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曹王镇小学电子教案模板三、巩固发展,应用问题个桃子?。

你能利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好吗? 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1)师: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想法说全班同学听吗?教师适时总结:从5里面去掉3,用减法计算。

5个桃子,被小猴子摘掉3个,还剩几个?就可以列减法算式: 5– 3= 2(个)教师边说边让学生用小正方体摆。

(2)认识减号。

教师演示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最后学生容易看到去掉的和剩下的部分,而原来的数不容易看到,因此写减法算式时,要着重使学生弄清是从哪个数里去掉的,就要把这个数写在减号的前面。

1、学生自己解决其他的减法问题,并把想法说给其他同学听。

(1)、独立尝试解决:花上还有几只蝴蝶?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也就是从几个里去掉了几个。

4-2=2(只)(2)、同桌合作解决:岸上还有几只青蛙?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原来岸上有几只?现在还有几只?也就是从几个里去掉了几个?没有了用什么表示?2-2=0(只)想一想:2-0=?(只)教师提示:这个算式表示从几个里去掉了几个?一个也没去掉还减少吗?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

2、把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装进问题口袋。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学生交流,全班汇报。

曹王镇小学电子教案模板四、全课小结作业设计算一算:6-2= 5-4= 5-3= 4-1= 3-0= 7-7= 板书设计减法的初步认识树上还剩几个桃子?5 — 3 = 2 (个)教后感悟……读作:5减3等于2 减号课时教案(讨论稿)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课题:走进花果山:信息窗3(加法的计算)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设计者:大韩小学代哲芳使用者: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学习有关“0”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情境图、有关图片、每人10个小正方体和0——10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环节设计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二、提出问题三、解决问题1、出示野餐全景图花果山里热闹极了,小朋友也来这里野餐,和小猴们成了朋友,请同学们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吗?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生可能回答:我看见图上左边树上有5只小猴,右边的树上有2只小猴;左边树上有6个桃子,右边树上没有桃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根据我们找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一共需要几根火腿肠?一共有几个桃子?一共有几个同学?一共有几朵花?一共有几个书包?……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要求每人一根火腿肠,需要几根?该怎样想? 1、学生独立思考,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有必要,教师引导学生把算有多少根火腿肠转化成算有多少个同学就知道需要几根火腿肠。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 2+4=6 4+2=6曹王镇小学电子教案模板四、走进生活4、观察,比较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准确叙述,只要说清楚意思就行)(设计意图:渗透加法交换律的知识,让学生在比较异同的过程中感知和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规律,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加法计算打下基础。

)5、解决: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左边的树上有几个桃子?右边的树上有几个桃子?一个也没有用哪个数表示?讨论:怎样列式?你认为6+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教师板书:6+0=6,0+6=6(设计意图:这是0的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利用0表示一个也没有的意义进行一个数加0的计算。

)6、巩固练习4+0= 5+4= 6+2= 7+3= 0+4= 4+5= 2 +6= 3+7=6、你还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刚才提出的问题,独立解决。

你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1、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集体交流,教师补充。

作业设计巩固练习4+0= 5+4= 6+2= 7+3= 0+4= 4+5= 2+6= 3+7=板书设计走进花果山2+4=6 6+0=6 4+2=6 0+6 =6教后感悟课时教案(讨论稿)学科:数学年级:一课题:游水帘洞(第五信息窗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李明小学:赵冯使用者: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和是8、9的加法及被减数是8、9的减法; 2、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1、能正确口算和是8、9的加法及被减数是8、9的减法; 2、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具教学过程环节设计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

水帘洞太美了,今天又有一群小朋友到水帘洞去游览,我们一起去看看!板书:游水帘洞 1、出事主题图:仔细观察这两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醒学生注意图中发生的变化。

2、你能从图中找出一些数学信息吗?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加以引导。

板书有价值的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3、解决问题。

(1)一共有几只小猴子?可以怎样列算式?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3等于多少呢?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曹王镇小学电子教案模板三、课堂练习。

