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人物性格分析宋江(及时雨)《水浒传》的中心人物,梁山泊一百单八将的首领。
是个具有非常复杂性格的人物,他攻读经史,胸怀大志;身在公门,清明练达,深通谋略;又仗义疏财,广结江湖好汉。
但他忠孝思想根深蒂固,想封妻荫子,青史传名,一心想被招安,才导致了起义的失败. (宋江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
每一个绰号都表现了他的特点,也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他是世代务农,自幼受传统文化教养。
在县衙里任职押司。
从他的家境出身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
不难看出,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他的职业养成他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宋江为人仗义,挥金如土,虽然武艺平平,连一个寻常的地煞星也比不过,计谋也不如吴用、公胜,却为一百单八将之首。
书中一方面把他捧成是正面人物的典型代表,口口声声讲忠孝,讲仁义,仗义疏财,救危扶困,被称为“及时雨”;但是在故事的叙述中,又把他描写成一个阴险恶毒的奸诈小人(例如为了招降秦明,不惜烧杀平民数百家一千多人;为了逼朱仝上山入伙,竟下令杀死一个四岁的小孩等)。
是一个口是心非、具有两重人格的人物。
鲁智深(花和尚)对朋友热忱,办事直爽,性情刚烈粗犷,爱憎分明,豪大方迈,见义勇为,粗中有细,扶危济困,疾恶如仇. 慷慨大方,重义疏财,勇而有谋.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忠求助银两,当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为了保证金氏父女能平安的离开,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拖住店小二追寻金氏父女的举动,“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在惩治恶霸镇关西的时候,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让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屠,让大家了解“拳打屠”是正义的行动,直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吴用(智多星)是起义军中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梁山的军事,同时也是人民智慧的化身.他广纳贤才,知人善用.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临危不乱.对梁山尽忠,对朋友仗义.但最终因为愚忠害死自己.吴用在上梁山之前是一名乡学先生.和晁盖是旧识.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
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
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
吴用在破连环马时,派时迁偷甲骗徐宁上了梁山。
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
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
书的最后,吴用听说宋江死了便也随之自缢.花荣(小广)性格较为懦弱,有依赖性,但是却长期处在独当一面的位置,能刚能柔也能忍.但遇事不太有主见.有原则且近乎于偏执.重情义,英勇护主,忠心耿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花荣原始宋江的结义好友,上梁山之前是清风寨武副知寨,花荣是梁山上典型的气质型英雄,充满个性色彩和气质魅力。
和很多武将相比,花荣则显文秀。
花荣出场时和宋江在清风寨相见。
当两人说到清风寨,花荣便说:“若还是小弟独自在这里守把时,远近强人,怎敢把青州搅得粉碎!”可见他外表虽然儒雅,骨子里却有几分傲气,花荣的傲并非心高气傲而是自信,略带几分文气。
花荣的性格魅力则体现在他一次次的神射中。
大家对花荣最深刻印象莫过于祝家庄那一回,敌兵以灯烛为号,宋江道:“怎地奈何的他那碗灯?”花荣道:“有何难哉!”然后一箭射去,不偏不正,正中红灯,稳住了局势。
多么的帅气!一句“有何难哉”更流露出绝对的自信。
再如后来一箭分开郭盛、吕方两画戟,又一箭射中梁山泊雁行中第三只,技法都是一样的高超,神情都是一样的自信,真不愧为“神臂将军”!花荣对宋江的忠,是在战场射杀敌人来报效,屡建奇功,最终竟为宋江而死。
英雄已去,风采犹存,留下来的只有读者的惋惜之情。
卢俊义(玉麒麟)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家世清白,为人谨慎,满怀一腔的爱国热忱却报国无门.卢俊义本是大名府里一富户,生的凌风,故有“玉麒麟”之美誉。
卢俊义之所以“名震”,在于他“棍棒天下无对”,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当时的北宋王朝忧外患频仍,北方的金国、辽国虎视眈眈,对宋朝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而宋朝历来重视“文治”不重“武功”,加之朝廷腐败,贪官遍地,国家积贫积弱,“猛士”奇缺。
在此背景下,卢俊义虽身不入官籍,仅是一个在野的“员外”,却“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为己任,练就一身武艺,为的是“殚赤心报国,建立功勋”。
这是多么可贵的爱国精神!卢俊义中了吴用的计谋后被赚上梁山,誓死不愿落草,他说;“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可见他的正统思想还是很重的,虽然“大宋”并没把他看到眼里,他却对“大宋”一往情深。
宋江闻言大受感动,便不再勉强。
不料,卢俊义回到家后,却被梁中书逮捕了。
梁留守宁信小人固的诬陷,也不信英雄卢俊义的申辩,硬是将卢俊义屈打成招,判处死刑。
将一个本应为己所用的忠臣义士推给了敌人,真是令人感慨不已。
