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泵房低频噪音的危害.我今天从电视上看到一件由于低频噪音而导致婴儿死亡的真实事件,在网上查到低频噪音的产生源有很多,特别是水泵房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对此我感到很担心。
请各位邻居为了我们的健康都来关注并重视低频噪音.以下是电视播出事件的内容:低频噪音致出生仅9天的宝宝死亡前2天看到家住北京市崇文区富贵园8号楼的一位先生已将富贵园开发商告上法庭,原因是楼下水泵发出的低频噪音致他家出生仅9天的宝宝死亡。
业主索赔30多万元。
可我们都是有孩子的父母了,我们都深深知道这30万元是无法弥补怀胎10月一朝分娩孩子却不幸夭折的痛苦的。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事实就是,这位先生早就发现了低频噪音的源头是设在他们那栋楼地下室的水泵所产生的,为此这位先生早就将开发商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损失并停止损害,最终胜诉获赔2000元人民币,并判令开发商作出整改。
而在致他家孩子死亡后才发现,开发商所谓的整改措施就是在铁栅栏上加了一块木版(这里再一次体现了开发商的黑心,和对法制社会的淡漠)。
这里真的对那位先生表示深切的慰问,也再次声讨可恶的开发商。
原来对什么是低频噪音不甚了解今天认真查了一下才发现真的很可怕,尤其是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
低频噪声一般是指频率在500赫兹(倍频程)以下的声音。
近年来国内外从事低频噪声研究的专家指出,低频噪音会引起头痛、失眠等神经官能症。
目前,国内声环境质量标准及其监测方式主要是针对高频噪声的检测,低频噪声因分贝数并不高,导致经常有市民被噪声折磨却投诉无门。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低频噪声就已经悄悄地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
当时一些开在居民区的"卡拉OK厅"和"迪斯科舞厅"生意兴隆,尽管那些娱乐场所里有着厚厚的墙纸和各种隔音设备,但阻挡的只是属于"高频"的歌声,而低频噪声,比如歌舞厅内的鼓点震动声却可穿墙透壁,直达市民们的客厅、卧房等处。
此外,随着城市道路、桥梁以及各种大楼的建成,特别是在一些住宅小区内,电梯和那些本来置于楼外的变压器房、水泵纷纷被移入居民楼内,使用时产生的震动就形成了低频噪音。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影响评价室主任窦燕生特别对记者指出,现在有很多的高层塔楼使用的都是二次供水,这种利用高压水泵供水的方式会产生很强的震动低频噪音,尤其对四层以下的居民会产生很大影响。
由于低频震动和噪声的频率与人体脏腑接近,可以引起共振,因此对内脏的影响很大,长期的影响下会导致心脏。
肺、脾、。
肾、肝等受到不可逆的损害。
一些敏感人群在平时即可感到头疼、心慌、脑胀等不良反应。
会长期影响心智。
就低频噪声危害问题,当时记者还采访了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医师说,低频噪声能直达人的耳骨,使人的交感神经紧张,心动过速,血压升高。
在噪声环境下呆30分钟,人就会感到明显的不适。
如果长期受到低频噪声袭扰,容易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综合判断能力下降等神经官能症,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
对于低频噪音,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声学专家说,“同样是70分贝的声音,100赫兹和1000赫兹频率,人体耳朵感应的声响就不一样。
人体内器官固有频率基本上在低频和超低频范围内,很容易与低频声音产生共振,所以人会烦恼、感觉不适。
此外,低频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空气分子振动小,摩擦比较慢,能量消耗少,所以传播比较远,通透力很强,能够轻易穿越墙壁、玻璃窗等障碍物。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研究所王秋菊博士告诉记者,低频噪声按传播途径主要分为结构传声、空气传声及驻波,其中驻波危害最重。
对于楼内变压器、水泵等造成的结构传声,可以在安装电梯、变压器、水泵等的时候加上减震措施,最好是将这些装置安装在楼外;对于空气传声,可以在房屋的窗口上安装通风隔声窗来改善。
低频噪声不容易衰减窦燕生主任对记者说,凡是噪声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低频噪声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
但是,现在这种低频噪声所产生的危害还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窦燕生主任举了一个例子,低频噪声不像紧急刹车声和迪厅音乐那样刺耳,但二者都会产生声压。
高频噪音随着距离越远或遭遇障碍物,能迅速衰减,如高频噪音的点声源,每10米距离就能下降6分贝,马路上的线性声源每10米也能下降3分贝。
而低频噪音却递减得很慢,因此能够长距离奔袭和穿墙透壁直入人耳。
低频噪声造成慢性损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喉科医师孟庆书告诉记者,噪音污染已经是世界七大公害之首,而低频噪声对人体是种慢性损伤,更不容忽视。
低频噪声由于可直达人的耳骨,而且会使人的交感神经紧张,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
人被迫接受这种噪声,容易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
如果长期受到低频噪音袭扰,容易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各种神经官能症,甚至影响到孕妇腹中的胎儿,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噪音中对人的听力和神经系统影响很大,而且是器质性不可逆转的改变。
很多人抱着忍一忍的态度是十分不正确的。
1、低频噪音之定义我国对于低频噪音的声音频率范围订为20~200Hz ,其中对人体影响较为明显之频率,主要为3-50Hz 之频率范围。
低频噪音特性当平常在室外或开门窗时,屋外噪音成份中,低频噪音部份被其它中高频噪音盖过去而没有感觉,但关了门窗时,中高频噪音会被门窗隔音而低频噪音会比较明显,因此,通常再夜深人静或较为安静的时候,较容易感受到低频噪音的干扰。
2、低频噪音之影响低频噪音对人体会产生压迫感,对睡眠及生心理的影响大,可能导致神经衰弱、忧郁症等,尤其是年纪较大者更容易产生影响。
