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管理教学大纲
理论
实践
其他课内教学环节的要求及安排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习
1
第一章认知运输
4
4
2
第二章选择物流运输方式
4
4
3
第三章确定物流运输企业、签订运输合同
4
4
4
第四章货物托运、承运
4
4
5
第五章货物运输组织
4
4
6
第六章货物交付结算与运输商务管理
6
6
7
第七章特殊货物运输
4
4
8
第八章国际货物运输
2
2
9
任务一:集卡运输管理
[实践(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实训课程标准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国际商务企业实际操作规程为准则。根据运输业务需要,通过计算机和专业软件模拟仿真环境。使学生在高仿真环境中,了解和掌握业务环节的综合技能。
三、货物的交付
第四节航空货物托运、承运
一、我国航空运输的现状;
二、航空货物运输受理的环节。
第五章货物运输组织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选择合适的车辆,完成零担、整车货物运输组织;能够进行四种运输方式的货物运输组织,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开展运输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需要重点包括四种运输方式的货物运输组织的业务流程,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的主要技术参数。本章的难点在于四种运输方式运输组织的业务流程。
具有业务管理能力,能够处理管理工作产生的资料和信息,并进行相应的统计与整理,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任务
以运输任务为载体,通过任务驱动,按照业务流程进行知识重构,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所必需的运输作业的基本知识与职业技能,同时通过运输任务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健康的情感和工作态度,使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各类知识与技术产生兴趣。
二、缮制单证
项目一 认知运输
项目二 选择物流运输方式
项目三 确定物流运输企业、签订运输合同
项目四 货物托运、承运
项目五 货物运输组织
项目六 货物交付结算与运输商务管理
项目七 特殊货物运输
项目八 国际货物运输
六、《运输管理》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章)
课
内
总
学
时
课内学时分配
课外教学环节要求及安排的说明
一、船舶运行组织形式
二、船舶运行与港口工作的配合
三、班轮运输组织
四、不定期船运输组织
五、驳船运输组织
第四节航空货物运输组织
一、航线与航班
二、航空货物运输方式
三、航空货运生产组织
第六章货物交付结算与运输商务管理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能够按照业务流程完成货物的交付与结算,能组织不同运输方式的装卸工作,掌握运输服务质量的特征、能选择运输服务商。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需要重点包括组织危险货物的运输;组织超限货物的运输。本章的难点在于危险货物的类别及运输方式;超限货物的类别及运输方式;鲜活易腐货物的类别及运输方式。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第一节危险货物运输
一、危险货物的概述
二、危险货物安全运输要求
6
10
任务二:零担运输管理
4
11
任务三:车辆管理
4
12
分组进行汇报
2
合 计
48
32
16
七、本课程实验(实训)教学基本要求
[实践(实验)教学的目的]
本课程以培养运输管理应用人才为目标,理论体系完整、内容新颖、充实,案例分析准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实用性,同时适应学生学习物流项目管理课程的需要。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运输管理的核心理论和方法;同时辅以团队仿案例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和正确地应用运输管理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并解决项目管理中较为复杂的问题的综合能力;基于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需要重点包括运输的概念、功能、方式。本章的难点在于能够说出什么是运输;从理论上能够对运输的功能和运输方式做出大致的解释;能够说出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第一节认知物流运输
一、物流的概念与功能
二、运输的概念和功能
三、运输与物流的联系
四、物流与运输的区别
第二节认知物流运输系统
一、运输系统的含义
二、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认知物流市场
一、运输需要、供给的概念
二、运输需求弹性与运输供给弹性
三、物流运输市场的分类
四、运输市场的特征
五、运输市场的竞争
第二章 选择物流运输方式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运输方式的种类;使学生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使学生了解影响运输方式选择各种因素;使学生掌握运输方式的选择方法。
五、运输合同的形式
第四章货物托运、承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掌握公路货物、水路货物、航空货物、铁路货物的托运和承运流程;能正确填写公路、铁路、航空、水运托运单,能进行货物交接验收、正确履行签收手续,合理堆放货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需要重点包括不同运输方式货物托运和承运的流程,四种托运单填写的基本内容;掌握四种运输方式货物验收和堆放原则。本章的难点在于掌握四种运输方式货物验收和堆放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需要重点包括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确定委托内容;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确定运输线路;签订运输合同,缮制单证。本章的难点在于国际货代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国际贸易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国际贸易运输合同的装运条款。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第一节公路货物托运、承运
一、认知并填写托运单
二、货物的托运与受理
三、货物的交接
第二节铁路货物托运、承运
一、货物的托运和受理
二、进货和验收
三、货物的装车作业
四、制票和承运
第三节水路货物托运、承运
一、货物的托运
二、出口货物集中港区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需要重点包括货物的交付与结算,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主要技术参数。本章的难点在于货物货物装卸流程、装卸作业;运输服务质量的特征。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第一节货物交付与结算
一、公路货物运输的货物交付和结算
二、水路运输的交付方式
三、铁路货物的到达、支付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需要重点包括运输方式的种类,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影响运输方式选择各种因素。本章的难点在于结合实际情况正确选择物流运输方式,进行运输线路和时间的安排;运输方式选择的定量、定性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第一节熟悉各种运输方式经技术经济特征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第一节 确定物流运输企业
一、物流运输服务质量
二、关系管理
三、运输服务价格
四、物流运输经营风险及其控制
五、物流运输服务商选择决策
第二节运输合同内容认知、运输合同的拟定
一、合同的概念
二、运输合同的概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运输合同的特征
四、运输合同的种类
能根据运输任务,合理地选择运输方式,优化运输路线。
能够根据运输任务,制定运输计划和规划,合理安排任务,如期高效地完成任务。
能够进行沟通协调,充分地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正确的分配设备。
能够妥善处理各种事故或不利情况对运输质量的影响,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
能够编制、办理各种运输单证和许可证,确保运输作业顺利进行。
第一节落实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确定委托内容
一、国际货运代理定义
二、国际货运代理的性质及作用
三、运输代理的分类
四、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流程
第二节选择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确定运输线路
一、海洋运输
二、铁路运输
三、航空运输
四、联合运输
五、选择运输方式的注意 事项
第三节签订运输合同,缮制单证
一、国际运输合同中的装运条款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掌握如何选择物流运输服务商;熟悉运输合同的内容,针对具体运输活动能够拟定合同内容;能够进行货物运输、行包运输合同的订立、履行及变更、解除。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需要重点包括运输服务质量差距的类型、原因;运输服务质量管理和经营风险及其控;货物运输、行包运输合同的订立、履行及变更、解除的程序和规定。本章的难点在于运输合同的格式和基本内容,掌握托运人和承运人关系类型定义,掌握运输合同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责任。
熟悉运价的计算
了解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合同的内容及订立过程
熟悉各种运输单证的结构和填制方法。
采用表上作业法和图上作业法为大型物流企业多结点的运输业务制定物资调运计划。
(2)能力目标
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作业流程,了解常用的运输设备与设施,会正确操作使用相应的运输工具或设备设施。
具备各种运输设备保养得管理知识,能够适时和定期组织维护保养。
4.后续课程:
《供应链管理》 《配送中心选址》
5.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依据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及纪律情况打分,占30%。
2、期末考试成绩:采取闭卷笔试方式,占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