学生活动,教师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全班交流:你计算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A:一个一个的数。

B:想3和5组成8。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或补充。

说一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含义?整个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先让学生独立说一说,教师做补充。

想一想,求一共有几只小猴子,还可以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5=8(个)比一比:3+5=8和5+3=8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桌相互说一说。

师生共同小结:这两个算式里的数和符号都相同,不同的是3和5的位置交换了。

你还可以说出一组像这样的算式吗?【设计意图】这两个算式渗透了加法交换律的知识,让学生在比较异同的过程中感知和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规律,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加法计算打下基础。

(2)还剩几只小猴子?说说图2中关于小猴子的信息:原来有8只小猴子,跳进洞里5只,还剩几只小猴子?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学生独立列算式,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8-5=。

8-5等于多少呢?你认为可以怎样计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全班交流算法,教师适时补充和归纳。

A:一个一个的减 B:可以想8的组成C:可以想5+3=8,所以8-5=3,即想加法。

讨论:这几种办法中,你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设计意图】而学生因基础和思维的差异,因而在计算方发生也呈现出多样性,教师应尊重这种差异,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但在了解存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也要提炼出最优的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

(3)一共有几朵花?学生先独立思考,列出算式,试着算出结果,然后汇报交流。

1、“自主练习”第1题是一图二式的练习。

先观察图,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列式计算结果。

曹王镇小学电子教案模板四、全课小结。

2、“自主练习”第2题是学习了8、9的加法后的口算练习,可以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完成。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学生交流收获,及时提出疑问,教师释疑。

作业设计看图写算式。

板书设计游水帘洞教后感悟====(1)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3+5=8(只) 5+3=8(只)(2)还剩几只小猴子? 8-5=3(3)一共有几朵花? 5+4=9(朵)课时教案(讨论稿)学科:数学年级:一课题:小猴分桃(第六信息窗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李明小学:赵冯使用者: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 1、熟练的结合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准确口算出有关10的加减法; 2、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理解一图四式的意义教学重点 1、准确口算出有关10的加减法; 2、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理解一图四式的意义教学难点 1、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一图四式的意义教具教学过程环节设计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旧知。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复习6、7、8、9的加减法。

2、复习10的组成。

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来到花果山,热情的小猴子要分桃子给同学们吃,请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能了解到那些信息”?2、学生说出图中的信息,再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选择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板书。

3、分给两个同学,可以怎么分?用小棒代替桃子实际动手分一分,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分法。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摆学具算得数的过程,并从中发现计算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从摆学具中发现计算方法并写出4个算式。

4、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并全班交流分法。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在充分交流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以下4个算式:9+1=10 10-1=9 1+9=10 10-9=1曹王镇小学电子教案模板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四、全课小结。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根据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1、“自主练习”第1题是图文结合的解决问题的题目。

在此练习中,可以让学生根据图表达出图意,明确题目中已经知道了什么,求的是什么,从而确定解决方法,然后填出算式。

这样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加减法的意义,而且帮助学生理清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2、“自主练习”第2题是一图四式的题目。

先让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试做,交流时说说这四式之间的关系。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学生交流收获,及时提出疑问,教师释疑。

作业设计看图写算式板书设计小猴分桃9+1=10 10-1=9 1+9=10 10-9=1 教后感悟====课时教案(讨论稿)学科:数学年级:一课题:小猴跳水(第七信息窗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李明小学:赵冯使用者: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2、明确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能根据现实情境解释计算顺序的合理性;3、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2、明确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根据现实情境解释计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具教学过程环节设计过程二次备课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2、夏天来了,花果山上更热闹了。

调皮的小猴子在跳水嬉戏,引来了许多小朋友观看,大家想去看看吗?板书课题:小猴跳水【设计意图】再一次以新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1、出示主题图,仔细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从图中找出一些数学信息吗?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加以引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