医学专家指出,低频噪声由于可直达人的耳骨(塞住耳朵没用),长期受其影响,容易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各种神经官能症。
而且这种单调低频噪声能使人的交感神经紧张,末梢血管收缩,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
由于它是被迫接受的,能使人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
如果长期受到低频噪音袭扰,容易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各种神经官能症,甚至影响到孕妇腹中的胎儿。
.低频噪音的声学特征低频噪音与高频噪音不同,高频噪音随着距离越远或遭遇障碍物,能迅速衰减,如高频噪音的点声源,每10米距离就能下降6分贝。
而低频噪音却递减得很慢,声波又较长,能轻易穿越障碍物,长距离奔袭和穿墙透壁直入人耳。
振动、低频噪音和一般的噪声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都是一种振动的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
3. 低频噪音的传播途径低频噪音按传播途径主要分为结构传声、空气传声及驻波,其中驻波危害最重。
结构传声是指安装在大楼内的变压器、水泵、中央空调主机通过居住大楼的基础结构大梁、承重梁将低频振动的声波传导到各家各户。
空气传声是指低频噪音通过空气直接传播到小区住家户。
驻波是指低频噪音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多次反射形成驻波,低频噪音在波腹中的振幅最强,对人的健康危害最重。
二、和开发商打官司的案例本报讯(通讯员李力) 地下室水泵运转发出超标噪声,丰台某小区的李先生夫妇被炒得夜不能寐。
为此,他将小区开发商告上法庭,经过一、二审法院的审理,李先生最终获得10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
但是,法院终审落判后,开发商却不履行判决。
李先生向丰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昨天,丰台法院宣布,该院已为李先生执行回10万元案款,这是北京市因水泵噪音扰民赔偿精神抚慰金数额最高的一笔。
自2002年5月起,李先生家内开始有地下室水泵运转发出的噪声,使其无法正常休息和生活。
李先生曾多次向开发商和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反映情况,要求更换水泵或对水泵房采取隔音降噪措施。
开发商虽然对水泵房的噪声进行了治理,但噪声污染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004年9月10日,李先生委托丰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对住房噪声进行测量,监测结果是主卧室噪声最大。
李先生说,国家有关部门限定的噪声基本值为29.4分贝,而楼内水泵启动以后的噪声却高达39.7分贝,该测定还不是水泵启动和关闭时发出的噪声。
李先生认为,由于长期的噪声振动及干扰,致使其家人没有安静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和孩子的正常学习,甚至已严重危害了一家人的身心健康。
他们要求被告公司采取根本措施,彻底消除住房内噪声污染;赔偿他们入住以来的精神损害抚慰金10万元;承担噪声检测费、诉讼费。
丰台法院一审支持了李先生的诉讼请求,市二中院终审维持了丰台法院的判决。
法院判决后,开发商一直拒绝履行判决。
执行法官秦建平向开发商发出执行通知,并通过工商部门查到该公司的账号,将款项全部冻结。
几天后,该公司将未执行完的案款全部交到法院。
水泵房噪音侵权案--正在审理中(2011-03-30 12:18:59)转载▼案情简介:广州龙光峰景华庭小区的水泵房位于案涉业主所在楼宇的地下室,水泵房长期的噪音使原告无法休息,多方投诉无果,将开发商诉至法院,诉请:1、请求法院依法判决被告消除龙光峰景华庭5栋负二层水泵房噪声,逾期未能消除噪音的,请求法院判决被告每逾期一天给予原告每人150元的经济补偿。
2、请求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用50000元。
雨兰意见:一、龙光公司对原告造成了噪声污染侵害。
龙光峰景华庭整个小区的水泵房位于5栋A座、B座负二层,供应小区2800户生活用水,现入住业主大概1000多户。
水泵房内两套水泵组,分高楼层供水泵组、低楼层供水泵组,每套设备3台大泵1台小泵,水泵24小时连续运行维持水压。
自原告入住以来2009-12月环保局已经监测到低频噪音超出《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范围。
另需说明的是:检测报告是仅仅随机运行了2台(高区、低区各1台)情况下检测的结论就已经超标,事实上,水泵房有8台水泵,随着小区人员的入住人口增多,水泵的负载增加,噪音越来越大,危害后果之严重简直无法想像。
二、龙光公司的噪声污染使原告遭受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损失。
1、噪音严重侵犯了原告的身心健康:原告自2009年1月入住后,每日遭受噪音的侵害,造成失眠、睡眠障碍、脾气暴躁、心情郁闷、精神极其痛苦。
由于长期的噪声污染,致使原告一家人没有安静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了正常工作和孩子的成长,甚至已严重危害了一家人的身心健康。
为此,原告遭受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损失。
众所周之,睡眠是人不可缺少的生理需求。
象本案这样长期的妨碍夜间睡眠,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痛苦的程度无疑远远超过了物质上的损害。
据医学专家称:低频噪声对人体不仅造成功能性损害及精神损害,还可能引起器质性损害。
长期受到低频噪声袭扰不仅使人的交感神经紧张、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还会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综合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国外研究还发现,低频噪声可以穿透人体腹壁和子宫壁,影响胎儿器官发育甚至造成胎儿畸形。
由于低频噪音损害后果具有滞后性、潜伏性,原告声明就以后发现的可能是由于噪音引起的疾病等引起的其他损失,保留向被告另行主张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