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1.1应用场景⏹场景一:电子业务统一平台与其它单位的信息交换由于各单位信息化进程不同,特别是一些垂直管理单位已经建立起了自己专门的网上办公系统,这些单位如果要接收市公文,都必须通过手工录入,无法进行信息的自动交换,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结合简单的接口开发,能使市电子业务统一平台与已有业务系统之间实现信息的自动对接和交换,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场景三:基础信息库基础信息库包括:人口基础信息库、企业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基础信息库、地理基础信息库。

这些基础信息是**重要的信息资源,但这些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独立存储,信息不全,也不具备权威性.⏹场景四:领导决策支持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各级**的重要理论指导依据,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求有科学的决策,正确的决策需要有科学准确的数据作为支撑,但现阶段大量的数据分散在各个单位业务系统中,各自通过纸质进行报送,一方面这些数据缺乏准确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不同单位数据之间无法产生在的联系,不利于正确的决策。

要建立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自动从各单位系统中采集数据,然后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比如房地产,涉及国土、税务、房管、银行、运输、电力等。

利用数据交换平台可很好的从不同系统中采集信息,使开发者不需要关心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问题,只需要解决与决策有关的业务问题。

⏹场景N:……随着电子业务的深入,数据交换平台的利用会越来越多,好比是经济发展需要修建高速公路一样……1.2术语介绍(1)企业基础信息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涉及到企业注册登记、变更、注(吊)销、年检、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登记等业务容的基础信息,具有跨部门共享需求的特征。

(2)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之间进行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的通讯、传输与管理系统。

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是指成熟的应用集成和数据交换中间件产品。

(3)交换前置机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中与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交换节点进行信息交换连接的交换前置服务器。

(4)信息交换桥接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业务应用信息库与前置交换信息库之间信息安全交换的连接通道。

(5)企业基础信息库存储、管理企业基础信息的数据库。

(6)前置交换信息库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与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之间共享信息双向交换的中转数据库。

(7)业务数据库业务数据库是指各个委办局保存业务数据的数据库,运行在委办局的网中。

如税务部门的税务征管数据库,工商部门以“经济户口”为主要容的工商业务数据。

(8)应用系统应用系统是指本项目开发的部署在各委办局节点前置机上的桥接系统、中心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比对和整合系统等应用的总称。

(9)中心数据管理系统中心数据管理系统是指本项目开发的实现交换数据查询和管理等功能的应用系统。

(10)数据比对整合系统数据比对系统是用来加工整理各单位发送的企业基础信息的系统。

按照一定的比对规则和条件,数据比对系统对各部门的信息进行对比,形成完整、统一的XX市基础信息数据库。

第二章必要性、可行性及效益分析2.1必要性分析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职能部门通常采用不同的技术和体系结构来构建自身的信息系统,虽然为各自业务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各信息系统数据独立存储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使得各业务系统之间很难实现数据共享,严重制约着**各职能部门、业务系统之间的协作及工作效率的提升。

如何在不改变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实现跨平台数据访问也成为信息化建设道路上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2.2可行性分析从当前现状来看,××几个职能部门已经建立起成熟的网上办公体系,网络及硬件环境已经部署,各业务系统也已经投入使用,各业务数据对其他系统也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在技术上,当前市场已经涌现很多实现数据交换的平台产品,形成先进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技术体系,能为数据交换平台的建立提供很好的技术架构。

2.3效益分析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的建立可以打破当前的“信息孤岛”现象,建立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平台,形成**综合信息库。

同时,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单一安全通道,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也确保了各自数据信息的安全。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当前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可以为以后新的业务系统的建设提供标准,一旦标准形成,审批、监察等业务都可以直接利用共享的基础信息库数据,从而减少了数据采集的资本投入,也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章建设目标、思路及原则3.1建设思路要实现各部门的数据共享,必须先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通过交换平台实现各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集成,实现原有各业务系统在数据级集成,保证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在建立的数据交换平台基础上,针对各业务系统的技术和体系结构,配置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映射关系,形成各业务系统的应用。

当平台建立好以后,业务应用可以任意扩展,添加新的共享数据。

3.2建设原则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必须遵守以下原则:✓不影响现有或其它相关信息系统的使用和信息安全;✓技术要成熟、可靠,在节约成本投入的前提下确保平台建设质量;✓建立一个坚实的系统应用平台,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技术易于更新,网络及业务规模可以逐步扩展。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第四章关键问题解析4.1数据交换平台能解决什么问题对数据交换平台的理解有一种误区,就是有了数据交换平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就可以随便实现了,而不需要任何编码;实际上这是不对的。

数据交换平台的应用主要是在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但在信息交换过程换平台本身要解决的问题只是一小部分,它本质是一个中间件,面向客户时屏蔽了很多系统底层的信息,比如网络的协议、数据的传输安全等,据交换平台本身不具有业务本身的处理功能,比如无法自动从某个业务系统中直接获取数据信息,只能通过编程把数据从业务系统中提取出来,再送到数据交换平台。

