。

因此上任伊始,他就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政策理论水平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