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 总结
第一法 硫代乙酰胺法
适用范围: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此法最常用。
原理: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条件(醋酸盐缓冲液pH3.5)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微量重金属离子生成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PbNO3)经同法处理后所呈颜色比较,颜色不得更深(比色)。
CH3CSNH2+H2O—>CH3CONH2+H2S; Pb2++H2S—>PbS↓+2H+(Ph3.5)
2铁盐的最适检测浓度范围:目视比色时以50ml溶液中含有10-50μgFe3+为宜,所显色泽梯度明显。
3应在盐酸酸性条件下进行:加入盐酸可防止Fe3+水解,并避免弱酸盐如醋酸盐、磷酸盐、砷酸盐等的干扰
4入过硫酸胺的目的:为了氧化Fe2+为Fe3+,同时可防止由于光照使硫氰酸铁还原或分解褪色。
2 Fe2++(NH4)2S2O8→2 Fe3++(NH4)2SO4+SO42-
注意事项:
1本反应的pH对显色有很大影响。用醋酸盐缓冲溶液控制pH值在3~3.5,硫化铅的沉淀比较完全。酸度增大,呈色变浅甚至不呈色,强酸处理过的溶液必须先用NH3·H2O调pH值至中性。
2试品溶液有颜色的处理:内消色法、外消色法
外消色法:在对照管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焦糖溶液(取蔗糖用小火加热后,再混悬于水中做成。随加热温度与时间的不同,其水溶液呈黄至红棕色。根据供试液颜色,适当掌握蔗糖的加热程度),使之与供试品溶液管的颜色一致。
☆铁盐检查法
方法:①硫氰酸盐法Ch.P、USP;②巯基醋酸法BP
原理:铁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铵溶液作用生成红色可溶性的硫氰酸铁配离子,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用同法处理后进行比色。Fe3++nSCN-→[Fe(SCN)n]3-n(n=1~6)
注意事项:
1准铁贮备液的配制:用硫酸铁铵[FeNH4(SO4)2•12H2O]配制成标准铁储备液,并加入硫酸防止铁盐水解,使易于保存。
药物的杂质(purity)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药物纯度(purities of drugs):指药物的纯净程度。主要从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稳定性方面考虑。
化学试剂中的杂质是指能够引起对化学使用目的有影响的物质。
药政管理部门规定,不能以一般化学药品及化学试剂代替药用规格,更不能把化学试剂当作药品直接应用于临床治疗。
6供试品溶液不澄清的处理方法:过滤,之前要用硝酸冲洗滤纸。
☆硫酸盐检查法
原理:药物中存在的微量硫酸盐与氯化钡在盐酸酸性介质中生成硫酸钡白色混浊,与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混浊比较,浊度不得更大。
注意事项:盐酸可防止碳酸钡或磷酸钡等沉淀的生成,酸度过大可使硫酸钡溶解,以50ml供试溶液中含稀盐酸2ml为宜。
5为了提高灵敏度或供试管与对照管色调不一致时,可用正丁醇或异戊醇提取后,分取醇层比色。例:枸橼酸钠中铁盐的检查
6硫氰酸铵过量:增加配位离子的稳定性,提高反应灵敏度,还能消除Cl-、PO43-、SO42-、枸橼酸跟离子等与铁盐形成配位化合物而引起的干扰。
☆重金属检查法:
重金属: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银、铅、汞、铜、铬、镉、铋、锑、砷、锌、钴、镍等。以铅的限量表示重金属限度。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第二法: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第三法:硫化钠法;第四法:微孔滤膜法
注意事项:
1氯化物浓度以50ml溶液中含50~80μg的Cl为宜,因为此时浊度梯度好。
2加硝酸可避免弱酸银盐如碳酸银、磷酸银以及氧化银沉淀的干扰,加速AgCl的生成并产生较好的乳光浑浊
3酸度要求:50ml供试溶液中含稀硝酸10ml为宜
4供试品溶液有颜色时的处理方法:内消色法:
5供试品溶液显碱性的处理方法:先中和成中性后再检查(加硝酸)
检查项下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与安全性四个方面。
杂质的来源:生产过程中引入;贮藏过程中产生
杂质的种类:
按来源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一般杂质:指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成和储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特殊杂质:指在特定药物的生成和储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这类杂质随药物的不同而不同。
按毒性分为信号杂质和有害杂质:
毒性杂质:如重金属、砷盐。
信号杂质:一般无毒,但其含量的多少反映出药物的纯度情况,如果药物中信号杂质含量过多,提示该药的生产工艺或生产控制有问题,如氯化物、硫酸盐。
按理化性质分为无机杂质、有机杂质及残留溶剂
杂质限量
杂质限量: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ppm)来表示。
限量检查(Limit test):药物中的杂质在不影响疗效和不发生毒性的原则下允许有一定限量。
比较法:取供试品一定量依法检查,测得待检杂质的参数(如吸收度)与规定的限量比较,不得更大。
☆一般杂质检查:
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硫化物、硒、氟、氰化物、铁盐、重金属、砷盐、铵盐、易炭化物、干燥失重、炽灼残渣、水分测定、溶液颜色与澄清度以及有机溶剂残留量等。 遵循平行操作原则
☆氯化物检查法:
原理:对照法。 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银胶体微粒而显白色混浊液,与一定量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混浊程度比较,浊度不得更大。 Cl-+Ag+—>AgCl↓(白)
通常不测定其准确含量,只检查杂质的量是否超过限量,所以称为杂质的限量检查。
药物的杂质检查法:按操作方法分为对照法(限量检查法)、.灵敏度法、比较法。
对照法:指取一定量的被检杂质标准溶液和一定量供试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处理,比较反应结果,以确定杂质含量是否超过限量。(比色、比浊、比色斑)
灵敏度法:指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不得有正反应出现,从而判断供试品中杂质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药物分析 总结
气体生成反应:含硫药物经强酸处理后,加热,发生硫化氢气体(硫喷妥);碘蒸气;氨气;乙酸乙酯香味….
光谱鉴别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原子吸收、核核磁共振(NMR)
色谱鉴别法: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FC)、质谱(MS)
生物学法
X射线粉末衍射法
第一章杂质检查(Test for pu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