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设计及探讨

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设计及探讨

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设计及探讨摘要:为了满足我国工业建设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需求,电力企业在进行能源设计的过程中,会面临着更大的难题。

对于火力发电厂而言,在进行日常运行时,需要对电气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与质量,采用合理的手段来确保电力供应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设计方案的调整,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够对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发展带来积极有效的影响。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现代化建设;能源设计在我国众多发电模式中,有关火力发电是极为常用的,但是,由于其本身特殊的能源生产模式,一旦在处理方面产生问题,便会导致后续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同时还会对周边环境以及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较为不利的影响。

正因如此,火力发电厂在进行电气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内容上的调整,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方案上的规划,以此来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对于火力发电厂自身的经济效益而言也会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的主要结构由于电气系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实际工作时,为了避免其自身的安全性受到不利影响,往往需要相关人员对其开展控制作业,以此来确保后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在主要结构方面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网控系统、控制系统以及用电系统[1]。

相关人员在开展控制工作时,应当及时进行三部分的有效调整,以此来使整个电气系统能够处于正常且平稳的运行状态。

就目前来看,火力发电厂工作时,为了实现对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内容进行有效统计,则需要选用相应的ECS系统,以此来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当相关人员在进行电气系统开展监督工作时,需要选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在效率与安全性上能够提供有效保障,不但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风险影响,同时还能够加强电气系统的控制质量,对于火力发电厂的长久发展能够带来积极有效的影响。

为了确保电气系统控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火力发电厂还要进行辅助装置的安装,当数据信息处于传输状态时,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通过数据包装还能够对相应的数据信息内容开展有效处理,以此来实现最终的信息集成作业[2]。

二、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分析(一)控制和测量系统通常情况下,火力发电厂在开展电气控制管理的过程中,一般会涉及三种方式,分别为利用微机装置来开展监督工作,通过弱电选线来完成控制工作以及利用强电来进行一对一的有效控制。

电气控制系统对于可靠性的要求相对较高,是因为其内部所存在的断路器中所包含的闭合阀门很容易受到系统回路的影响,一旦回路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控制工作受到不利影响。

就目前来看,我国火力发电厂一般都会有选用强电参数作为控制系统的主要参数内容,倘若在进行选择时是以弱电选线控制方式为主,在开展日常工作时也要利用相关的转化装置来进行弱变强,以此来满足电力能源的生产需求,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所需要处理的接线数据本身具有极高的复杂性,加上自身的可靠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而很容易出现不稳定的问题[3]。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相关人员在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方式选用时,并不会考虑使用弱点控制方法。

和其他方式相比,强电控制手段本身并需要进行过于复杂的接线处理,不但在操作方面相对简单,同时调试内容也是极为方便,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运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故障风险的影响。

因此,火力发电厂在进行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选用强电控制手段。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有关于微机监控技术也逐渐呈现出成熟化的状态,同时利用发电设备能够对整个DCS系统进行优化控制,这样不但能够实现电气控制自动化发展,对于火力发电厂自身的经济发展也会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当前我国所选用的控制系统,本身具有双向性,微机闪光报警系统与冲击继电器这两种方式都能够满足系统的控制工作,前者是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报警装置形成具有自动化特性的中央信号系统,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反馈,并进行相应的管理,不仅在信号数量上不会受到各种限制,同时也更为方便,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控制系统的管理质量。

而以冲击继电器为主的中央信号系统,本身具有自动与手动两种操作模式,这种模式在早些时间是极为常见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不断提升,这种模式本身所具备的单一性、短寿命以及高消耗的弊端便被放大,逐渐被时代所抛弃。

(二)自动化设计自动化设计是电气控制系统的核心内容,是火力发电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选用高水平技术手段或者是装置,以此来确保整个系统的电气控制自动化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这样不但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与强度,同时还能够对火力发电的整体质量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4]。

比如说,工作人员在进行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将自动化投入装置中进行备用电源的安装工作,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以及发电量进行内容上的调整,以此来确保自动重合阀门能够被正常使用。