利用数据交换平台使开发过程中不需要关注数据各式转换、消息的传输、数据路由等,只需要关注与业务本身的数据处理部分。

4.2数据交换平台与业务应用的关系在电子业务数据交换平台中,有些应用系统必须充分利用数据交换平台,比如资源目录管理系统、人口基础信息库、企业基础信息库的关系、决策支持系统等。

这些业务系统从不同单位的不同系统中获取数据,数据交换平台为信息交换和传递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通道,不同的应用系统可以公用相同的数据交换平台,因为数据交换平台好比是高速公路,可以有不同的车道和车辆,而业务系统本身有自身的业务逻辑。

所以从功能和应用层次的角度交换平台≠业务应用。

4.3数据交换平台无法解决实时性的业务需求假设有A、B两套完全独立的系统,中间通过数据交换平台连接,能实现一部信息的交换,若从A系统发起一个请求查询B系统的数据,这类应用就是实时性业务。

这类业务数据交换平台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查询是针对A系统的数据库,如果要看到B系统的信息必须B系统在查询前把信息传递到A系统,否则无法直接查询B系统的信息。

第五章总体设计5.1系统总体结构(这是通的图)5.2系统逻辑结构业务系统的资源交换是通过中间件进行交换和共享。

其中,发送模块负责从业务系统接收信息、把信息的格式转换成中间件可识别的格式、和把转换后的信息发送给中间件;接收模块负责从中间件接收信息、把信息的格式转换成接收系统可识别的格式、和把转换后的信息发送给业务系统。

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B业业业业A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5.3 系统物理结构业务系统通过交换平台接入点连接业务系统,接入交换平台的业务系统,需要开发相应的适配器,如下图:第六章数据交换平台功能设计6.1交换中心管理系统6.1.1数据交换标准定义根据对目标系统综合性应用容的需求分析,定义出一系列的数据交换标准。

这些标准将反映各个应用所需要的数据的结构。

同时在标准中定义的还有数据“宿主”位置等信息,表示该块数据将向哪个业务系统请求获得。

所有的数据交换标准定义信息,均以XML结构记录。

可以通过数据交换标准定义管理工具完成如下功能:✓新建标准、修改或删除标准;✓维护标准中的属性,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宿主”位置、缺省过滤条件等;✓实现对用户身份识别与管理权限控制;6.1.2数据交换流程定义数据交换是依据数据交换流程实现的,针对不同的数据,需要设定和管理不同的数据流转过程。

该模块的作用是提供图形化界面,供给数据交换平台的管理人员实现数据流转过程的定义。

数据交换流转过程的描述也采用XML方式。

具体功能如下:✓新建流程、修改或删除流程✓维护流程的规则、数据加工过程和数据路由方式✓实现对用户身份识别与管理权限控制6.1.3数据交换标准与部数据结构的映射管理由于数据交换标准并不知道在具体业务系统的相应数据的位置、属性、名称等等信息,所以需要在业务系统对数据交换标准中的对应项有一个映射关系的定义。

这种定义包括数据项与数据项的对应或组合对应(公式化)、数据类型的匹配或转换关系、数据项位置描述记录等等。

以XML结构保存定义的容。

具体功能包括:✓数据交换标准定义信息的导入✓维护数据交换标准与部数据结构间的映射定义表,包括数据项与数据项的对应或组合对应(公式化)、数据类型的匹配或转换关系、数据项位置描述记录等等✓实现对管理员的身份识别与管理权限控制6.1.4数据交换流执行数据交换流的执行是通过应用集成中间件实现的。

采用中间件产品可以保证数据交换的高效、安全和可靠地进行。

其工作原理是:读入数据交换流程,根据流程设定,启动数据交换过程。

根据业务需要,同时可以并发若干个数据交换流程。

当业务变化时,只需修改数据交换流程定义,就可以实现基于新业务的数据交换过程,因此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能力。

具体功能如下:✓接收数据✓验证数据✓分析流程定义✓根据流程进行数据交互过程✓数据交互的事务管理✓日志管理和交换数据存储✓消息队列管理✓实现对管理员的身份识别与管理权限控制6.2接入管理系统6.2.1接入点注册在接入点向信息交换平台注册时,信息交换平台会自动检测接入点提供的属性信息是否正确,只有正确后,才可以注册,接入点才可以接入信息交换平台。

6.2.2接入点配置由于有很大一部分的业务系统早已开发完成,且采用的数据库不同,有Sybase、Oracle、SQL Server、Access等等,各个业务系统根据实际需要,挑选可共享的数据,定制不同的共享接入点,将共享接入点发布到数据交换平台上;也可以根据业务系统自身的不同的数据种类定制不同的共享接入点,将共享接入点发布到数据交换平台上。

这样就最大限度的提供了各自业务系统数据的共享,也保证了各业务系统数据的安全。

相关主题