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文学院考博试题汇总07年文学基础理论环绕“文学史和思想史”问题写一篇学术论文,题目自拟。
论文应结合我国的文学研究,特别是我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实际对上述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论文应当观点鲜明,材料丰富,论证充分,自圆其说,思路清楚,符合学术规范。
07年中外美学与文论史一、概念解释(每题10分,不少于300字)德国古典美学互文性崇高意境二、论述题(每题20分)1、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如何论述“卡塔西斯”?你如何评价这一理论?2、道家美学如何论述言——意——象关系?你如何看待这一关系?3、比较朱光潜和宗白华两人的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美学的贡献。
08基础理论略谈近年来的文学基本理论研究要求同上08中外美学与文论史比较分析儒家的“中和之美”和道家的自然美学观(20分)简论魏晋南北朝美学中的“风骨”。
(15)比较分析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与袁枚的“性灵说”。
(15)辨析“诗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关系。
(15)论述莱辛《拉奥孔》中关于诗画比较的三个层面。
(15)黑格尔是如何论证“艺术终结”命题的?这个命题今天有何意义?(20)09基础理论就“读者对20世纪文学理论建构作用”这一主题写一篇论述文,具体论说该问题的发生、发展以及你的看法。
09中外美学与文论史试述孟子“养气说”与后世“文气说”的异同。
(15)诗论李贽“童心说”与晚明文学思潮关系。
(15)对你所熟悉的一部(一篇)中国古典美学(文论)原著进行理论分析,说明其美学(文论)价值。
(尽量引述原著进行分析)(20)简述英国经验论美学家博克关于崇高和美的理论及其影响。
(15)试评述德国文学家歌德关于艺术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理论。
(15)以别林斯基或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思想和理论为例,说明19世纪俄国社会历史批评的主要特点。
(20)10年基础理论文学与记忆10年中外美学与文论史给定材料(《文心·原道》第一段),要求说明出处,并结合当时背景分析材料。
(15)《沧浪诗话》对明代复古派诗论的影响。
(15)老庄是否定文艺和美的,但道家思想却对中国的文艺产生了巨大影响,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5)亚氏《诗学》中提出的悲剧的六个成分,并说明其相互关系。
(25)谈谈对文学性的理解。
并论述其对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影响。
(25)2022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两门:西方文学批评史1‘评价柏拉图对西方文学批评的贡献。
2、评价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文学因素与文学座标的理论3、试比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西方传统文论4、”“美是生活”是谁提出的?予以简要介绍和评价5、评价“宏大叙事”理论欧美文学史(6选4,西方文学批评史是5选4)1、巴赫金对拉伯雷、塞万提斯的“狂欢化”解读与传统的对它们的现实主义评说有何区别?2谈谈西方文学对鲁迅的影响以及鲁迅的接受3、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对后世的现代小说有何意义4宗教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有何作用5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与哈代小说中的宿命论有何相通之处6试根据你看过的外国文学史(欧洲文学史、欧美文学史、国别体文学史等)中选择两部差别最大的,说出你的取舍及理由另外附上最近几年考研外国文学的题2003.1、试比较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性格之异同2、概述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选做)2022.1、比较《简爱》与《呼啸山庄》。
2、古希腊文学与中世纪文学的文学精神有什么不同?(选做)2022.1、以列文(《安娜.卡列尼娜》)或聂赫留朵夫(《复活》)为例,分析托尔斯泰的思想观点。
2、比较撒旦和糜非斯特两个魔鬼形象。
(选做)2022.1、以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为例,说明什么是“拟史诗”,并与荷马史诗作简要的比较。
2、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对20世纪现代派的文学意义何在?(选做)2022.名词解释:1、浮士德精神2、多余人3、黑色幽默问答题:1、古希腊悲剧常被人称作“命运悲剧”,它与莎士比亚的悲剧有什么不同?2022名词解释:1、骑士文学2、“湖畔派”问答题:1、契诃夫的戏剧风格是什么?对曹禺和夏衍有何影响?请结合剧本简要说明.2022名词解释1、流浪汉小说2、《傲慢与偏见》1、有论者称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说是“对灵魂的拷问”,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欧美文学史试题搜集暨南大学2022年考研欧美文学史真题2022年欧美文学史试题一、名词解释(忘了是选4还是选5做答)约书、新小说、俄国自然派、复调小说、市民悲剧、存在主义文学二、简答(好像是选2作答)1、卡夫卡式人物特点;2、《巨人传》的狂欢化精神;3、旅程文学原型及发展历程三、论述(选2作答)1、莎士比亚悲剧人物与巴尔扎克人物系列比较;2、耶稣受难与《马丁福音》、《基督受难》、《基督最后的诱惑》等相关电影的关键因素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现实主义小说三杰”“现实主义小说三杰”是指20世纪初期英国文坛的高尔斯华绥、威尔斯和贝涅特。
高尔斯华绥是这个时期最为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福尔塞世家》,广泛地反映了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矛盾,体现了巴尔扎克式的笔法和气魄。
威尔斯的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尤以科幻小说称道,书中充满科学幻想和预言,也饱含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辛辣嘲讽。