逵(黑旋风)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 具有农民的纯朴、粗豪的品质,反抗性很强,对正义事业和朋友很忠诚,但性情急躁。
是刚直、勇猛而又鲁莽的人物典型众所周知,逵在《水浒传》中是个最为野蛮粗鲁的角色,由于他只知杀人,不问好坏的性格,只要在江湖上提起他的名字,神鬼也怕。
和其他107将不同,逵上梁山,成为梁林好汉,并不是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革命思想的彻底,而仅仅是为了两个字——“快活”。
可以毫不牵强地说,逵的行事,主要遵循的就是快乐原则,黑旋风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就是“快活”!他在梁山的目的单纯的可以:不是为了等贵贱均贫富,不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是为了喝更大碗儿的酒,吃更大块儿的肉,这才是逵的心思所在,什么坚决的农民思想根本谈不上。
他对宋江那种格外的、特殊的忠心。
但我觉得与其说是忠诚,还不如说是种依恋。
因为对于逵来说他同样需要一个价值的标尺,一个能确认他存在意义的精神之父。
林冲(豹子头)谨细而能忍辱.忠厚老实、武艺高强、善良、临危不乱,同时懦弱隐忍,委曲求全但最终奋起反抗入伙梁山.总结一句话就是:相貌如飞,身手如云,一开始忍辱求全的性格象备,作为一个禁军教头,他曾得到高俅的提携,他对他的顶头上司毕恭毕敬。
即便是刺配,言及高俅,仍称之为高太尉。
林冲对小二这样说:“我因恶了高大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这给人的感觉是林冲受罪乃因自己有过在前。
而反观林冲之前的表现,无一不是逆来顺受。
店小二说“林教头是一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从侧面传达出林冲以牙还牙的报复心里。
当他得知陆谦、富安追至欲加害于他时,不禁大怒,四处寻仇,最后在山神庙手刃仇敌,上了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
同时作为达官显宦,林冲不同于谄上欺下的贪官污吏。
他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
在林冲往市井买酒之前,先将草屋里火炭盖了;而当他回到草屋时,发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此时林冲:”恐怕火盆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这些细节,固然对情节发展具有铺垫作用,但也生动地凸现出林冲个性中精细的一面史进(九纹龙)心高气傲,爽快憨直,做事没有主见,为人不正史进是个挺有个性的年轻后生,充满了少年意气。
自“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后,一般人已经不放在他眼里了。
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从他家后院路过,就说了一句话,他就冒冒失失的跟人家动起了手。
幸好史进有很好的本性,懂得知错就改。
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傲气与诚恳并重:当王进借住使史进家时提出想教他本事,他立刻便暴怒道:”阿爹,休听这厮说!若吃他嬴得我这条棒时,我便拜他为师!”王进只不过出手一招半式便把他打了个仰面朝天的时候,他立刻就搬也凳子,向王进行拜师礼。
在好老师王进的点拨下,学到了一身全新的上乘武艺。
如果起初史进就遇到这样的好师父就好了,只可惜他此前却偏偏遇到了另外七八个师父,让史进染上了不少坏毛病。
石秀(拼命三郎)平生执性,路见不平,爱打抱不平,有反抗的精神,有正义感,嫉恶如仇,义无反顾,机警沉着石秀不像梁山的大部分人那样,或有显赫的家世、或有较高的江湖地位、或是巨商富贾、或是政府官员,石秀就是一个在底层挣扎的普通小老百姓,甚至连个流氓都不是。
石秀上梁山的动机很简单,就是前面戴宗所说的“图个下半世快活”。
石秀的武功虽然不错,但是梁山高手如云,所以并不显得出众。
石秀真正优秀的是他的那些“软”能力,这和他多年的底层经历是分不开的。
他的机智、他的果断、他的判断力和他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均不比宋江差。
他的牺牲精神更是宋江所缺乏的。
同样是依靠“软”能力立足江湖,宋江给人的感觉就是虚伪和阴柔,而石秀给人的感觉则是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血性男儿。
如果说宋江靠的是伪善来收买人心,石秀就是靠真诚来真心结交。
晁盖(托塔天王)晃盖是个老实人,直性子,是个没有多少心眼走一步看一步的人。
但对朋友挺义气,对“救命恩人”更是如此,从全伙下山劫法场救宋江就可以看出来.晁盖为人忠厚,敢于为民地伸正义,在群众中很有威望。
但致命的缺点是性子急,骄傲自大.不懂得知人善用,误信谗言.第六十回中写道::晁盖忿怒,便点起五千人马,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
其余都和宋江保守山寨。
起码得想好计划吧,这么草率就下山了。
而且只点五千人一起下山,难道不是自大么?还不带军师,这不是去送死吗?没带军师,加上晁盖本人不是当统帅的料,谋划当然就不周了,这也导致了晁盖的误信他人谗言。
晁盖的没带军师已经导致了他攻打曾头市的谋划不周,晁盖对他人的轻信,才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曾头市找来两个和尚对梁山大拍马屁,晁盖听了居然信和尚不信林冲,还说自己今天晚上要去劫曾头市大寨。
当天晚上三更,和尚对晁盖说,曾头市的军人肯定都睡了,此时正是劫寨的大好时机。
晁盖居然问都没问大伙的意见,就听了和尚的谗言,发兵去曾头市劫寨。
顺(浪里白条)顺的性格书中写的比较模糊,属于豪爽仗义,惩恶济善,有仇必报的类型。
总结就是苕溪水涨,逆流而上宋江发配江州,逵为找下酒鱼大闹渔牙,放跑了渔户的鱼,没料到渔牙的主人顺赶来,和逵打了起来,陆地上顺打不过黑旋风,就到水里打。
逵不知顺是水中英雄,被浪里白条用水灌了个饱。
幸亏戴宗制止,才救了逵一条性命。
梁山英雄劫法场时,顺和混江龙俊在江中捉住宋江的仇人黄文炳。
高俅攻打梁山,水军头领梦龙、牛邦喜分别被俊、顺所捉,最后连高俅也被顺捉拿。
顿时顺名声大振。
顺和胞兄横分别驻守梁南水寨。
时迁(鼓上蚤)时迁是一个生活在水浒世界中“真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