就目前来看,相关控制系统在进行设计时,都会以微机型的重合阀门装置为主,这样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装置的自动性,既能够符合火力发电厂的运行需要,同时还能够避免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不利影响,对于国民的生活工作也会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电动机控制从发电系统角度来进行分析,有关火力发电厂的内部系统大多可以分为三部分,汽机结构、锅炉电动结构以及辅助结构,这些结构系统本身都是以辅助工作为主,通过与输煤以及水工系统进行有效连接,以此来完成相应的能源运输与转换工作。

为了确保电动机控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相关人员在进行控制模式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避免控制单一化的情况发生,在进行输煤系统的调整时,选用手动与自动两种控制模式,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操作质量,同时还能够避免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问题的发生[5]。

协调工作是电动机控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由于整个工作模式所涉及的岗位数量与种类相对较多,一旦在协调性方面存在问题,就会对输煤系统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不但会对传输工作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很容易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而在进行集中控制管理的过程中,火力发电厂需要明确不同继电器的工作性能与联动关系,当继电器的数量达到一定等级,便会形成具有逻辑性的联锁回路,与其他回路相比,这种回路模式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面临复杂的状态,因其本身所涉及的控制元件在数量上相对较大,一旦自动化水平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便会导致控制电缆的需求量与人员工作量之间的关系无法实现有效的平衡,进而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管理质量受到较为不利影响。

对于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而言,想要实现文明生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满足国民的电力需求供应,火力发电厂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对输煤系统开展自动化作业,并利用电动机系统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确保后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四)直流电源系统在直流电源系统方面,火力发电厂所选用的蓄电池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隔爆蓄电池。

这类蓄电池本身是需要进行固定化处理的,因其本身的特性,在防酸性以及隔爆性方面都能够得到有效保障;(2)隔镍电池。

与其他蓄电池相比,这类电池本身具有极高的碱性,能够满足火力发电厂在直流电源系统管理方面的需求;(3)铅酸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本身往往以阀门控制手段为主,工作人员需要对阀门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来确保蓄电池工作质量能够满足预期标准。

现如今,我国火力发电厂在开展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蓄电池应用问题,而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便是所选用大多为铅酸蓄电池,这类蓄电池不仅在体积方面相对较大,很容易会占据大量的使用面积,在进行运转的过程中,还会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酸雾溢出情况的出现,这样不但会导致整个环境遭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同时还会对人员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火力发电厂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出现,便在整个电气控制系统中进行有关调酸室的安装工作,利用调酸与加液工作来降低风险影响,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员来维持日常的管理工作,不仅在维护难度上大幅度提升,企业的成本支出也会随之提升。

在碱性镍镉电池的控制设计中,一般是会进行不同倍率的电池管理,大多集中在中倍与高倍两方面,与其他电池模式相比,这种中高倍率电池在进行安装与维护的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较短,且容易维护,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也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问题。

不过,由于其自身的工艺水平相对较低,在使用时往往会发生渗漏的情况,火力发电厂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资源来开展定期补液工作,整个维护工作十分麻烦,成本支出过高,会给予火力发电厂带来较为明显的经济压力。

为了确保后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火力发电厂需要选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控制的整体效率,降低维护强度,同时还能够防止出现酸泄漏的情况。

结论综上所述,火力发电厂是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保障,为了确保自身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避免国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不利影响,火力发电厂需要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与优化工作,以此来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1]熊盛艳.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设计及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11):261.[2]梁毅.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及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14):450-451.[3]曹剑锋.火力发电厂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探讨[J].2021(2014-14):150-150.[4]刘静亭.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与自动化设计[J].电力系统装备,2019,000(008):35-35.[5]赵宏义.火力发电厂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016(021):48-49.[6]白玉峰,高巍,孙伟鹏,等.火力发电厂电气专业检修作业标准化在AR平台上的应用[J].上海节能,2018,(7).523-527.[7]胡建,李伟,刘传荣,等.现场总线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16).57.[8]孙广鹏,王昆,张峰,等.小型火力发电厂电气二次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4,(10).204.[9]申玉金.浅谈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组成与发展前景[C].20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