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4
湘潭市雨湖区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知情同意告知书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每年约有90万人发病,发病人数位居全球第三位,被我国列为重大传染病之一,它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
肺结核传染性非常强,而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人口密度大,学生相互间接触密切,接触时间长,一旦出现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极易造成结核病在学校内传播流行,不仅直接影响学生本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影响到其他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为了您孩子的身体健康,为了更好地防控结核病,控制校园疫情,按照﹝湖南省卫生计生委、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湘卫疾控发[2018]4号),我区将对2018级入园入校新生按照依法依规、科学规范、应筛必筛、分类管理、知情自愿的原则开展结核病筛查。
现将相关事宜告知,请您仔细阅读,希望得到您的全力配合和支持。
一、筛查对象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入学新生。
二、筛查方法
(一)幼儿园、小学及非寄宿制初中新生:询问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对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者开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二)高中和寄宿制初中新生: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5mm或局部出现双圈、水泡、坏死及淋巴管炎)者进行胸部X光片(或DR)检查。
(三)大学入学新生: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胸部X光片(或DR)检查,重点地区和重点学校同时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四)上述筛查结果异常者:需到雨湖区结核病定点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
具体见以下流程图:
1.幼儿园、小学及非寄宿制初中新生:
三、结果判断
(一)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注射后72 h(48 h~96 h)检查反应,以皮肤硬结为准。
阴性(-):硬结平均直径<5 mm或无反应者;
阳性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 mm者;一般阳性:硬结平均直径≥5 mm,<10 mm者;中度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0 mm,<15 mm者;强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5 mm或局部出现双圈、水泡、坏死及淋巴管炎者。
(二)胸部X光片异常:X光片有疑似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改变者。
四、后续管理
(一)单纯PPD试验强阳性者加强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预防性服药治疗。
未接受预防性服药者应在首次筛查后3月末、6月末、12月末分别到定点医院进行一次胸部X光片检查。
(二)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到定点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
经定点医院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按规定登记报告、治疗和休复学管理。
同时采样进行痰培养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
五、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简介
PPD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安全的筛查结核病的方法,在左前臂掌侧中央无瘢痕或病变处做皮内注射,根据试验结果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和流行。
(一)PPD试验的禁忌症: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肺炎等)、急性眼结合膜炎、急性中耳炎、广泛皮肤病;有过敏史或癫痫病、癔症史者慎用,临床医生判定暂不适合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其他情况等。
(二)PPD试验的注意事项:
1.PPD试验后30分钟内原地休息以便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
2.试验后注射部位不能用手抓、擦,以免感染,也不能涂抹任何药物以免影响结果判断。
3.偶有全身反应,如发热等,但主要表现为局部反应,如红肿、硬结、水疱、痒感或微疼,可自行消退,极少需要临床处理。
4.出现水疱、溃烂、发热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5.注射后48-72小时观察反应,提前或推迟规定时间会影响PPD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观察反应是观察注射部位的具体反应,必须本人到场。
已阅读告知书,同意筛查。
请告知学生是否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即家中是否有结核病人)(是、否)和肺结核可疑症状(发热、咳嗽、咯血等症状),有则用√标注(同意请家长亲笔抄写上述语句):
其它意见:
学生姓名:家长签名: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