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中国的文化瑰宝
中国古建筑是凝固的古文化艺术,是古代历史留下的立体的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深藏着古代人们的审美和文化。
一部中国古代建筑史,就是中国文化的凝固史、展开史、展示史。
了解中国古建筑,可以使我们深入学习、理解中国历史,为灿烂的中华文化、深重的中华文明而骄傲,而自豪。
在此,远景设计研究院为您整理出国内著名古建筑经典,与您共赏。
一、大明宫——唐代建筑风采的代表
陕西西安大明宫是唐长安三大宫殿之一,始建于唐太宗年间。
宫城面积为北京故宫的三倍多。
宫内分前朝与内廷:前朝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内廷有太液池、麟德殿等。
整个布局左右对称,主从分明,宏伟壮丽。
而至今犹存的有含元殿和麟德殿。
二、永乐宫——道教建筑的典范
永乐宫位于山西芮城县,是道教建筑的重要遗例。
宫殿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叠交错,雕饰不多,显得简洁、明朗。
宫宇规模宏伟,布局疏朗,中轴线上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大殿宇。
大殿东西两侧不设配殿,风格独特。
永乐宫壁画满布四座大殿,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都十分罕见,这使永乐宫享誉海内外。
三、故宫——最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
故宫为明清两代皇宫,坐落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殿宇9000余间。
城内宫殿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
南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称“前朝”。
北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为中心,称“后寝”。
三大殿以太和殿最高大,重檐庑殿顶,高约
33米。
故宫凝聚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
四、沈阳故宫——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宫殿
沈阳故宫为清初皇宫,原名盛京宫阙、奉天行宫,它集汉、满、蒙各族建筑艺术为一体,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其建筑布局可分为三路。
其中东路建筑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子,两旁为十王亭,均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独具特色。
五、布达拉宫——举世闻名的山巅之宫
布达拉宫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位于西藏布达拉山南侧,从山腰处拔升而起,直达山顶。
宫堡占地41万平方米,主楼高达117.19米。
宫的主体分为红宫和白宫两大部分。
上部为红宫,是宗教活动和政治活动中心;白宫位于红宫东面。
此宫全为木石结构。
布达拉宫与山峰巧妙结合,取得了山即是宫、宫也是山的艺术效果。
六、悬空寺——“天下巨观”
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始建于北魏。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
奇:悬空寺建在深谷盆地中,悬挂于石崖中间;悬:全寺共有殿阁40间,以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巧:悬空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设计非常精巧。
七、大昭寺——庞大的藏教建筑群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
大昭寺是汉、藏建筑艺术的合璧之作。
主殿高四层,上覆金顶,梁架、斗拱结构,均为汉族古典建筑技法;但其柱头檐部的装饰却是典型的藏族风格。
殿顶有唐代风格的精工雕刻的法轮、卧鹿、金幡等饰物,又有印度、尼泊尔寺庙的宝塔
和倒钟等顶饰特点。
八、南禅寺——大殿古代木建筑魅力的体现
南禅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位于山西五台县。
大殿面阔、进深都是三间,平面近方形,上覆单檐歇山屋顶。
建筑内部用两道通进深的梁架,没有内柱,室内无天花吊顶,属木构架中的厅堂型构架。
檐柱12根,其中有3根为抹棱方柱。
柱间用阑额联系。
大殿表现了唐代殿字建筑出檐深远的面貌。
九、镇国寺——万佛殿精妙的木构建筑
镇国寺万佛殿是五代时期精妙的木结构寺庙建筑,位于山西平遥县城北。
万佛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
殿顶单檐歇山式,出檐深远,斗拱总高超过柱高的三分之二,颇为罕见。
殿内梁架施六椽伏两层,形制古朴,手法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