贝涅特的主要作品是以英国生产瓷器的五个工业城镇为背景的“五镇小说”,反映了工业经济发展给城镇的社会结构和道德观念带来的变化。
2.“愤怒的青年”p408此称呼最早出现于1951年文学批评中,并与1953年广泛使用。
剧作家约翰·奥斯本发表了轰动文坛的剧本《愤怒的回顾》,因此被当作是愤怒的青年的代表。
他们注意描写社会,偏重于对外界现实的反映,内容多是对当权集团和保守、狭隘的中产阶级传统势力不满而进行的猛烈抨击和社会批判代表作约翰·奥斯本《愤怒的回顾》、约翰·韦恩《大学后的漂泊》、艾米斯《幸运的吉姆》、约翰·布雷恩《顶层的房间》《向上爬》3.“布拉格德语文学”指的是从19世纪90年代-20世纪30年代在布拉格的一个松散的没有组成正式流派的作家圈。
布拉格德语作家大约有三十多位,当时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文学潮流,对整个世界的文坛具有深远的影响,代表作家有卡夫卡、茨威格等。
他们大多都是犹太人出身,作品反映了布拉格的历史和老城的神秘主义气息,以及布拉格德语作家所特有的孤独、压抑、焦虑、惶恐的情绪,大多作品中表现主义的特点非常突出。
奥地利文学:“布拉格德语文学”斯蒂芬·茨威格传记文学:《三大师》《同精灵的搏斗》《三位文豪的生平》“链条小说”:1.《最初的经历》-儿童2.《马来狂人》-成年3.《感情的迷惘》-老年《象棋的故事》艺术特色:着意于表现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开掘意识的最深层次,以描写人物细腻的心理状态、情感冲动直至潜意识世界见长,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内心的隐秘4.“哈莱姆文艺复兴”“哈莱姆文艺复兴”(HarlemRenaissance)是美国黑人历史上第一次有意识地、集体地反映美国黑人的生存状态、探索黑人文化之源的文艺运动。
“新黑人”(TheNewNegro)的形象开始出现在美国文坛。
这场持续近10年的文艺运动有两个突出之点:A.在广大黑人的社会觉悟和阶级觉悟普遍提高的基础上,新一代黑人知识分子开始重新评价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并要求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有独立人格和叛逆精神的“新黑人”形象;B.重视加强黑人文学的艺术性,提出“美是最好的牧师”的口号,主张以现代艺术表现力,描写哈莱姆区黑人“特殊情调”的生活。
后一主张强调过分,使少数黑人作家偏向“为艺术而艺术”的道路。
就整个文艺运动而言,它对促进黑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黑人民族的自尊心产生了深远影响。
5.“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福克纳一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近百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其主要脉络是这个县杰弗逊镇及其郊区的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个家族的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1800年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世系中共60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在各个长篇、短篇小说中穿插交替出现。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声音与疯狂》。
6.“阿克梅派”1912—1913年兴起。
从象征派内部分离出来的纯诗歌流派,以《阿波罗》杂志为理论阵地。
一方面称象征主义为“当之无愧的父亲”,继承它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面又明确反对后期象征主义的神学、玄学倾向,主张文学返回“尘世”,返回有声、有色、有形、有时间、有重量的“此岸”世界和“物质世界”,描述人的内心世界、肉体感受、对生与死的认识,并且赋予其具体可感、精致准确的形式。
即所谓用明确的、“压实的”语言追求诗歌的男性力度和强烈的画感。
1921年消失。
阿克梅派“六杰”――尼古拉·古米廖夫、戈罗杰茨基、曼德尔施塔姆、阿赫玛托娃、纳尔布特、津凯维奇。
7.“回归文学”8.“表现主义”发端于造型艺术,1910年左右作为一个正式的文艺流派;名称被广泛使用,1914年走向成熟,在德国掀起第一个高潮,30、40年代在德语国家和美国形成第二次高潮。
理论主张和美学特征:1.提出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现,不是再现”的口号。
注重对世界主观感受的表现,特别强调内部视野,极力主张表现内在体验和心灵激情。
2.大量通过主观幻觉、梦境和错觉,以及扭曲变形等手法来表现生活。
3.流露出一种普遍的抽象化倾向,作品往往具有浓郁深厚的象征意蕴。
在人物塑造方面,类型化、图解化是基本的模式。
代表作家,代表作《》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试为“长河小说”定义,并简举出五部代表作品。
“长河小说”多指卷帙浩繁的多卷本,或者是描写叙述一个人的全部人生的生命历程,从生到死,或者是写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或者是描写许多人物的生活经历,它是以整个社会作为描写的对象,从而小说给读者以一泻千里,奔流不息的长河大川的感受,所以称其为“长河小说”。
它们线条清晰,具有长河那样一气呵成绵延万里的特点。
它与传统的长篇历史小说或高尔斯华绥的世系小说具有很大的区别。
它虽然由多部小说组成,但往往描写一个故事而不是多个故事;它提示的不是一个家庭或地区的变化,而是一个中心人物的经历与情感生活。
主要的代表作品有马丁·杜伽尔的《蒂博一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2.试对比布莱希特的叙事剧与传统戏剧的区别。
课件传统戏剧:舞台化身为事件,把观众卷入活动中,使观众成为观察者,消耗观众的能动性,使观众产生感性,经历事件,把观众带入情节中去,用暗示手法,保持感性,人被当作熟悉的对象,人是不变的,表现人的本能,情节直线进行,情节自然地稳步前进,表现世界的本来面目。
布莱希特的叙事剧:舞台叙述事件,使观众成为观察者,唤起观众的能动性,使观众作出判断,理解事件,把情节放在观众前面,说理手法,感性变为认识,人被当作研究的对象,人是可变的并正在变化,说明人的行为的动机,情节“不规则”地曲线进行,情节有跳跃,表现世界将变成怎样3.试析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中的人物形象类型(还需要补充一些内容)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典型人物形象:A.“边缘人”:“人人都是犹太人,只是他们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